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来到忽然花开! 登录注册忘记密码

西方文学中的男性意识

发布于:2014-09-15 11:40  ┊ 阅读  ┊  人参与  ┊ 文 / 颜辞

  男性意识和女性意识一直都是我们看重的两个对立的方面,随着社会历史的进步,女性的地位越来越高,我们对于文学作品之中的女性意识的研究也是越来越看重。随着研究的发现,男权中心主义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最大的道德偏见,而文学之中的性别歧视是以人类文化发展特定阶段的产物。现存的文学作品之中性别歧视随处可见。以前的作者,即使是享誉世界,领导潮流的大作家,对于他们文中笔下的女性形象也会有一些偏见。翻看之下会发现,小说文本之中最长见的是男性意识居于主体地位,它起着主导作用,限制着女性意识的形成发展。并且大多数的作者在构思写作之时,也会不自觉地将男性的地位提高于女性之前。下面我们就从《李尔王》《傲慢与偏见》《动物农庄》《老人与海》来谈西方文学之中的男性意识。

  男性居于主体地位

  西方的文学之中,男性角色明显的居于主体地位。从《动物农庄》《老人与海》这两部作品之中来看,就大致可以窥见冰山一角。

  是男儿就该去远方,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秉承了他的一惯的作风。行文里面全部都是铁血铮铮的男子气概,充斥的是死亡和暴力的因子,这样充满铁血的小说里面是没有女性的立足之地。海明威小说中的男主角就和他的本人一样,充满的是大男子主义、英雄情结。其中,又以《老人与海》里面的主角桑地亚哥为最。他的小说告诉我们在三千世界里面,只有男人这种生物,在巨大的压力面前是不会被压垮的。就像他所说的我不是生来就被打败的,你可以毁灭我,但是你不可以打败我。

  桑地亚哥就是海明威式的男性意识的集大成者。他独自一人在海上漂泊了八十多天,苦难的命运却并没有打败他。这是他英雄情结的一个展现。桑地亚哥独自一人和大海搏斗,和鲨鱼搏斗,和自己的意识搏斗。最终他成功,以自己的抗争维护了自己的尊严。这就是男人的战场,不需要女性的加入去软化铁血的氛围或者是放慢高速的节奏。

  这样的铁血的场景,没有给英雄式的主角桑地亚哥安排一个女性角色,就连在最闲暇的时候,也没有出现过。作者可能认为较弱的女性是不配出现在这样的一个为尊严而战斗的战场上,可能是因为他自身的经历所以导致对于女性,他有一种抵触的情绪在里面。

  其次说到,海明威是最大男子主义的人。从他笔下的女性就可以看出来。他惯常塑造惯了鲜明形象的男性,对于塑造女性形象,就显得单薄无力了些。他笔下的女性都是平淡无奇的。她们始终处在男主角的阴影之下,依附于他们而存在。她们出现的意义只有一个,就是为了彰显他们最为英雄的一面。就像中国文学的一个典例,自古红颜配英雄,都是为了丰富圆润英雄的人生和阅历。所以西方文学之中的男性意识,比仅仅只是体现在文本之中,还在于塑造编造故事的作者的心里。

  下面要说的就是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农庄》。这看上去是一片童话寓言般的小故事,但是却是一本饱含了政治,讽刺阴谋和革命的书籍。里面的各种动物,都代表的是不一样的人物。猪——男性,革命的领导者;马——男性,革命的忠实追随者;驴——男性,知识分子;母马——莫丽,愚蠢,贪慕虚荣,物质主义者。

  作者延续了历来的惯例,有人(动物)的地方就有,有战场的地方就有政治,有政治的领域男性就肯定的居于主体地位,而女性只是扮演一个弱势群体,一个可有可无的配角。作为一种装饰的出现。就像是气势磅礴的宫殿里面,需要一些细节的花纹来让其更加的精致和贵气。显然女性就是充当的这样的一种辅助角色。

  从上面列出来的大概人物列表可以清楚明白,文中的主角都被男性占去。而茉莉,一匹母马,终于是女性的视角。但是看下去你就会发现,莫丽的出现就是缓和紧张情节和环境的一个道具,只是平衡一下男多女少的人设的作用。她并没有能在这一场革命变革里面充当什么重要的角色。她愚蠢,贪慕虚荣,物质主义者,看重的只是在以后的生活之中有没有糖吃,有没有漂亮的缎带可以用来装饰自己的鬃毛。最后她背叛逃离了动物农庄。这是一个不可以教化的,愚昧无知的形象。作者,可能是无意识的就把她附加上性别:女的标签。这也是西方文学之中的男性意识的一个体现。

  所以说,小说里面基本上是以男性作为主体。男性作者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笔下的男主角也是更为庞大的主体。其中不乏很多英雄伟大人物。但是却很少有些英雄的性别是女的。这说明什么?女性意识在男性意识里面就是被压抑的一方,是不可能扮演起主角的重任,是承担不起人生的压力和岁月的无情。长久以来对女性的偏见和自身对女性在某方面的期待造就了这样的一个格局。

  男性在文学之中大多数所扮演的角色演绎的都是需要智商的阴谋阳谋,战场风云,斗智斗勇的游戏。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地当琵琶路当弦,何人敢弹。这是他们的快意人生,书剑恩仇。

  女性形象单一性

  在这四部作品之中,除了男性居于主体地位可以看出文学中的男性意识,从侧面来看,也可以发现这中意识的存在。女性的形象在小说里面一般来说都是比较单一。尤其是以莎士比亚的《李尔王》为例,剧中的女性人物根据男性的喜好憎恶大致分为两类:第一,天使型女性;第二,妖妇型女性。

