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来到忽然花开! 登录注册忘记密码

缘份与因果

发布于:2013-09-29 10:05  ┊ 阅读  ┊  人参与  ┊ 文 / 山程水程

  缘份,自不太相信,若有那么一刻相信了,那末自是词穷亦或是说不清楚了,才用这么一个看似很有道理其实破绽百出的词语来概括。缘份的末处,无须用太多狡黠的话语来阐释,若是最后在一起了自不用多言,如若没在一起,倒可以调侃一番,借用“有缘无份”来做一次问心无愧、理直气壮的解释。只不过,这样未免太不像话,太不负责。不然为何,你说“缘分已尽”时,会不自觉地看着对方,满脸惭愧而又满心欢心,这般表里不一,只怕是把“缘份”作“怨愤”了。

  读到容若的“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这句词时,会想到谢脁的“故人心尚永,故心人不见”。前者之句来源于后者,以至于后人在不同的版本里读到了不一样的容若词,有作“故人心”,有作“故心人”。词里诗外也能寻见些自己落寞的身影。若不是自己当初心不由衷决绝,何有现在这般自顾自怜。在这悔与不悔之间,也算明白了什么是佛家所讲的因果和缘份。而缘份这词,若放进因果里,怕也没什么道理可讲。

  因果同缘份一样,出自佛家,同谓说清一个理由或是找个借口,但因果比缘份还要实在,至少解释起来用不着太多废话,直截了当,说起来也容易。不像缘份那样,解释一圈后还是回到了原点,非但没能讲清楚,反而还在“缘”与“份”里越陷越深。静安先生把欧阳修的“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视为有我之境,把陶潜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视为无我之境。此两种境界是相对而言的,并不是简单有我无我的问题,关键是要互通“有”、“无”,在似有似无之间凸显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是立于因果之外的一种超然状态,换用佛家的话来说就是既要目空一切又要心怀万物,唯放下方拿起。而因果是一种无尽的循环,因生果,果起因,不是简单的连锁反应。因为你爱了,所以你还在,因为你不爱了,所以你走了。也可以说因为有我你还在,因为无我你远走。这样解释起来多简单,不像缘份非要找些借口,说好听点是不忍伤害,说难听点就是把人家当成了傻子。不过,还是把人家当成傻子的好,这样也就不用解释为什么不爱了这一系列的问题。

  缘份太复杂,只要你用得好,即使是你死缠烂打追到人家的,也可以信誓旦旦地说是因为缘份,而心里并不会觉得不妥,听得那个人也会心里美滋滋,哪还顾得上当初是怎么在一起的。哪怕你用得不好,一句话带上一个缘份也能体现你受过高等教育,不然为何有些人从来不提缘份。人家提的是因果,用强大的逻辑关系,推论出的一个文科生看一百遍也看不懂,而理科生只看一遍就懂的爱与不爱的命题,而看懂的那个多半是不会看上你的,毕竟太不浪漫了,爱与不爱都弄那么复杂,那以后不是更复杂。

  缘份与因果,都不太说得清道得明白,说多了反而还破坏了两个词本有的美感,不过对于偏执得固执且又无所事事的人来说,也算不上什么事了,权当是戏谑了这两个词语,毕竟缘份二字常提,因果二字常说。

  

责任编辑:忽然花开 作者文集 作者声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