亲,欢迎来到忽然花开! 登录注册忘记密码

我的太白缘

发布于:2018-09-03 18:12  ┊ 阅读  ┊  人参与  ┊ 文 / 于水生

  一、童年初闻太白之名

  启蒙读书之前的中秋之时,我常听大人吟诵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句,虽然不太懂得它的含义,但也能大体明白其字面意思。小学语文课本介绍了这篇千古绝唱,称赞它用叙述的语气,写出了李白作客他乡,苦思故乡之情,文字虽短却意味深长,千百年来,吸引着广大读者,成为中国妇孺皆知的伟大诗篇。从教材注释中我了解到李白字太白,四川江油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仙”。后来又学过《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将进酒》等脍炙人口的名篇,对他的理解也更加深刻,李白一生狭义当道、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浪漫,同时对国家和人民充满热爱之情,令我对他充满了敬佩。

  二、青年再识太白之实

  1992年,大学毕业之际分配时,我在到江油钢厂子弟学校或者回故乡教书之间毅然选择了作客他乡,献身教育事业的道路,因为李白的故乡就在江油。报到途中,我专程下车去拜访了李白出生地江油市青莲镇。

  当地流传有许多关于李白的动人传说,比如影响李白一生的“铁杵磨成针”、让李白文才富丽俊逸的“梦笔生花”、有李白母亲因“浣纱得鲤”,又梦见长庚星入怀而生李白,李白骑鲸捉月的神秘故事…

  遵循当地人推荐的参观路线,我先后了游览陇西院、粉竹楼(这两处1962年公布为四川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读书台、李白洗墨池、磨针溪等地,希望通过寻访他身后留下的历史文化遗迹,可以寻找诗仙身影,沐浴一身唐风诗韵,更深入地了解我心目中的偶像――李白。

  二十多年的江油工作,我对江油市身上承载的太白烙印也越发清楚,江油已成为我的第二故乡。李太白以诗著称于世,江油市区有不少以李白字号命名的诗仙大道、太白小区、诗城学校、酒店等,许多大大小小建筑上都刻有李太白的诗篇,涪江几座大桥上每个栏板上都在李白浮雕旁边刻有李太白的名篇名句,与李白纪念馆相邻的昌明河畔建有太白公园,大门旁的青色石雕照壁上雕刻有李白的《玉壶吟》。市郊区以李白诗歌为主线规划建有太白碑林,由现代书法名家书写李白诗歌,以艺术碑林为载体,再现李白诗歌艺术,从而把诗歌艺术、书法艺术、园林艺术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座特色鲜明的主题公园。江油的文化特别是诗歌氛围特别深厚,高中学校每年都会举办诗歌节,1994年,青莲镇先后被列为“四川省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和“四川省省级风景名胜区”。江油人无不以李白是江油人而自豪,李太白一生嗜酒,江油本地白酒系列中有一著名品牌就称“诗仙阁”,意寓继承太白“斗酒诗百篇”的传奇;一些酒楼、火锅店纷纷以“须尽欢”、“金樽空”等命名,另有女性保健品则以李太白之妹的典故以“粉竹楼”之类的词语作为品牌名称……

  三、中年又品太白之魂

  真正读懂太白精神缘于学校改制。2002年经江油市政府批准,我校作为曾经的钢厂子弟校更名为“四川省江油市太白中学”。我校坐落在太白故里,又以李白字号命名,与李白之间自然形成难以割舍的千年文化情缘。

  走进我校大门,最醒目的当属矗立校园教学楼前的李太白塑像,李白白衣飘飘,目光深邃,负手凝思,似乎在诉说千年不灭的爱国情怀和文人精神。校园墙上到处绘有关于李白故事的诗、赋及其配画,李白诗句在食堂、教室、操场、走廊等地无处不在,我们师生耳濡目染,逐渐把李太白精神与学校文化融为一体。

  李太白作为一种文化资源,是我校精神的天然来源,我校校风是诗化人生,寓意为如李太白的人生,尽管仕途几经挫折,但始终坚守着一个文人的气节。教风为承圣人风;弘君子气;学风为钢以铸志;诗以怡情,这些校园文化无不彰显其背后深远的李白文化底蕴。

  由于李太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青莲镇又被誉为“国际诗歌小镇”,2015年央视中秋晚会“月圆江油”在青莲国际诗歌小镇盛大举行,为全球华人奉上了一道历史文化大餐。李白的名诗《静夜思》也走向世界,被纳入2015年联合国《世界诗歌日》邮票。邮票上用楷体中文写出全诗,并在邮票发行资料上附有杨宪益和戴乃迭夫妇翻译的英文诗《Thoughts in the Silent Night》,字面意思是《在一个寂静夜晚的思考》。

    

责任编辑:古岩 作者文集 作者声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