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来到忽然花开! 登录注册忘记密码

悲剧的诞生

发布于:2014-09-22 20:52  ┊ 阅读  ┊  人参与  ┊ 文 / 颜辞
     人生最大的悲剧是原罪,即为生存本身之罪。借用马奇的话:说白了“人的最大的罪恶就是:他诞生了。”
 
  曹禺在《雷雨》中阐述的大概就是这样一个道理。他将所有的能想得到的悲剧——社会悲剧,家庭悲剧,性格悲剧,命运悲剧——用惯有的“三一律”的定理放在了一个统一的时空之中,然后选择在一个阴沉,压抑烦闷的雷雨之夜全数的喷薄而出。如来自地狱的烈火,熊熊燃烧,燃尽世间所有的善恶。我想雷雨在《雷雨》之中所代表的就是所有的恩怨情仇的发泄,所有的悲剧命运的终结。它作为一个最不可靠的裁决者,用着最不可靠的裁决方式,审判着最为可怜的一群人。
 
  做为悲剧作品,我们都知道《雷雨》无疑是最为成功的。就像鲁迅所说:“悲剧就是把一切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第四幕之中,所有人的结局都有了一个既定的设置,那就是毁灭。周萍四凤周冲死了,繁漪侍萍疯了,周大海失踪了,周朴园孤家寡人始终一个人。命运让他们最终聚集在一起,命运也让他们对生活产生了绝望。这并不像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是一个英雄式的悲剧,在大多数的人看来,都距离我们的生活年代太过久远而没有概念。就像千玲玲在《生存的悲剧——浅谈《雷雨》的悲剧性》一文中说到:“《雷雨》的悲剧发生在我们每一个最为普通人的身上。”比如说,作为佣人的侍萍四凤,作为学生的周冲,作为享受过新式教育的繁漪,作为资产阶级代表的周朴园。这些都是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的平凡渺小的人,他们的职业也许就是我们现在的职业。
 
  我们前面说到过,《雷雨》中饱含着浓郁的社会悲剧和命运悲剧,那么造成这种悲剧的原因又是什么?这值得我们思考。是周家当家周朴园的罪孽深重,因果报应?是周家侍女侍萍的前世孽缘,宿命轮回?是新时代奇女子繁漪的追求幸福,奢求妄想?是周冲的生不逢时,太傻太天真?是四凤延续了上一代的悲剧?是周萍的胆小懦弱没有抗争主见?还是当时所处的社会人们所共同经历的时代悲哀?
 
  大概看过《雷雨》的人,最开始都会把目光或者是咒骂给同一个人——周朴园。大多数的人都会站在道德的层面上批判周朴园。首先他的身份造就了他的处境,他是一个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是黑暗腐朽的封建大家庭的家长,是他造成了《雷雨》的所有悲剧因子。情感上,他辜负侍萍在先,冷落繁漪在后;经济上,他压榨周大海和工厂的工人在先,金钱收买工地工人代表在后;父子关系上,他和周冲乃至周萍都缺乏交流沟通。这样一个人物,在我们的眼中看来,似乎真的就是一无是处。
 
  但是,俗话常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那么反过来也照常的适用: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故事中最为插叙交代的是:年轻的周朴园喜欢上年轻的侍萍,侍萍生下第二个儿子以后才被周家的人赶出周园。从后来他保留着梅侍萍的照片以及生活习惯可以看出,在周朴园的心里,当时的光景是最为怀念珍惜的存在。正是因为纯真所以值得留念。既然珍惜,那么他必定是在当时付出过真实感情,才会在现在人老了开始怀念。虽然剧本之中没有涉及到,但是我们也该想象的出来,当梅侍萍被赶出周家时,他肯定也反抗过。只是社会和命运的悲剧同在,也就是造成他后来不幸的原因。他的反抗在家庭社会以及命运的面前根本就不值一提。不得不承认的是,周朴园是这场悲剧之中承受痛苦最多的人。作者给了侍萍和繁漪同情,让她们疯了来逃脱这场痛苦。作者也给了冲、萍、凤三人怜悯,让他们失去存在的可能来逃离生活的绝望逃离这场灾难。但是作者却让周朴园一个人独自的生着,清醒着,作为垂垂老者,还要面对日夜的煎熬。
 
  我想真正的导致这场悲剧的原因并非周朴园这个人,而是在于社会、在于命运的种种羁绊。所以说,周朴园虽然是这场悲剧的引导者,但是也只是一个无意识的引导者。他知道真相,于是他败给命运。
 
  就像剧中的人物不止一次的提到命运这个词语。“是命运让我来的”这是侍萍说的。命运让《雷雨》从始至终都带着一种无可奈何的悲剧色彩。剧中人物都在命运的波澜汹涌之中沉浮、淹没、飘零、死亡。
 
