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来到忽然花开! 登录注册忘记密码

东拉西扯说头发

发布于:2014-11-02 19:37  ┊ 阅读  ┊  人参与  ┊ 文 / 杨永丽
  “头发”,这个表面看来只是身体附属物的东西还真是可以说道说道。古人对头发的重视程度要比今天多得多,《孝经·开宗明义章》就规定:“身体发肤,受诸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把头发和“万善之首”的“孝”联系起来,头发对人的重要程度就不言而喻了。
 
  因为这个,古人甚至连记年龄的方式都离不开“头发”,如七八岁的女孩称作“髫年”,“髫”即女孩还没到书法年龄自然垂下的短发,陶公的《桃花源记》便说“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黄发”则指老人。用头发表示年龄的还有“束发”,指男子十五岁,“弱冠”,男子二十岁,这是个重要的年龄,就要举行成人仪式了,还有表示六十岁的“花甲”等。
 
  或许真是因为《孝经》规定了“头发”的重要性,所以“头发”这个身体无足轻重的一部分才扮演了影响人命运的角色。古代女子剪下青丝以送情郎,而有情男子也常以梳理装饰头发的簪相赠。断发断簪则意味着斩断情丝。周宣王的姜后有“退簪劝政”的佳话:说的是周宣王荒疏国政,姜后为了规劝他,就退去发簪长跪于永巷,表示自己有罪,周宣王羞愧难当,从此励精图治。《鼓吹曲词·有所思》写一个女子为远方的情人精心制作一支簪子,听闻情人另有所爱后,她把簪子烧掉后“当风扬其灰”,表达不会做小三的决心。
 
  及至近代,辫发问题又因时代的嬗变而成为历史的焦点,相对于既往的历史,辫发问题的背后是更为复杂而隐晦的文化、政治象征意义。
 
  自认为是“天朝上国”的清王朝,近代以来却面临着“自表异于诸文明国之外”而被视为“夷狄”的局面。西方人称中国人为“半开化”,缘于辫发。中国留学生的长辫子,被外国人称作“拖尾奴才”、“豚尾奴”、“半边和尚”等等遭到侮辱和耻笑。“国粹”成了“国耻”,于是,一些留学生将垂在脑后的辫子或盘起来,或干脆剪去。
 
  可是,随着现代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人也必须现代化,剪辫似乎势在必行。人们越来越感到辫子给生产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争斗时易被捉;行礼时不便脱帽;健身时不便锻炼;勤洗费时间,不洗又不卫生,还会传播疾病。长长的辫子不利于机器化大生产,不利于近代军事的发展,不利于对外交往。人们感到剪发取代辫发将成为现代化进程中一种必然的趋势,“剪去辫子”的呼声日多。正因为如此,人们在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中都提出了剪辫的主张。
 
  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使剪辫得以全面开展。许官民自由剪发了。
 
  和平年代,头发则成为彰显个性的途径之一了。女性的发型自不必说,一段时间便会流行一个新的样式:短发、长发、中长发、烫发、直发……数不尽数,就连男性这个本来大众观念里统一留短发的群体也有样式繁多的发式,一些“文艺青年”蓄长发,或将头发染得五彩缤纷来吸引“回头率”。就连一些中小学,每年开学之初,总会有一批在假期中将头发弄得不符合校规的学生被勒令重剪头发,网上还有校长亲自拿箭头强行剪学生头发的报道。其实,这些事件的背后,隐含了许多心理:青少年想表达个性自由,想表达对社会统一要求对他们个性压抑的不满,而作为老的一代又希望制度的约束,外圆内方的处事方式能对下一代产生有益的影响。
 
  所以,头发的故事是说不尽的,关于头发的斗争也会一直存在下去,毕竟,“从头开始”已经深入世世代代,深入骨髓……
 
  
责任编辑:admin 作者文集 作者声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