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来到忽然花开! 登录注册忘记密码

读深文易

发布于:2019-09-02 09:51  ┊ 阅读  ┊  人参与  ┊ 文 / 索付
  两岁那年,父母将玩具枪和书以及其它物件放我面前,让我选。懵懂无知的我,将书抓到手里,这以后,父母认定我是文人,经常讲一些文人的故事给我听。
 
  大一点时候,教我背《励学篇》: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励学篇》会背了,却不懂其意,能看懂的小人书是我最爱。读小学时,迷上安徒生童话,课外书用功太多,导致学习成绩很差。老师向我父母反应,父母非常吃惊,严管起来,没收我所有课外书。学习成绩慢慢好起来,父母放松警惕,我又与课外书重逢。零花钱攒起来,全部买书,多得像小山一样。家里房子小,没有书房,堆放卧室床头,睡觉也不觉得拥挤。后来家里翻盖房子,有了书房,卧室宽敞倒不习惯,于是,书房里一些书又搬回卧室。
 
  初中时,完成功课的业余时间,开始读四大名著。四大名著比较深奥,学识不够的我,就将书中理解不了的词语和句子,在笔记本上记录下来,问语文老师。老师非常好,不仅不厌其烦地给我解答,还鼓励我。
 
  高中时接触到一本外国小说,叫《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中主人公保尔柯察金说的一段话让我震撼很大。“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不因虚度年华而懊悔,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段话,让我对人生有了理解,产生写作欲望,于是拿起笔,在纸上抒发理想。看着完成的作品,自我感觉良好,就给报社投稿,然而,失望的退稿信找上我。我碍于面子,将退稿信藏起来,然而纸里包不住火,同学们得知后,很快传到班主任那里。班主任将我叫到办公室,拿出一堆报刊给我看,我见刊物上,都有她名字的文章。我不敢相信眼睛,惊得张大了嘴,没想到她也写作,一个名副其实的作家,就隐藏在身边。随后,她又从抽屉里拿出一堆信件给我看,说这是我的退稿信,有好几百封。作家都会经历退稿,不是丢人的事,勇于面对,才能提高。
 
  她的话给我自信,拿我作品给她看,问她作品缺点。她说文章有死气,不活,我不明白,脑子里浆糊一样。她对我说,创作一篇好的作品,因素很多,要求也很多。学写作,要从人写起,一篇文学作品,就像人一样,要有血有肉,具有生命力,还得有感情、思想和个性。
 
  一年后,在她推荐下,我的处女作发表了,高兴得忘乎所以。认为这下出名了,在街上和校园到处提我名字,却没人知道。我很失落,却也没打消对文字的热情。经过奋勇拼搏,陆陆续续在报纸副刊发表一些“豆腐块”和“火柴盒”,并从县级作家协会升到市级作家协会。
 
  前年,我认识一位省刊编辑,和他交谈,他说怎样让人记住一个人的作品,这是关注极高的话题。生活是文学源泉,没有生活中的真情实事,写出来的东西就不会真切鲜明。没有生活中真正感人的情境,写出来的东西就不会让人印象深刻。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开始关注具有典型意义的事情,将社会公德、人伦道德、人格品德结合起来,放进作品。果真,我的一些作品被大刊选中,可读性找到后,又犯难了。一位编辑约我写篇文章,文章要求写的内容,是我没经历过的事。
 
  多亏一个文友发给我个莫言先生的讲课视频。视频里,关于如何写没经历过的事,莫言是这样讲的:写没做过和没经历过的事,需要合理的虚构。生活中,有很多别人身上的事,可以采纳、记录、整理。只要写的不是空话假话,没违背生活胡编乱造,就能将要写的内容表达好。把虚构和现实结合起来,让虚幻的东西产生说服力,让读者不觉得虚。
 
  看完莫言先生讲课,我完成稿子,交给编辑。编辑不满意,说有点俗,没有新意。如何创新?我思索着,决定向别人很少写的主题进攻。稿子修改后,编辑还是不满意,让我重捋思路。
 
  我翻阅大量写作书籍,在一本叫《文学创作指南》的书中,找到这样一段话:“创新,不是挑战别人很少写的主题和另类内容,要注入思考,学会挖掘。在反复的实践、体味、揣摩中找到新意。给平凡的作品,画龙点睛,让读者看后不自觉地思考,找到深意,爱上亮点。”这段话,让我对创新有了深层了解,作品再次修改,终于摆脱“俗”字。编辑满意了,很快发表出来,也因这篇文章,让我成为一个民刊特约编辑。当编辑后,电子邮箱里每天都有很多来稿,几乎都是初学作者投来的稚嫩作品。我也是从稚嫩走过来的,想让他们少走弯路,便在微信上和他们加好友,探讨读书和写作问题。
 
  很多人说不知读啥书好,我将名家读书经验告诉他们:读书需有选择性,不可盲目读书。书籍很多,良莠不齐,我们时间和精力有限,不加选择地读书,就有可能读了一堆垃圾书。浪费时间和精力同时,还会思维混乱,趣味变得低下。
 
  谈写作时,有人说自己写篇新颖的文章,读起来却显得陈旧,像个美人穿身破衣服。我结合写作经验,告诉他说,学会给作品美容。添加些俗语、成语、歇后语,多用比喻、夸张、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力争将段落打扮得漂漂亮亮。不能平铺直叙,流水账一样,也不能从头到尾,一味紧张,要错综变化,迂回曲折。
 
  还有人说自己作品显得臃肿,不知如何处理。我也结合写作经验告诉他说:一个几十字的句子,争取缩写成十几个字,可写可不写的句子,干脆别写。罗罗嗦嗦地扩展不必要内容,就像个脏乱的房间,让人不想接近。别吝啬苦想出来的文字,干净利落的门面是文风。
 
  问最多的是给文章定题,我将投稿经验分享给他们:题目是作品脸面,要有文采和创意,最怕直白、老气、一般化。给媒体投稿,好的题目,能在众多稿件中抓住编辑眼球,再加上不俗的内容,往往十投九中。到这里,引用古人一段文字:“读书如销铜,聚铜入炉,大鞴扇之,不销不止,极用费力。作文如铸器,铜既已销矣,随模铸器,一冶即成,只要识模,全不费力。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者也。”文字意思是说:读书就像熔铜,把铜聚集起来放进火炉,用大鼓风器扇火炉,铜没熔化鼓风器就不停地扇,很费力气。作文好像浇制器皿,铜已熔化,按照模型浇制即可,根本不费力气。读书上多用力,写文时就轻松容易,读深文易,是我文学路上创作经验,也应是每个文人必懂的道理。
责任编辑:胡俊月 作者文集 作者声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