  若说,周朴园的角色最让人同情,那么繁漪这个角色却是最让人痛心。她明白自己的命运,但是她不甘心就这样死寂下去,所以她要燃烧,热烈的,狂热的燃烧起来。她为自己的命运抗争过,她为了挽救自己的幸福和爱情也认真的抗争过——《雷雨》中写道:“(恳求地)萍,这不是不可能的。(乞怜地)萍,你想一想,你就一点点——就一点点的无动于衷么?”“(迫切地)萍,我没有亲戚,没有朋友,没有一个可信的人,我现在求你,你先不要走——”如此悲戚,为了爱情,低到了尘埃里面,再也开不出花来。但是这就是她的命,注定挽救不回自己的爱情。
 
  繁漪让人爱着的同时也恨着。或许会有人想,若是她放手了,让周萍和四凤两人遵循着侍萍的意思悄悄的离开再也不回来。那么还会不会再发生后面那样的惨绝人寰的事情。可以说繁漪是不知道整个事情的真相,但是她却是作为一个关键人物,间接的揭开了故事的真相,将这场悲剧提前的催熟然后引爆。
 
  似乎这剧中,除了命运的羁绊,这“真相”也成为了造成悲剧的原因之一。因为周朴园是知道一部分真相的人,所以他不快乐,一直活在一种怀念,愧疚甚至是自欺欺人的自我意识当中。因为侍萍知道真相,她只得忍痛割爱,在面临着伦理道德和母爱人性的抉择时,亲手放逐自己的两个孩子。
 
  周冲和四凤,是这场悲剧之中最纯真的两个人。周冲小孩子气,受过新式教育,对待世间的一切都看得美好生动。四凤没有受过教育,但是也在这里表现出了生为无知女性的最为纯真和天然的一面。对于充斥在整个家庭里面的种种阴差阳错,黑暗糜乱,他们是无知的。
 
  不知道有时候是幸运的表现,因为远离了痛苦和悲伤的起源,远离了恐惧和噩梦的侵染。当周萍,繁漪,周朴园,甚至是后来的鲁侍萍都沉溺在这种或多或少知道真相而恐惧焦虑不安时,他们还是单纯的快乐着,对未来对社会有着不一样的期待,可以为着爱而奔走四方,去争取,去努力。
 
  可能是为了延续悲剧的色彩,所以作者安排了四凤渐渐的知道一些真相,比如说自己居然和相爱的人是同母异父的兄妹。这样的不可思议的命运安排,严重地打击了她,让她无颜面对任何人,以及对生的绝望。于是,她选择了死亡。善意的谎言有时候是真实的爱的表现,真实有时候将蒙蔽在现实上面的面纱一一的摧毁,现出本来的丑陋面目。不能说哪一样好,哪一样坏,评判的标准不同,我们只有从实际的情况来分析。
 
  千玲玲说:“在雷雨之中,宇宙就像是一口残酷的井,落在里面,怎样呼号也难逃这黑暗的坑。”他们所处的就是这样一口井。面对的是渐渐逼近、穷逼不舍的命运。整个剧本之中,在矛盾的最为冲突或是最为平淡的地方都充斥着浓郁的宿命感和无能为力。就像是那截断掉的电线,无法修理,就造成了以后的悲剧原因之一。就像是十几年前的那段感情,无法救助无法弥补,也就造成了如今的悲剧。就像是鲁侍萍辗转反侧了十几年之久,最终还是回到了原点,延续这场悲惨的故事。
 
  渐渐的真相展现在我们面前:梅侍萍就是现在的鲁侍萍,周萍和四凤是兄妹,周萍和繁漪的乱伦,四凤有了周萍的孩子……这些真相一一地漂浮在我们面前,这场雷雨也就渐渐地近到眼前了。真相似乎在这里,就成了毁灭的代名词,它和着剧中人物摆脱不了的命运,一起构成了这不可避免的悲哀。
 
  悲剧就是把一切美好的东西摧毁给人看。当第四幕中,所有的一切情绪全部爆发时,就是所有的情绪的宣泄的出口,也就是悲剧之美的最绚烂的体现之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我们自己的弱小和不堪一击。就像曹禺最说:“写《雷雨》是一种情感的迫切需要,我念起人类是怎样的可怜的动物,仿佛自己生来能主宰自己的命运,而时常不能自己来主宰着”
 
  看完《雷雨》之后,感慨颇多,唏嘘不已。如大音希声,绕梁三日,像口齿留香,缱绻不断。我想这正是悲剧的魅力所在。
责任编辑:admin 作者文集 作者声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