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来到忽然花开! 登录注册忘记密码

有朋远方来(彦文杯)

发布于:2025-06-25 09:03  ┊ 阅读  ┊  人参与  ┊ 文 / 张江
  一天我正在公司上班,门卫打来了电话:“李科长,您在公司吗?”
 
  我回答说是的。
 
  门卫就说:“有人来找您,说是您同学。”
 
  年届五十还有同学惦记着,总归是件令人高兴的事。我二话不说,放下手里的活就去大门口接待。
 
  原来是陈同学。
 
  想当初他也是个叮当响的角色。名牌本科、省城定居、小国企中层。随便哪个牌子往人群里一扔,都能砸倒一大片。
 
  可惜后来企业被兼并收购,陈同学在新企业不受重用,一气之下开了一个小型装潢公司,自己做起了老板。乍吃馒头三口生,辛苦所得也只够勉强维持一家老小生活。
 
  我从来就不是个见人下菜碟的角色。不管贫富贵贱,来了就是眼里有我。
 
  当即把陈同学领到我的办公室,煮了咖啡,递上一支烟,聊起了同窗之情。
 
  “如果我不辞职,现在也应该能做到处级了。”到了这样的年纪,还喜欢假设,这是我没想到的。
 
  我连忙表示同意:“你这样的能力,那自然是稳稳的了。”
 
  他问我:“县城的小公司待遇还行吧?”
 
  我漫不经心地说:“不比大国企,一年只能二十万上下,马马虎虎还过得去。”
 
  就见他脸一沉,可能是我的话戳中了他的痛处。
 
  我不想他不开心,就转移了话题。
 
  他又问:“孩子结婚了吗?”
 
  我回答说:“还没有呢。”
 
  他的脸色这才稍微好转。
 
  “也该有二十四五了吧?怎么还没找到对象呢?”他接着问。
 
  我小心翼翼地说:“孩子想读博结束后再考虑个人的事。”
 
  他的脸再次阴沉起来。沉默着不再说话。
 
  过了许久,他又问我:“蒋同学家里上次孩子结婚你怎么没去?”
 
  我说我去了。其实我真没去。
 
  那是一个自我感觉非常不错的人,即使走路碰对面都不鸟我,凭什么一个电话来了我就得乖乖送钱去?除非我欠他的。可是我真不欠他。
 
  陈同学偏不愿意放过我:“那天我问了好多人,都说你没去。”
 
  在人山人海的婚礼现场,居然有人会四处打听我这个小人物有没有光临,这让我的心稍稍感动了一下。可是我不想告诉他我不想去的原因。所以我坚持说:我去了,是你没看到。
 
  他还想继续深挖。我打断了他的话:“好不容易见一面,你约几个熟悉的同学,一起吃顿饭吧,我来招待。”
 
  于是他就拿起电话,开始挨个拨打。大都说有事或者不在家,只联系到了两个,正好我也都认识。
 
  我也叫了一个要好的朋友,总共五个人。恰好这种人数不多的小型饭局我也最喜欢,于是就约好五点在附近小饭店聚集。他说还要先回老家办点事,就暂时先走一步。
 
  朋友自作主张带了两瓶酒来,我负责其他费用。所以严格说来是我俩做的东。这也是他和我不分彼此的表现。我也没和他客套,既然带来了就开喝。
 
  我俩在饭店从五点一直等到六点,陈同学和他约的两个人始终没露面。打电话问了好几次,老是说有点事,马上到。只好耐心等着了。
 
  朋友等得不耐烦了,就出去买烟抽。回来时和我说:“烟酒店附近路灯底下有几个人正站着闲聊,有点像你的同学。”
 
  我走到跟前一看,果然是那三人。看慢条斯理聊天的架势一时半会还不会收场。我问怎么不进去聊?回答说刚到,聊聊就进去。
 
  我就说,那你们聊,我先不打扰;我和朋友在饭店里候着。
 
  酒菜上齐,三人姗姗来迟。其中有一个长得跟《小兵张嗄》里胖翻译模样的男人,不等别人客套,径直朝空着的上席奔去。他落座后,温和地望望左右,声音很轻但似乎带着命令的语气说:“可以开始了。”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当初罗金保问胖翻译的是:“吃瓜不问问价钱吗?”
 
  我们毕竟不是敌我矛盾,我说话自然委婉:“今天主要是招待陈同学,你那个位置应该给他坐。”
 
  没想到“胖翻译”非常淡定,大度地说:“就这样就行。都随便坐吧。”
 
  我心想,我和朋友请的客,虽然我们不会去坐主席,好歹你也该客气一下,毕竟我们年龄都差不多。这种优越感不知从何而来。都是天天骑电车上班的主儿,认识几十年了,如果突然发迹了,我也该知道啊。
 
  一瓶酒将要见底的时候,我提前去结账。因为房间没门,全用帘子隔开,所以等我回来时,“胖翻译”正说的话我听得一清二楚:“一直听说这人从不请客,今天可给你制服了。”
 
  我正思考为什么请客的人非得是我而不是他时,接着就听到了陈同学的声音:“我今天故意没先联系他,怕他知道我来找他,会假托不在;我先让门卫问他在不在,先把他堵到再说。”
 
  话刚说完,他们才想起我朋友还在场呢,而且正用疑惑的眼光望着他俩。
 
  我一脚踏进来的时候,“胖翻译”拿起一瓶酒正要开封。
 
  我过去把酒拿过来交给朋友说:“酒点到为止就行了,喝多了路上开车不安全。”
 
  “胖翻译”急忙解释:“我是骑电动车来的;喝点没事。”
 
  我扫了扫“胖翻译”和陈同学说:“我知道你俩是骑一个车子来的,”
 
  同时又加重了语气:“越是两人骑一个电动车的时候,越要注意脚下的路,别跑偏了。”
 
  不知道是酒精的作用还是内心有愧,他俩的脸突然变得通红。
 
  “有朋远方来,我很开心。今天招待不周,还请原谅。以后有缘再会!”
 
  说完这句话,我拉起朋友对他们说:“我们还有事需要先走一步,你几个慢慢吃,就不奉陪了。”
 
  走出饭店的时候,我心想:他们应该没有心思再吃下去了吧?不过也难说,也许是我多虑了:像这种人有什么吃不下去的。
 
  都是年过半百的人了,我很希望以后还有再见面的机会,就看陈同学给不给我这个面子了。
责任编辑:胡玲玲 作者文集 作者声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