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来到忽然花开! 登录注册忘记密码

樱花树下

发布于:2023-04-12 19:31  ┊ 阅读  ┊  人参与  ┊ 文 / 一凡
  下午有事外出,回来时时间尚早,转到鼓楼和鸡鸣寺一带。
 
  道路两侧的樱花次第的开放了,很美。我这个北方人还是第一次见樱花,远远的看过去色泽和杏花有点类似,但又有别样味道。近了再看,樱花树要高很多,最低处的花枝也高过成人头顶,花开的时候几乎不见叶,花是五六朵一簇的,花瓣几乎都面向下,花色白粉,轻盈的立于绛紫色的枝上,映衬着天空的蓝,像极了二八豆蔻女郎。
 
  也许是看花的人太多了,相比起来站在人群里看花的感觉反而不及看照片里的一树樱花那么有感觉。某个时间痴迷摄影的爱人,大半夜跑去拍了一张静夜无人时的樱花大道,照片里至右下而左上笔直延伸向画面深处的行道,和道路一同延展的灯带则照亮了整个画面,没有一个行人,道路两侧的樱花安静的绽放着。泛蓝的夜空、橘黄的路灯光、远处暗色里隐隐约约的歇山顶又让这霓虹下过于耀眼的画面多了些淡淡的古韵,而照片左近的那树花更满是溢出画面外的冷艳。
 
  但花的冷艳并不妨碍花树下人的热情。每到樱花盛放的时节,花下到处是拍照的人,或带着专业相机有备而来的,或仅用手机随意留影的;或是俊俏的男女,或是一家三口,也或是花白老者;或是慕名而来,也或是如我般顺道,都不约而同的因为满眼的粉白而趋近又趋近,直到树上烂漫的花和树下接踵摩肩的人一样熙熙攘攘。
 
  我站在人潮外看花,也看看花的人。
 
  据说樱花花期只有7日,全盛只有一天,或许正因为这份美丽的来去匆匆,才更容易让人心生怜惜。记得在一本书里看过,樱花是簇拥着开,相携着去的。看樱花就是要看这开时满枝、落时满地的美,看这绚烂与哀伤的对比中生命来去的意义。
 
  一直错以为樱花是大和民族的专属,而那个被海包围的民族总是有一种生来流浪的文化孤独,渴望征服也渴望归宿,所以错觉中樱花会深深烙印着日本人特有的物哀心理。
 
  我缓慢的走在樱花树下,愣愣的一株接一株的看着满树的花色,绽放和含苞的,心底总是莫名,满街的花树装点了这个季节,但满树的花儿在我的眼里都有着淡淡的寂寞。
 
  来看樱花之前正好在市政府前看到一株月季,也是粉白的娇艳,但那花姿是充满暖意的,柔情的,等你观赏等你怜爱的,即便只是一株也这般。可这满目的樱花冷冷的,静静的绽放着,不管树下多少人眷恋,都改变不了树身透出的寂寞,寂寞和典雅就如姊妹停栖在这满街的花树间。
 
  这种寂寞大约就是大和民族深入骨髓的悟道心理,向死而生的心态总是会让人多一点冷静和矜持?后来知道樱花也是华夏文明漂洋过海的一部分,又不禁会想是不是骨子里抛家别祖的忧伤,才让她在岁月的长河里开成一树高冷模样?
 
  樱花的尽头就是鸡鸣寺了,有人说这也是梁武帝曾几度舍身的同泰寺,不论是与不是,“南朝四百八十寺”的恢宏梵唱早已在历史风烟中渐渐淡去。寺的模样或未改观,但已不知是几度重建了,记得黄裳先生在《重过鸡鸣寺》一文中曾提过1943年和1980年前后两度访鸡鸣寺的经历,以及寺的衰败与改建。此时的山门建筑都是八十年代后重建。
 
  今人或许以仿古为真古,或许只是需要在相似的场景下凭吊过往,与矗立在那里的建筑有什么关系呢?再回头看枝头寂寞的樱花和花下热闹的人群,花的开放和人的观赏又有多大关系呢?花开只是本性,看花却有各个不同的心境。
 
  就如同“插花”与“生花”,一字之差,境界天壤。
 
  (许久前写下的一段文字,随手整理,已是不同的人生况味,略作补充,录以为记)
 
  
责任编辑:池墨 作者文集 作者声明
分享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