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来到忽然花开! 登录注册忘记密码

韶华消磨尽,清美似旧时(花开十年圣鹰杯)

发布于:2017-01-16 09:57  ┊ 阅读  ┊  人参与  ┊ 文 / 沁筱寒

  黛玉,清灵秀雅比芙蓉,清美得不可方物。

  黛玉,有着“逸才仙品”的绝代才华,“秉绝代之姿容,具稀世之俊美”的绝色佳容,“世外仙姝”的绝美仙气,“非颦儿,第二人无此灵心慧性”的绝世灵气,“心较比干多一窍”的绝顶聪明,可谓才貌兼备,仙灵并举。然白居易有言:“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如此清美脱俗的人物注定薄命,只能留下一段哀感凄艳的故事,任人凭吊。

  黛玉,精通诗书,颇擅音律;文采风流若李白,才情天赋似苏轼;与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同属叛逆的类型,同是以才华胜人,以情志感人,非以妇德自勉;极具闺阁中知识分子的至情至性,是红楼里真正的性灵才女。曹雪芹一句“堪怜咏絮才”道尽了对她才气纵横的盛赞,无数学者公认她为红楼中最有文学天赋的才女。的确,她的才华非饱学之士的刻意经营,而是于幽幽书香中熏陶而得,亦是于日常生活中感悟而得,她的独具灵性、绝顶聪颖是超拔群芳的。她曾有“安心今夜大展奇才,将众人压倒”的才女做派,与李清照时刻想和男人一较短长有异曲同工之妙。她的诗词,或“风流别致”,或“缠绵悲戚”,“比别人又是一样心肠”,乃“逸才仙品”,众人“比不得”。在诗社里她屡屡夺魁,一个人吟咏时她吟出了“质本洁来还洁去”的清美理想,吟出了内心深处情深意笃的爱情宣言,吟出了被宝钗盛赞为“命意新奇,别开生面”的人生哲理。她,不仅才高,而且博学;不仅博学,而且机敏,不仅机敏,而且一目十行。她深谙各种典故,所拟名色极好。她的冰心慧眼、幽情雅趣让人叹为观止。她的才与貌融合成了最隽永蕴藉的清美气质,成为其生命和灵魂的一部分。

  而黛玉之才,黛玉之聪慧,又不止于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她亦颇有理家才干。她有气度,有眼光,有见地。“机关算尽太聪明”的凤姐看不上贾府诸人,独对黛玉与宝钗、探春三人的理家才干深赏长颂。黛玉“心里每常闲了”,便替贾府算计,曾说出“出的多进的少,如今若不省俭,必致后手不接”这一番颇为高瞻远瞩的话来。而殊世难得的是,颇具政治才干的她却始终蕴涵清灵疏秀的诗人气质。她聪明,不是宝钗明哲保身的圆滑,不是凤姐机关算尽的精明,而是独属于她的风清月明的空灵智慧。冰心玉骨的她曾如是说:“我为的是我的心。”深具如此性情,乃一万个大丈夫所不及也。一个真正敢为自己的心而活得此等勇敢的人,在凡尘俗世间是何其之少。因之,宝玉那多情易感的心为之悸动是必然的。

  黛玉,外表清冷孤傲,内心却怀拥滚烫的热情。她说话即景见机,对人宽容和气,颇有人情味、女人味。看她与宝钗“互剖金兰语”时的诚挚,看她与湘云“你们两个天天捉弄厌了我”(第五十回宝钗语)的默契,看她与探春的互相打趣,看她颇得凤姐非同寻常的信赖,看她备受宝琴“又见林黛玉是个出类拔萃的,便更与黛玉亲敬异常”的敬慕,看她待妙玉的大度,看她教半妾半婢的香菱学诗时的热情,看她待“身为下贱”的晴雯“素日你又待他(晴雯)甚厚”(第七十九回宝玉语)的随和,看她与丫鬟紫鹃之间没有主仆之别、等级之差、忌讳之隔的肝胆相照的知己之爱,看她平等对待天下苍生的悲悯情怀与细心体察并关心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的纯清,我惟有赞叹,最是孤标傲世的她,却最是天真烂漫,最是温厚和婉,最是善良热情,贾府中无人能及。黛玉之清美,在于清冷孤傲,更在于清纯善良。这当真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黛玉是误落凡间的阆苑仙葩,是闺阁中知识分子的最佳代表,仙灵并举,清美至极。但“红颜胜人多薄命”,她注定是一个悲剧的存在。脂砚斋说“黛玉一生是聪明所误”,王立平说“她是最聪明的一个,所以她的痛苦是最深的”。窃以为,她的悲剧在于,聪敏机慧地看透了贾府“必致后手不接”的家族悲剧,颇感自己的爱情必将因这种悲剧而成为悲剧,而又深悉个人的力量无法挽回这些悲剧,因之“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大有曹雪芹“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的韵味。“贾府上下诸人”“皆信定”她和宝玉将来是“一段好夫妻”,可惜“红楼梦未完”,我们无从得知曹雪芹后四十回如何撰写贾府获罪、宝玉被迫出走、她为宝玉痛惜流泪以致泪尽而逝诸事,但宝玉惹祸离家后,她和宝玉“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的情景却是可以想见的。她一生所有的眼泪都只为爱惜宝玉而流,没有一丝一毫是为自己。她的悲剧,是一个痴情女子的悲剧,更是一个家族、一个社会的悲剧。而敏慧的她对此,自始至终都是有所预感的。

  “深闺有奇女,绝世空珠翠”,黛玉这朵清美芙蓉,终如柳絮般飘飞而去,必随漫天花雨零落入尘。她败给了天赐的命运,她奔放热情的生命之火终究还是因爱惜宝玉而耗尽了,她在最美好的年华即凋零陨落。但,她是至死不渝的,因了绛珠仙草终以“还泪”报答了神瑛侍者的甘露灌溉之惠;她是虽死犹生的,因了她闪烁着人性的熠熠光辉,是有别于历代才女、代表进步倾向的“群钗之冠”。

  

责任编辑:古岩 作者文集 作者声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