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来到忽然花开! 登录注册忘记密码

身在答中,心超答外

发布于:2024-08-04 16:11  ┊ 阅读  ┊  人参与  ┊ 文 / 沁筱寒
  当今之世,互联网、人工智能正一步步“入侵”现实世界,使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故,面对互联网、人工智能,我们就合该欣然往之?窃以为,问答之间,合该如《菜根谭》所言:“君子身虽在事中,心要超事外也。”
 
  诚然,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我们能很快掌握各种数据,好似坐上通往知识殿堂的高速电梯。然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就意味着我们的问题会越来越少?非也。因为我们不能轻忽一件事:人类永远在思考和提出问题,故问题只会愈来愈多。若蠹于科技答问而疏于思考,人大抵会被技术绑架,乃至制造比“问题”本身更大的“问题”:人性被快节奏扼杀。“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任何事物都具有辩证性。我们原是想让技术做仆人,但往往是我们成为技术的仆人。“邂逅”难解之数学题,就向互联网求解;“巧遇”棘手之作文题,就向人工智能求救……人在快节奏导向的单向度社会中极易将人作为快速达到功利目的的一种工具。故而一切境遇都为“很快得到答案”服务。如此,就使得生活全然抽象为一个个功利目的。我们也就无法挣脱沦为技术仆人的命运,难以跑到另一条道路来审视人之所以为人的温度、深度、高度。一如小池里的小鱼,能看见的只有自己所处的小池。技术的强势带来了人性的让步。
 
  殊不知,创新意识,闪现在人的温度、深度、高度里;创新之才,以人性为基。今日之温度、深度、高度,是明日的不落窠臼;今日之人性,是他日的独树一帜。若我们任互联网、人工智能所赋予我们的中规中矩的答案去扼杀人性,那无疑也是在扼杀创新与创新型人才。而这就是另一个比“问题”本身更大的“问题”了。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社会上之习惯,杀许多之善人;文学上之习惯,杀许多之天才。”多少可塑之才因习惯性依赖互联网、人工智能而被磨得少有创见,没有创新,泯然众人。有人曾说如今的少年人暮气沉沉,然也。可批判不过是通往人间正道的捷径,何种环境促使少年人特有的淋漓元气日渐稀薄方是更值得商榷的问题。否则,未来的少年人仍旧失之暮气,“凌云健笔意纵横”的独创之境就更无从谈起。
 
  恰如卢梭对浪漫主义进行深刻反思,我们也应对互联网、人工智能持理智之心,身在答中,心超答外。不使物役我,而使我役物。在这问答之间,我们应保持理智,不盲从互联网,亦不疏离人工智能。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固然为我们带来了便利,但我们应当清楚怎样更好利用,而非暴殄天物,让明珠蒙尘。唯有在搜寻答案中融入自己的思考,将答案内化为滋养灵魂的养料,方能避免制造比“问题”本身更大的“问题”。内化的本质,不是接受,而是重构。所谓接受,就是消耗体力,复制知识;所谓重构,则是调动智力,生产知识。在通往知识殿堂的高速电梯上,我们勿满足于重复已知,而要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要让问题成为通往新知的桥梁,而非需要克服的障碍。“北斗”“嫦娥”系列工程,就是以“东方红一号”的微弱声响为桥梁,用中国实践开创的中国航天事业。故而我们身虽在答中,心要超答外也,不囿于既有答案的狭隘,而能有内化之后的广阔丰盈。
 
  当互联网、人工智能一步步“入侵”现实,我们合该有“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明智,更合该有“碾冰为土玉为盆”的灵慧。切勿让既有答案折损了人性与创新,而要以既有答案为基去提出更多更有价值的问题。君子身在答中,心怀天下;心在答外,行于世中。
责任编辑:胡俊月 作者文集 作者声明
分享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