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来到忽然花开! 登录注册忘记密码

时代的记忆,浓浓的乡愁 ——读池墨散文集《故乡深处的草垛》

发布于:2017-08-22 08:42  ┊ 阅读  ┊  人参与  ┊ 文 / 大河向东

  沐浴书香,如获至宝,一连几天我都陶醉在阅读欣赏的乐趣里。池墨老师的散文集《故乡深处的草垛》,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乡愁文学作品!

  这本书文字朴实清新,读起来如雨后草树碧绿悦目,如出水芙蓉芳香宜人,如涓涓泉水源源不绝地滋润心田。在阅读时让人常常眼前一亮格外注目,细细阅读反复几次便又体会到语言的含蓄蕴藉,感情真挚,像冰心诗句那样深沉耐品。好句俯拾皆是,美如珠玑,活泼生动,富有散文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堪称学习散文语言的写作范本。

  阅读这本散文集,找到了与阅读鲁迅先生《朝花夕拾》一些相近的感觉。所不同的是30多篇散文整体融合成集,以乡愁为主题一线贯穿,反应了以70后为主的这一代人对乡村沧桑巨变的旧时记忆,展现了从生产队大集体到土地承包责任制到农村小城镇建设、农业机械化的一幅幅乡村风俗画。池墨老师在文中表现的,是新世纪新时代格调清新、雅趣鲜活、朴实优美的语言特色,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追逐中国梦的大格局下的乡愁题材内容。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胎记,一个时代人有一个时代人的记忆。像草垛、大车、犁拖、碌碡、麦场、耕牛、手扶拖拉机等物件,像流浪汉、卖唱夫妻等人物,像拿镰刀收割麦子、脱粒、碾压麦子、打场、捞场、堆草垛、烧锅、乞讨等事情,文中以细腻逼真的语言如数家珍,生动再现了一个个记忆中的画面,既在字里行间让人感受到作者对旧时代人事的深情怀念,对旧乡村风光的深沉热爱,对旧时代艰苦的深切同情,也表达了作者对旧时代的草垛、村庄、人事等在人视野里渐行渐远,在人记忆里逐渐淡忘的一种失落感,弥漫画面的既有对社会进步的欣喜,更有对这种时代的产物的急速消失、被人遗忘而产生的忧愁。这一缕缕萦绕画面的忧愁,是挥之不去的。

  阅读这本书还感觉到,启东作协李新勇主席称赞池墨老师为“行吟诗人”,宿迁市文艺评论家协会陈法玉主席评论说“用一本书聊寄乡愁”,确实是当之无愧的。这本书时间跨度长,涉及事物多,抒发感情深,关注的是70后这一代人的孩提记忆和乡愁情愫,必将勾起一代人植根心坎的乡愁,勾起他们阅读此书忍不住、也有回忆旧事想写乡愁的冲动了!其实一代人记忆深处的乡村记忆和浓浓乡愁,正是这一代人的精神财富和记忆珍宝,将和火热的血液一起澎湃着家乡的声音,又怎么能忘记!只是看不到了,只能在想象中回忆或者用言语来讲述了,剩下的是一片空白。

  文章的创作取决于感情的大小,主观的、天生的一点点感悟是不够的,文学创作特别是思想性要强,要能达到让读者通过阅读产生更多的联想,以小切口、小故事表达大故事、大命运的深层次的效果,而且要通过故事和人物的描写刻画带出来的,这才是文学创作的硬功夫。

  读这本书的开篇之作《草垛》,感受到草垛不仅曾经藏在故乡的深处,而且即将藏在一代人记忆的深处,如果不看这本书,或者没有人说起草垛,再过十年八年真得就淡出了记忆。再说,现代人在物欲横流、利益追逐、精神躁动、竞争残酷的工作生活压力冲击下,也许连静下心来谈谈草垛的时空都被挤没了。我想,作者以“故乡深处的草垛”为题是有深刻用意的。在《草垛》一文中,作者以“有草垛的地方就有温暖”、“每当想起草垛,我的心里总是满满的暖意”、“草垛可以给人带来温暖”、“没有了草垛的村庄,不知道是惆怅还是满心欢喜”几句话贯穿全文,线索清晰,首尾呼应,表达了对乡村草垛、旧时人事的深深怀念和忧愁之情。

  我是一名文学爱好者,最难忘的是池墨老师对我的文学关怀和写作鼓励,让我有了对文学浓厚的爱好和情趣,有了坚持学习写作的信心和力量。所以,读老师的作品,除了惊喜就是欣喜,就是仔细阅读用心学习,并情不自禁地写出了对这本书的喜爱之情;读池墨老师的作品,就会想起他不卑不亢,谦逊平和,淡定雅趣,给人鼓励的微笑,饱含融融的暖意。

  一抹夕阳,是天涯人的乡愁。一张邮票,是海峡间的乡愁。一本文集,是千万读者的乡愁。文学坚守的是每一个人的精神家园,家国情怀是写作的不竭动力。

  

责任编辑:池墨 作者文集 作者声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