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来到忽然花开! 登录注册忘记密码

去活吧(彦文杯)

发布于:2025-03-14 06:53  ┊ 阅读  ┊  人参与  ┊ 文 / 冬生
 
 
  张兄:
 
  见信好。
 
  又是一年高考,不知你是否顺利?不知你再度执剑,再度跨海,再斩长鲸后,是否还充满勇气?对生活是否还拥有热情?上次的信你看了,说,写得不错,很感动,虽然不算太具体,但也算能解决实际问题。但我发现,你看了之后,依旧我行我素,生活依旧充满着大大小小的拧巴和往复,不断困扰你,纠缠你,让你夜夜失眠,劳损心伤。身病易除,但你心病难除,所以这次,借着你再度高考的机会,我想和你讲讲关于活着的事情。
 
  前段日子我刚刚结束了人生中第一次军训,坦白来说,这并不是一段愉快的时光。我之后多次在梦中反复梦到,虽然都是一些例如站军姿,下蹲,跨列,走正步之类无关痛痒的琐事,但我总能看见一个满面愁容的孩子,一言不发地坐在远离人群的僻静角落,眼睛茫然地望着四周的虚空,他同时生活在两个世界中,却又同时被两个世界所抛弃,那种姿态在我脑中长久停留,久久挥之不去。
 
  军训期间,每天五点五十起来,收拾一下,戴上帽子,武装带,系上腰带,肩章,套上胶鞋,小跑着到操场上集合,训练时,我一直面对着主席台前的横幅“历经一番血泪苦,敢叫自我换新颜。”当时觉得没有什么比这更扯淡的了,我心想,只要熬过这十三天,我生龙活虎的还是一条好汉,我和之前不会有任何区别,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但事实证明,还是不要妄下结论,否则很容易遭到现世报应。
 
  训练十三天,天气转暖,十一月竟然有二十多度的气温,早上五点爬起来,冷得发抖,穿多了,集训跑两圈又出汗,风一吹,一不留神就要感冒。下午太阳烈些,站军姿,不能动,双手紧贴裤缝,教官不时出现用手一拉,如果动了,就得罚三十个深蹲。因为军训服太大,并且质量低劣,右臂袖口的扣子扣不上,就拿订书机正反订了四次,双手自然下垂时,袖子挡住一半的手背,另一半手背和全部手指露在外面,十三天暴晒之后,手背上竟然出现了晨昏线,从侧面看上去,山是山,水是水,明显的有些刺眼。
 
  军训十三天,我当然有变化,我成为了一个会站军姿,跨列,走正步,齐步,上厕所打报告的大学预备士兵。每天下午训练完,晚上再安排军事理论讲座,听团长,教官,武装部老师和周围同学大谈形势政策,国际局势,武器制造和攻打台湾。我晚上十点睡觉,早上五点起来,我生活规律,三餐固定,我每天如同行尸走肉,浑浑噩噩,我睡眼惺忪从北门赶到南门,吃吃早餐,站站军姿,从食堂赶到宿舍,忙里偷闲,抓紧睡上那么三五分钟。我每天都期待着雨天的到来,虽说还是要训练,但是会转移到地下车库,那里阴森恐怖,灯光昏暗,灰尘漫天,我喜欢这个地方,特别是训练的休息时间。当预示着休息的哨子吹响,我便迅速走到队伍前的一小块空地上,喝两口水,把腰上扣得紧紧的武装带解开,垫在屁股上,背靠着白墙。这时,不会有任何人来和我说话,我脑子里总是会胡乱想些事情,我想以长时段来思考问题,而不因眼前癫狂的世事而感到绝望。我并不兴奋,虽然这是个独处的好时候,我总是会闭眼假装沉睡,因为这样就不用看见周围嬉戏打闹的人群,我发现我还是一如既往的厌恶群体,因为他们总是一副暂时性欣快症的傻样,又或许是因为我无法参与其中,种种矛盾让我深感苦闷,我想,也许这便是孤独。如你所见,那时的我是这样的,沉默寡言,思想败坏,充满欲望。
 