  二元论的角色分配塑造出来的女性形象,完全是依附于男性生长的蓬草。她们满足于男性心里对于女性形象的一个期待和审美。就像是张爱玲所说的男性心中一直存在的白玫瑰和红玫瑰一样。

  天使型女性是温柔娴淑,善良忠贞,逆来顺受,谦卑有礼,沉默忍耐,富有自我牺牲精神的,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白莲花一类的女性。她们身上完全具有男性对于女性的所有的美德品行的期待。妖妇型女性则是凶狠毒辣,自私冷酷的。她们往往都是不安于现状,拒绝否定了社会特定给她们的角色,努力想要追求的是自身的利益与欲望而无视了男性的喜爱憎恶,无视男人的思想要求,全凭自己的想法面对这个世界。她们给人的感觉是有强大的能力,足够压倒大部分男性的女性,当然,当男性在感叹她们的强大和不同的时候,也会下意识的避开甚至厌恶这样的感受,从而厌恶这样的女性。因为她们冒犯了他们的权威。

  所以说,在男性作家笔下,女性都是程序化的,脸谱化的,单一性的。是单薄的二维人物。而不是我们所期待的鲜活圆滑的饱满形象。这只能说明作者对于女性的观察不利或者说是无视甚至漠视女性的自主个性与意识,他们从而没有完全的还原女性在现实生活之中的原型。这一点,可以间接地看出文学作品之中,男性意识的体现。

  下面我们以《李尔王》《傲慢偏见》作为依据来做分析。

  首先李尔王中的女性形象是根据莎士比亚作为男性的喜好来塑造的,就像上面所说的那样被分为两类:天使型的考狄利娅,妖妇型的高纳里尔和里根。考狄利娅符合任何一种男性潜意识里所期待的样子,善良正直,忍耐沉稳,有自我牺牲精神。但是最后作者给她一个悲惨的结局,我想大概原因有两个,第一是沿袭悲剧的剧情发展,第二,就是以此来凸显男性地位。

  考狄利娅她的不幸,给人的感觉就是女性不能完全地独立于世界之上,她们必须要依靠男性才能存活。考狄利娅出嫁之前,处在父亲的权限下,这是男性的权利对于女性的最先的压抑。剧中没有明确地提到李尔的妻子,所以这个家庭的矛盾是直接的父权和子女的面对面。考狄利娅生活的前期因着李尔的王权,她有作为公主的尊贵身份,生活无忧虑。却也因为最后的失宠,就失去了三分之一王国的继承,最后远走他乡不得不离开国土,虽然也生活富裕,但是生活富裕的原因是她嫁给了有着尊贵地位的丈夫。这似乎是莎士比亚无意识的编织出来的。他想说明的是女性生活的荣辱富贵全部都靠得男性才得以实现。那么这样就会让人下意识的觉得,考狄利娅是没有能力独立的给自己一个幸福生活,她们必须得依靠男性的地位来彰显自己的地位和尊荣。这就是蓬草一般,需要依附强大的乔木才可以存活。这是第一点,从侧面体现男性意识之处。

  出嫁之后的考狄利娅作为法兰西的王后,她依然是最为尊贵的女人,可以借着法兰西的军队前去救助自己的父亲。但是不管是因为这本是一悲剧性的剧本还是男性意识的体现,这场充满正义的营救都不允许实现。因为如果实现的话,女性的主体地位就会超过男性的地位,那么考狄利娅就不会符合人们心中的天使型的女性的地位。所以在幕中,莎士比亚安排了一小细节。法兰西国王有事要赶回自己的国家,然后她就有了战败被俘甚至死亡的结局。这只是文中的一个小小的插曲,但是深究下去却发现起着不小的作用。考狄利娅为什么失败了?因为她的丈夫走了,她没有了男性的依靠,所以不可能在军事上面运筹帷幄,哪怕她是才华横溢的,但是也不能超过男性的才能。于是,战败是她必定的结局。

  我觉得根据莎士比亚前面的种种铺叙和无意识的写作,还有一个更可能的原因来解释考狄利娅的战败。作者认为李尔作为一个王,那是男性权利主体的代表,所以怎么可以让女性的考狄利娅去拯救出他?那不是就间接的说明男性的主体地位渐渐的有被女性的地位压制的可能吗。这是绝对不允许出现的情况!不管是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之中还是在文学作品之中都是被禁制的。

  我想对女性的偏见是源于西方的传统,从夏娃到海伦甚至再到潘多拉,她们都是负面角色,她们所代表的的就是战争,是灾难,是邪恶的历史根源。所以以后的作者潜移默化的秉承着这个理论创造出了大量的妖妇型女性。

  文中的高纳里尔和里根就是这样的出现的。作为臣子,馋上媚下花言巧语欺骗君王;作为子女,不孝不仁欺骗父亲;作为妻子,不贞不忠背叛丈夫;作为女性,不安于状迷于权势,甚至想要在政治权利上面和男性分一杯肉羹。这些都绝对的是无法忍受的事情,所以她们被定义成妖妇,以恶毒阴狠毒辣出名。

  接着来说《傲慢与偏见》,简奥斯汀作为一个女性,那么她的小说就不会出现莎士比亚甚至是海明威式的女性形象。两者相比之下来看,存在很大的不同。《傲慢与偏见》中的伊丽莎白和简,文中涉及最多的女性主角。她们有自己的对于爱情婚姻的观点,会自己选择自己人生和婚姻。就算是全书中最为搞笑的班纳特太太也说对了一句话,有钱的单身汉总是要娶太太的。女性在女性的笔下就很少出现诸如此类的单一的单薄的形象。

  上面分析的可能只是西方文学之中男性意识的一小部分,还有更多的需要我们大家慢慢的探讨和分析。

  

责任编辑:古岩 作者文集 作者声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