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来到忽然花开! 登录注册忘记密码

故乡情,一首含泪吟唱的生命情歌——读池墨散文集《故乡深处的

发布于:2017-09-04 11:46  ┊ 阅读  ┊  人参与  ┊ 文 / 闻明刚

  很多记忆深刻的往事,不是在青年时,也不是在中年时,往往是在孩提时。因为那时我们最纯洁;很多让人感怀的往事,不是在工作中,也不是在生意中,往往是在故乡里。因为那里有生命中的一方净土。

  作家池墨先生《故乡深处的草垛》散文集。初读,书中各种童年的生活场景好像随意拼凑的多菱镜,表面上互不相干。但随着时光隧道的逐步推进和各种事件的交错演绎,这些童年往事就像诡异的幻觉图景,忽然间就活泛起来,并呈现斑斓色彩。散文分为抒情和叙事两类。抒情散文就像头顶白毛巾、手执花手帕的样板戏,文气有余韵味不足。叙事散文则是通过事件(或特定场景)的叙述,凭借事件影响力传达情感要素,最终引发读者的心灵共振。叙事散文表面平淡不惊但意味深长,影响深远。所以,好的叙事散文形式上看不到作者在抒情,其实无处不在抒情,耐人寻味。池墨的《故》文就有这样的功效。

  池墨的叙述视角选择的非常好,他没有以成年人的目光和是非评判标准回顾往事,而是以一双清纯无邪的小孩的眼睛直面世界。在一个不谙世故孩子的眼中,所有的事物都是无限美好和值得憧憬的。儿时的作家可以去掏鸟蛋、逮知了、捉蜻蜓、摸河蚌,去偷未熟和已熟的杏子,故意引逗拄着拐杖、颤巍巍穷追不舍的小脚奶奶......所有这些是多么有趣多么开心的事儿。如今,我们还能再次体验这样的快乐时光吗!

  我和池墨先生同在苏北农村长大,也是70后生人。《故》书中所描述的很多场景,也是我曾经历的。如今为了生计奔走异乡,却常挂念故乡的一草一木。我也偶尔回故乡看看,但村庄和路道形貌大异,很多记忆中的场景已难以寻及。一次停车小憩,忽见路边有一处废弃的石桥(桥两头已砌上水泥隔断,不允走人)。当我目及几柱歪斜的石制桥墩时,我突然为之一振:这不是村东头那个连接村庄和农田的“万工河”石桥吗。没错,就是我们曾在此逮鱼摸虾、玩耍嬉闹的石桥。当年貌似坚实伟岸的石桥,现在竟然成了青苔浊面、破败不堪、早被荒弃的断桥?如烟往事瞬间涌上心头。光阴如梭,40多年过去了,如今那些各奔东西的“小伙伴”还好吗?当野外的晚风佛过我斑白的两鬓时,盘坐在桥头上的我早已泪流满面......

  也许生活环境不同,也许生世背景不同,也许出生年代不同,但谁都有流连不舍的故乡,谁都有要好的儿时伙伴,谁都有一段快乐的童年时光。唯乡情让我们无限惆怅,唯故土是我们身心休憩的最好“道场”。池墨说,“虽然那个时代已经渐渐远去,但是,过去那一幕幕生活场景,依然时不时浮现在我的脑海里,像放电影一样,那么模糊,又那么清晰”。这表现了作家一种伤感、无奈和不舍的思乡之情。还好,作家通过作品将儿时故乡的生活场景一一展示,抚慰自己同时以飨读者。《故》书就像一处临时建造的景致特别的农家乐,读者可在这里捉蝴蝶、烧烤、钓鱼、挖野菜,把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压力、侵扰暂时抛开。《故》书更像一列穿越时光隧道的高速列车,将生活在苏北农村的70后载回快乐无争的童年时代,感受一次重塑人生的心灵之旅。

  阅读好的文章,一是能让人享受文学美感,愉悦身心。二是能让人体味故事传达的说教意义,启迪人生。三是能丰富阅历增加知识储备。我惊叹池墨对苏北七、八十年代农村生活的入微观察。譬如推磨一节,从食材选择、浸料时间、磨糊稀稠、推磨节奏、刮糊厚薄、草料选用、火候把控、起饼快慢、叠饼章法等流程的细致描述,令人震惊异常(若非亲身体验,根本无法描述)。今天看来,这是一个充满动感和乐感的劳动过程。如果把这一过程放到舞台上表演,再配之《今天是个好日子》的欢快乐曲,台下曾经历过那个年代生活的老头老太肯定会情不自禁扭动腰肢,集体起舞。当初这一劳动过程对于一个只有十几岁的孩子来说虽然极其困难和辛苦。但我个人认为是值得的,因为劳动不但为作家积累了创作素材,重要的是让读者获得了更多资讯,为历史和现实的差异对接提供有力佐证。