  在这十三天中,我得到了很多。我第一次体会到了一种释然的情绪,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感,同时又带着一些连绵不绝的淡淡悲伤,原因说得简单些,大概就是我自作多情的代价,我把别人当朋友,而别人却觉得我是傻X。那天晚上,我突然觉得心情舒畅了不少,那一瞬间,甚至都可以当作我人生中某个重大的转折点,但同时,我也不知道自己应该是悲伤还是欢喜,因为体会到释然是有代价的,而这个代价便是,我失去了生命中某个闪着金光的东西,在这个日渐奇怪的世界里,我终究还是变成了奇怪的模样,又或许,这便是成长的代价吧。
 
  军训最后几天,训练量骤减,甚至感觉有些轻松,大部分时间都是坐在操场的阴凉处,风吹来几片梧桐叶子,竟有些微冷,才发现入秋已久,顿有萧瑟之感。我一直紧抱着双腿闭目养神,嘴里一直哼着《水边的芦苇》的调子,突然想起多年前,门外的樟树林光影婆娑,我外公坐在门口的树下,用树叶吹着不着调的歌谣,不觉泪流满面。
 
  如今过了半年,秋樱开了两季,疫情来来去去,我依旧生活,依旧忙碌,依旧颇感烦闷。因为不光要复习准备考研,还得抽很多时间完成课程作业安排,每四周就要做一份策划案,一个广播,一个创意文案,一套平面,以及一个三十秒的短视频。楼上不知哪个傻X买了音响,每天早晚各三小时低音轰炸,感觉身上的器官都在跟着共振,楼下华莱士新开业,听说吃了胃疼,每天二十四小时高强度大喇叭宣传广告,晚上十二点,空荡荡的马路依旧回荡着机械的女声,总之,如此三个月,心累。这样的二逼生活久了,周围又没活人能倾诉,人慢慢变得脆弱,变得敏感而易怒,问自己,为什么倒霉的总是我?为什么就一定要忍受这种摧残?为什么世界上的傻X能这么多啊?因此,开始慢慢理解你复习时的压力,慢慢懂得你的心境。
 
  之前和你聊了聊,我当然明白你在负重前行,就像我参加军训一样,埋头复习一样,忍受噪音一样,做策划案一样。但有时人两眼一抹黑向前走,很容易迷失方向,在一个地方止不住地绕圈圈,很容易自我感动,其实只要回头看看,就能明白自己根本没走多远。前些日子似乎说了些直话,说你文章掉书袋,乱想费时间,你说过你不服气,不甘心,说明你还有追求与自尊心,同样说明你没有很好地认识你自己。我想对我们而言,认识自己不仅仅能帮我们抚平伤疤,消除拧巴,更重要的还是更好地活在当下。
 
  人是多么矛盾的动物呀,有人宣称自卑,但又充满傲骨;有人标榜通透,但却不敢承认错误;有人精于观察,却连自己都难以看透;有人明白大是大非,却总纠结于微小的事物。我想,认识自己,首先便是承认自己,承认自己应有的美德,承认自己人性中的一切弱点,承认自己的平凡,承认自己并不伟大,承认自己没有才华,承认自己并不重要。认清自己,承认自己,接受自己,然后,去活吧。
 
  认识自己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不断反复甚至不断向下出溜的状态,就像骑自行车爬一段很长的山坡,稍一松懈就止不住地滑下来。有时候,温良恭俭让久了,容易心累,容易焦急,踢狗骂猫,修行尽失,那么不妨活得通透一点,嚣张一点,坦诚一点。承认平凡,并不是甘于平庸,就像接受死亡,才能更好地活在当下一样。不要害怕承认失败,有多少历史人物不是败得找不着北的?承认自己一时的失败,承认自己一时的怯弱,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千百年之后,又有谁会记得?不过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罢了。
 
