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来到忽然花开! 登录注册忘记密码

我的父亲母亲

发布于:2018-08-09 18:47  ┊ 阅读  ┊  人参与  ┊ 文 / 皖晚

  外公早年是教书先生,他有两个学生,一个是我的父亲,一个是我的母亲。

  父亲与母亲是同班同学,然而相处并不友好,或者可以这样表述他们的关系,青梅竹马,却不两小无猜。

  父亲是班级里的霸王,和几个小男孩串通一气,调皮捣蛋,不认真学习,要么隔三差五偷了邻居田里的瓜,要么兴致上来,一人放哨,一人放老师自行车轮胎的气。被老师发现后,上课点名,都厚着脸皮不承认错误,要是挨了揍,几个人昂首挺胸,大声跟老师叫板——放学你别走!父亲是仗着当时的老师不过是二十出头的年轻小伙子。

  祖父教的科目大致是语文。我听母亲描述说,小时候在课上学写字,因为她的父亲是老师,所以早早的就给她准备好了铅笔,都是削的好好的,可是母亲却不喜欢,每次铅笔头断掉了,都是自己啃出来,说是这样有意思。

  小时候,学校里的父亲与母亲,总还算相处过一阵,虽然那段记忆,母亲并不愉快。父亲总是拽着母亲的马尾辫,即使母亲疼的哇哇叫,对他横眉冷对,父亲还是照做不误。后来,父亲想着法儿挣点钱,就在学校里卖起了冰棍儿。

  烈日炎炎,火球当空,父亲推着载了冰棍儿的自行车,在校园里溜达,好像是二分钱一根,也不知道父亲到底是怎么进的货,真好奇。父亲就这么溜达,并在课间吆喝着,一声又一声,吸引着一大群伙伴,可买的人却很少。因为那个年代,都是贫穷人家,孩子哪有闲钱解嘴馋。

  母亲也一样,没有钱买父亲的冰棍儿,可眼馋的很,于是就跟着父亲。父亲的自行车推到哪儿,母亲就跟到哪儿。听母亲回忆说,那天他跟着父亲跟了好久,父亲都没舍得给他一根冰棍儿,母亲生气了,但是却没有办法。等她长大了,却明白,大热天的出来做生意,哪里容易呢,不过是个孩子。

  长大后的父亲与母亲交集不多。那个时候的父亲已经是翩翩少年郎了,一头茂密的卷发,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率性而为,到哪儿都呼朋引伴,风风火火。母亲很上规矩,觉得父亲是野孩子,不与父亲待在一处。

  邻村夜里常常放露天电影,这个玩意儿大概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象征。父亲与他街头巷尾的伙伴们,一起约好去看电影,母亲和她三两姐妹也一起去了。这样的场合,总免不了相遇。电影总是那个时间开始,那么自然的,父亲与母亲也不约而同的到了。父亲那个时候眼里,心里都没有母亲,因为喜欢父亲的小姑娘太多了。明明是一帮男孩子一起过去,可偏偏姑娘们都爱围着父亲左转右转。父亲得意的告诉我,那个时候啊,都不用提前很早过去占位置,因为总有姑娘给他拿好板凳,在那边等他。等他和伙伴们到了,她们就都一起围着他,赶都赶不走。

  我心里不免觉得父亲说话太过,是他在跟我描述少年时代时,为了显出自己的意气风发,添油加醋了许多。于是便向母亲求证,母亲告诉我,你爸说的不假,确实是这样,有太多太多的小姑娘追着你父亲,在那边巴巴的等着他。

  不过,那一群姑娘里,从来没有母亲的身影。我想起父亲的甜言蜜语,一张会哄人的嘴,有事没事的逗人玩,有姑娘喜欢他,也很正常。可这样的父亲,却讨不了母亲的欢喜。父亲生性浪漫,母亲却很务实。

  母亲长相一般,并不出众。名声在外的是母亲的能干,勤劳,要强,与肯吃苦,能吃苦。这便是我母亲的优点,也许还有好多,但上个世纪谈婚论嫁,这些优点便可以支撑一个家了。

  父亲与母亲是先结婚,后恋爱的。

  父亲在与母亲结婚之前,做了一件轰动一时的事情——与一个女孩私定终身。因为双方家长并不同意,两人便私奔到了上海(好像是上海,我记不太清了)。

  那个女孩,据母亲描述,是个好看的女孩。白净的皮肤,高挑的身材,水汪汪的大眼睛,头发也乌黑漂亮——好看着呢,比我好看!后来父亲告诉我说,俩人身上都没钱,在外面晃悠了一段时间就回去了。那个年代,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总归上不了台面。两个人谈恋爱,胆大的私了奔,面对面时,却连手都不好意思牵。俩人灰头土脸的就回去了——周围几个村庄,谁不知道,你爸当时我干的这件事,拐跑了一个姑娘,回头还给人家送回去了——那你们后来还有联系了吗——没有了,我娶了你妈,她也嫁人了。

  这件事情当然没有那么容易结束,拐跑了人家姑娘,虽说送了回去,可总得赔点什么不是,爷爷奶奶为了我的父亲,操了不少心。

  后来,父亲与母亲结婚了。虽然打小就认识,那也是媒人介绍,父母同意了之后,俩人才结的婚。

  父亲与母亲结婚之后,开始彼此相爱,彼此照顾。

责任编辑:古岩 作者文集 作者声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