  为文如同为人,为文反衬为人。

  文学升华于生活,是通过精神和艺术形式来传达和表现生活,这一点没错。但文学不是激情口号,更不是矫情的卖弄和无聊的做作。有些作品貌似才气十足,但很难赢得大家的认可和尊重,包括作家本人。有位“诗人”,曾在朋友圈呼呼啦啦转发一首赞其女友爱犬的长篇抒情诗。我真不知道他是要赞美那条狗,还是要赞美他的女友。当文学成为私人御用工具时,文学的原本意义就会发生变异,其作品也令人作呕。

  文学首先应该着力于人的修养,是对人性和品行的一种提炼。这就是我们为什么愿意尊重一个作家的理由。生活中,池墨是一位不事张扬但做事笃定的实诚人。在没有任何资金外援情况下,他创办10年的《忽然花开》文学网一直持续至今。为扶植文学新人和推动文学事业做出超乎寻常的贡献。池墨也是一位有担当和责任心的人,经常组织一些征文活动和集缉出版活动。这从他儿时“溴事”中也可见一斑。他偷来的瓜没有独享,而是主动和大家分而食之。骑牛时,为照顾伙伴安全,自己坐在牛背前面,未曾想被起兴的牛儿撂撅摔得差点“背过去”......池墨,首先是一位值得尊重的作家。

  有人说,《故》书太过平实,语言欠缺文气。没有池墨之前的评论看得过瘾(池墨曾是多家媒体的时评签约撰稿人)。写作风格一和作家个性有关,其次和文本属性有关。平实的叙述方式其实更切合文本要求。但叙述方式的个性化并不影响文学效果的发挥。就像方清平的相声,他在台上从未展露过笑容,但表演效果爆好,台下观众时常笑的前仰后伏。鲁迅的《三味书屋》、《早》等散文能看出作家的文气吗?可你又能说作家没有文气吗?贾平凹说,“能准确表达人与物的情绪就是最好的文学语言”。鲁迅曾在《野草》中写过一句话:“窗外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还是枣树”。大家公认是好语言。因为表达了一种寂寞、无聊、苦闷、无奈的情绪。这些语言,没有华丽的词句,都是口语,但文字的搭配却能准确传达着某种情绪。所以,人物的视角、身份和文本属性的匹配很重要,也更能显现作家的文学功底。写作技能的最高境界是练就一支“油笔”,就是随思绪天马行空,信手写来。句句是文章,字字均出彩。就像小学课本中那个卖油翁的倒油技术,不需要计算油壶和油瓶的高度和弧度,随手就能十分精准地把油倒进油瓶中。池墨的《故》书确实就有这样“油笔”的感觉:情节游走自然流畅、语言表达恰到好处,人物脸谱形象饱满,“情绪”生发自然而然。较之前出版的《相见不如怀念》散文集有显著不同。池墨的写作技能基本达到“油笔”境界。这在本土作家群体中,池墨的散文写作水平确实令人瞻目。

  《故》书的总体艺术成就是肯定的,但也有不足,就是在每个章节的总结性“感叹”似显雷同。譬如某某往事(某某经历)“总是令人难忘”、“总是历历在目”、“经常会浮在眼前”、“永远变成了历史”等词句的使用。之所如此,也许是作家情到深处,难以自持的率性表达吧。

  《故》书关注的是最底层农民生活,所传达的是一种乡愁、乡情和乡恋。池墨是一位经常在陇上吟唱乡愁的平民作家,也是一位敢于直面现实、乐于憧憬未来的时代随行者。他是“城里人”,依然有一颗农民的心。这是一本让人必须一口气读完的散文集,也是一本在开怀大笑声中不禁落泪也无限感慨的散文集。不论何种文体,作家最终要表达、表现某种东西,促成某种艺术效果的形成。通读全书,有种无奈又无果的忧伤情绪始终贯穿其中,一时让人难以释怀。难以释怀却又必须合上书页面对现实的喧嚣。

  任何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其写作目的就是引领关注,梳理心绪,观照思考。这,同样也是《故》书的写作初衷。

  

责任编辑:池墨 作者文集 作者声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