  我们总是追求生命的意义,但我们注定得不到答案。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又要到哪里去?对于这些终极问题,没人能回答得了。我们总是有很多问题,往近了看,很多问题我们其实根本解决不了,往远处看,很多问题其实也不是问题。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我们从虚空中来,还往虚空中去,我们只是恒河中的一粒沙,一滴河水,岸边的一株草,一缕清风,一片明月,一缕残阳,只存于一瞬之间。又或许,我们存在的本身便是生命的意义,我们不断追求生命意义的过程,其实也是不断再获得生命意义的过程。我们不断追问,不断思考,不断实现,不断超越,那么,我们就不是一直在失去生命,而是一直在获得生命。
 
  “去活吧”也许是一种生活态度,你当然可以选择在高处,横刀立马,攻城略地,建功立业,筚路蓝缕起高楼,坚忍耐烦,劳怨不避,五十岁之前就实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也可以选择在边缘,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依旧傻乐出声,转头继续面壁,打坐,参禅,研究一两门冷僻的学问,体会灵魂的高潮,身体离地半尺,身上长出绿毛来。
 
  其实人生大抵不过去活吧,忧郁的日子总会到来,倒霉的人事总会踩到,朋友不行便远离,房子不行便去换,被无端质疑便说你懂个屁,被恶意嘲弄便大骂我是你爸爸。
 
  少年时念心经:“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读诗:“青史几番春梦,黄泉多少奇才?不需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写作:“如果追本溯源,其实一切生命都诞生于虚无之中,我想也许生命的存在本身就没有意义。”在小区楼下被小流氓堵着欺负;在高铁上被恶人先告知抢先叫来巡警;被老师拿作文本砸过头说有病,喜欢过这辈子都不可能在一起的姑娘,经历过背叛,被辱骂,被孤立,被放逐,那,又怎么样?
 
  去活吧,哪怕没有一盏灯因你而亮。
 
  去活吧,哪怕所有的路都找不到方向。
 
  去活吧,哪怕在任何时候都心感迷茫。
 
  你说你想学屠龙术,尽管报了计算机专业,你说你想向内探查自己的内心,尽管总是陷入内耗浪费时间,你当然固执,尽管阻力重重,你还是复读了三年,上了大学,退学,分手,再复读,我一开始当然无法理解,但我突然明白了,我们不必苛求别人接受自己的价值观与生活方式,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的权利,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生活方式,每个人也应当承受相应选择所付出的代价。
 
  生活其实有很多种,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看夕阳,看秋河,弹弹琵琶,装装哑巴,这是否是一种生活?我们泛舟游于五湖,献身自由,不留昨日,少些烦忧,不知云于我俱乐,这是否是一种生活?我们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给出自己的洞见与追求,探查内心深处的肿胀和拧巴,少在意别人的眼光,这是否也是一种生活?
 
  晚上走出教室,抬头看见残月皎皎,四周微风徐徐,发现路上的人都两两同行,步履轻盈,不时有人骑车从中飞驰而过,似乎都有目的,只有我是独行。我突然想,其实我们的存在并不比草,月,风,花的存在更重要,重要的并不是我们是否存在过。甚至不是在未来的某时,在未来的某刻,我们是否存在着。而是在现在的某一个瞬间,我们比世上任何一个人,比世上任何的草,月,风,花,更能感觉到生命在此时,在此刻,无比真实,无比热烈,无比动人地存在,这是否也是我们理解生命意义的一种方式?
 
  很多时候,选择便意味着错过,选择便意味着后悔,既然没有哪一种选择是正确的,那么我们不妨随手选择一种生活,不管三七二十一,努力“去活吧”,而剩下的种种迷茫,困惑与无奈,感慨而神伤,便交给时间去说吧。
 
  余不一一。
 
  冬生
 
  
责任编辑:胡玲玲 作者文集 作者声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