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来到忽然花开! 登录注册忘记密码

春风尽催桃花雨

发布于:2007-10-15 21:42  ┊ 阅读  ┊  人参与  ┊ 文 / 汤以方

衡量一部作品的成功与否应该从两个方面:一是看它的故事载述是否能引人入胜,具有可读性;二是看它的主题纷呈是否能产生共鸣,具有感染力。前者主要是体现在对作品的谋篇布局、语言运用和技术构思上,也就是作品的艺术性和技巧性,后者则主要体现在对作品的主题诠释、灵魂升华和精神彰显上,也就是作品的现实性和思想性。但要达到这二点,没有高深的文学修养和浓厚的生活沉积是不可能做到的。

两个月前,袁海先生来沭阳,给我们带来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桃花雨》,那时我因故没能拜读。后来在彦文同志的大力推介下,我便一气读完了这部小说。其朴素的语言叙述,精巧的艺术构思,深刻的历史背景,复杂的人物命运以及作品所刻意描述与反映的特殊社会现象、社会问题与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在不自觉中吸引、感染了我,这多少使我为自己当初的疏忽,没能及时去品略这部小说而感到一丝后悔。应该说,《桃花雨》的问世已经展露出了一部成功作品应有的魅力。

袁海先生生长于苏北农村,从一个农民的后代到一名新闻记者,他有过广泛的社会经历。他长期和农民、工人,社会低下层人士打交道,深谙低层人群尤其是农民兄弟的疾苦,他对这片土地上的布衣百姓浓结着一份深情厚感,反映农民兄弟的生存现状,为农民子弟的生存疾苦呼叫与呐喊就成了他的一种心愿,也成了他小说创作的原动力。

农村教育问题,是一件事关农民生存命运,让人欣喜让人忧的大事,也是多年来最典型、最突出的社会问题。农民对于读书受教育的认识和对于读书改变自己命运的企盼已经处于历史最高水平。然而由于特定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和教育体制,多年来,农村的教育一直处在一种十分畸形的和不平衡的发展状态。教育资源的紧缺、农民生活条件的落后,甚至社会各阶层对予农村教育的种种不公正对待,都在严重地制约着农村教育的发展。在一些贫困地区,农民子弟成了最为困难,最为可怜的特殊群体,许多孩子因为交不起学费而辍学,许多家庭因为孩子的读书问题而被拖得疲惫不堪,许多农民父母们为了改变孩子的生存命运不惜放弃和牺牲自己一生的幸福,许多乡村教师在简陋的条件下,恶劣的环境中,为了改变农村教育面貌,振兴农村教育事业在默默地奉献自己的青春,他们作为一种特殊群体在人生求索的道路上艰难地跋涉,苦苦地挣扎着。每每读到或听到这些话题就会让人有一种要凄然泪下之感。也正是这种敏感、严肃而又沉重的社会命题,才使作家产生了小说创作的欲望和冲动。

《桃花雨》这篇小说以万冲中学为载体,通过对雪琴、亚文、明华、明珠、百强等一个个普通人物学习、生活、工作、情爱故事的描写,全面客观地反映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发生在我国农村教育领域的一段历史史实。从十年浩劫对教育事业的冲击给雪琴这一代人在人格、灵魂、爱情等方面带来的伤害,到改革初期仍然贫穷的生活状况给明华、明珠等又一代人在学业、家庭、情感、命运上带来的波荡,直至九十年代初我国教育体系尤其是农村教育体系中依然存在的各种问题,都在作家头脑里打下过深深的印记,心灵中产生过重重的撞击。真实记录、反映这段历史,正是一名文化传播者一种道德良知和责任感在使然。

小说以“桃花雨”命名具有深刻寓意。小说在开头就以“枝头已绽出第一批粉红色的桃花,虽然花蕾尚未完全开放,但却预示着,如果阳光仍然象今天这么温暖的话,再过几天,茂盛的桃树林就会变得繁花似锦” 。到结尾 “窗外,那盛开的桃花,随风飘然而落,形成了无比壮观的桃花雨……”。首尾呼应,表明今天的农村教育事业就如同春风吹过的桃花一样,从含苞欲放,到缤纷灿烂,接下来必将是硕果累累、收获季节的到来。作者就是这样通过桃花绽蕾,桃花落“雨”的刻意描写来突出主题,展现作者对农村教育事业寄予的美好愿望,使作品的思想性得到了原本的体现和升华。

《桃花雨》的成功之处,还在于小说具有浓烈的生活气息和本土气息。一是小说中许多故事情节都取材于真实的生活,许多人物在我们的身边都可以找到原型,因而让人读起来就有了一种亲近感和真实感,容易从心底里产生共鸣。二是小说大量运用了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土语方言,读起来让人觉得上口、有味,从而增强了作品可读性和欣赏性,这是在过去许多苏北作家的作品中不多见到的。

我和袁海先生有过多年的交住,我读过他许多优秀的新闻作品,在新闻写作上他一直是我的老师,在文化传播领域他也是我尊崇的对象。由于《桃花雨》是他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我既欣喜,又珍视,因而我在学习的同时,也是带着一种审视的目光去品阅的。我个人认为,《桃花雨》的问世无疑是作家奉献给我们读者的一杯美酒佳酿,小说创作已经获得了成功。但是愚见:如能在故事的时间对应、时空转换等技术处理方面运用得更为周密一些,对淑贞与亚文两个人物之间的情感转变描写上再多费些笔墨,叙述得更为自然一点,肯定就会是锦上添花。

由于我是用较短时间读完这篇小说的,加之学识浅薄,对通篇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理解上肯定不够,难免会有走马看花,浮光掠影,只触皮毛之嫌。这些都有待于我今后进一步深读细研,不断咀嚼。同时我也盼望袁海先生能象春天催落的桃花雨一样,一鼓作气,为大家写更多更美的佳作。

责任编辑:admin 作者文集 作者声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