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来到忽然花开! 登录注册忘记密码

执著地描摹“沭河村”人物——序章彦文小说集《温柔的逼供》

发布于:2008-11-22 08:18  ┊ 阅读  ┊  人参与  ┊ 文 / 池墨

 

 

 

 

章彦文先生从事小说创作多年,已出版小说集、随笔集五部,这次再次结集出版小说,我一点也不感到意外,但让我感到意外的是,他竟然嘱我为他作序,这让我感到十分为难。我总觉得,为人作序是一件大事,而于我来说,我的文学造诣并不深,文笔也稍显松散和随意了些。对于小说的认识和理解,也有所欠缺,如此,作序对于我来说无异于是赶鸭子上架,有点勉为其难。而按照圈内的出版规则,也一般是作者邀请比自己名气更大,影响更远,更具权威的名家来为自己的作品作序,再不济,也是找一个与自己旗鼓相当的作者,哪有找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来为自己作序的?思虑再三,觉得自己难以担此大任,于是委婉地给出了参考意见,建议先生还是另请名家作序为好。但是,先生竟然很不客气地回信说,他不相信我所说的名家,希望我不要拒绝。看来,写序这么大的事情,注定落在我的身上,我是别无选择了。既然章彦文先生执意“反其道而行”,那么,我也就只好恭敬不如从命了。

章彦文先生从事小说创作已经有二十余年了,并在沭河系列小说创作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的第一部小说集《找回阳光》获《百花园》杂志社举办的全国首届小小说优秀文集奖。评委会对章彦文先生的作品评价是:“以较为朴素的写实手法揭示当下乡村生活中的种种矛盾,对底层人物的心态有较为准确的把握!”然而尽管如此,很多作者在看过章彦文先生的“沭河”系列之后,还是曾经产生过这样或那样的疑惑,比如,章彦文先生为何如此热衷于沭河系列小说创作?为何他笔下的人物,总是那么无奈和无助,总逃脱不了悲惨的命运结局?而由于小说人物命运的相似,甚至主人公的姓名都那么相似,导致有时候,甚至让读者分不清究竟是哪部作品中的人物。这确实是个问题,而要想弄清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章彦文先生的思想以及他的思想根源所在。

章彦文先生是我的老师、兄弟、朋友,也是曾经的同事。在我读初中时,我就受到了他的影响。那时,章彦文先生还在一个乡政府做新闻报道员,应付差事之余,他还成立了一个名为“流星”的文学社,编印了一份《流星》杂志,封面是油印的那种,内页则是老式打印机打印的。这份《流星》也“流”到了我所在的学校。那时候,也是我第一次见到“章彦文”这个名字。后来,章彦文先生到了工商局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们就认识了,再后来,经章彦文先生介绍,我到了工商局搞新闻宣传,与他做起了同事。当然,再后来,我离开了工商。在我的写作历程中,先生虽然不是我的启蒙人,但是,他或多或少地影响了我。比如,他的忧国忧民和愤世嫉俗的思想,总是让外人感到不可思议,但在我却深有同感,渐渐理解也了解他为何具有如此与众不同的思想。章彦文先生出生在乡村,从小在乡村长大,后来,即使离开了乡村,成为一名国家工作人员,但是,他却一直把自己作为底层小人物来看待。他的立场,自然也总是底层立场了。虽然离开了农村,他却至今没有因此产生哪怕是一丝丝的优越感——这大概,就是先生先生的思想根源了。而这样的思想,也一直贯穿于他的小说作品中。从某一种角度来说,章彦文先生作品中的小人物,其实正是自己思想的代言人。了解了章彦文先生的思想,也就不难解读他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思想,而读了章彦文先生的小说作品,也就可以了解作者本人的思想。

我们都知道,在文学作品中,地名和人物名字都只是一个符号,章彦文先生的作品亦然。由于描写的都是底层生活,所以,符号出现了雷同也就不奇怪。在我看来,章彦文先生描写的沭河村,不仅仅是沭河乡、沭河县的沭河村,更是全中国的沭河村。沭河村里的那些小人物,也不仅仅是一个地方的小人物,更是全中国的小人物。所谓的沭河村其实是中国农村的一个缩影,作品中的小人物,就是中国农民的缩影。而小说中的村长、乡镇长们,则是中国地方官员的代表。这些人物之间发生的点点滴滴的故事,让人性中的美好与丑恶交相映照,构成了复杂的农村图景。血与火,泪与痛,爱与恨,正义与邪恶,善良与阴谋,永恒与瞬间,每天都在中国的沭河村真实地上演,错综复杂地交织成一幅带有原始、愚昧、落后色彩而又渴望改天换地的农村图景。

农民作为这个社会的最底层人物,由于愚昧和无知,他们的命运,总是那么曲折和坎坷,为了生存,他们选择忍辱负重,甘受地方官员的欺负和凌辱。那些无助的女性,在受到村干部调戏、霸占的时候,还得强装欢颜,违心地迎合着他们;那些软弱的男人,面对强权束手无策,即使老婆被人霸占了,也能想出一套阿Q式的歪理来麻醉自己。小说《温柔的逼供》叙述的就是小人物百柱怀疑自己的老婆被村长“弄”到了手,然而,面对村长的淫威,软弱无助的百柱只能把怨气发泄在自己老婆的身上。但是,由于自己的老实,加上苦于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自己老婆的“红杏出墙”,心有不甘的百柱,只能采用温柔的方式——用挠痒痒这种办法来对老婆“严加拷问”,结果造成了老婆的意外流产。而按照百柱的“算术法”,老婆流掉的孩子正是他自己的,因而百柱顿时昏厥了过去……这样的事情在这本集子里多有表现,它们情节并不复杂,结局也没有多少悬念,但给人留下的思考,却是压抑和凝重的。

如此说来,读章彦文先生的作品,总是让人感到心情沉重。因此有人就认为,章彦文总是喜欢揭露和曝光生活中阴暗的一面,甚至有人认为这是他思想的扭曲和对现实生活的曲解。在他们看来,我们的生活其实很美好很阳光呀,为什么我们感觉到如此幸福,他章彦文却总是能找出那么多的阴暗面和不足呢?造成这样的认识差距,可能与各人的生活状态以及观察生活的角度有关。也许,经过时代的变迁,现实中的沭河村已经发生了改变,人们的思想,以及物质生活都得到了丰富。但是,我们必须警醒的是,即使时代变迁了,社会发展了,但套在沭河村村民身上的枷锁和奴役依然存在。社会虽然进步了,但并没有完全进入法治和民主的轨道,一些损害农民利益的事情在各地仍然时有发生,比如巧立名目集资摊派、强行拆迁等。前不久,贵州瓮安发生的打砸抢烧事件、云南孟连发生的群体性警民冲突事件,都是侵害人民利益的集体事件。事后,贵州省省委书记石宗源在分析瓮安事件时,认为有深层次因素:一些社会矛盾长期积累,多种纠纷相互交织,一些没有得到重视,一些没有及时解决,干群关系紧张,群众对我们的工作还不满意。石宗源认为,由此暴露的问题应引起反思。而云南省委召开常委会认为,孟连事件后果严重、影响恶劣,不仅造成了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而且严重伤害了边疆少数民族群众的感情,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但是,与上级定性不同的是,两地群体事件发生后,当地官员都竭力大肆渲染这是别有用心的人蓄意发起的挑衅,意在扰乱社会秩序,攻击国家政府机关。但是,随着事件背后的真相逐渐浮出水面,当地的主要领导被撤职或免职,这足以说明,一些地方官员的做法是错误的,也是遭到上级否定的。其实,瓮安和孟连不正是现实中的沭河村吗?在章彦文先生的小说作品中,沭河村的小人物总是那么懦弱,而现实中的沭河村小人物,却并不甘心被奴役,他们学会了反抗,与官方恶势力进行了搏斗,小人物的抗争也终于引起了中央高层的注意和重视,一些官员也因此受到了应有的处惩罚。

文学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我知道,章彦文先生的小说作品,很多题材均来源于现实生活。现实生活中真实发生的故事,经过他的加工,成就了我们手中的这部小说集。一部文学作品,如果能够让人们口口流传,那么,无疑是这部作品的成功之处。比如,章彦文先生的《与姐夫不谈爱情》,就经常被身边的人们作为典故引用,尽管这种引用带有一定的调侃,甚至还包含“情色”的成份在内,但是,这说明,这篇小说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受到了人们的关注。

责任编辑:admin 作者文集 作者声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