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来到忽然花开! 登录注册忘记密码

灵魂的震撼——读《知青岁月》一书随想

发布于:2018-10-04 19:50  ┊ 阅读  ┊  人参与  ┊ 文 / 一棵小草

  当我从市委党史研究室杨编辑手中,拿到“知青岁月”这本盼望已久刚刚出版的书时,我就被书的封面设计而深深地吸引着。我顾不上去查找自己写的文章,而是迫不急待地打开封面翻着,映入眼帘的首先是,那一副副既熟悉而又陌生的知青生活照片。随着书页的翻动,我的心里荡起一阵阵涟漪,那一刻,只听杨编辑说;“快看看您的照片吧!挺好看的。”我这才回过神来,急查目录,翻到我的文章页《往事回首》,原来一寸小照被放大了几倍,看见自己30多年前的照片和文章被采用并编在书里,心情很是激动。我小心翼翼地将书装好,回到办公室。

  下午,有点空闲时间,便打开书籍,细细地查看目录,当看到了过去的几位很熟悉的乡党,和现在的几位同事及朋友的名字时,心中甚喜,想着一定要先看看他(她)们的文章,以此分享。看完目录后,首先阅读的是莫伸老师为此书写的“序”,随着“序”的叙说,我由衷得感到:“称他们当知青的岁月是一段令人留恋的岁月,称他们那一段人生是辉煌而灿烂的人生”。这段文字是那么的精辟,那么的让人感动,那么的让人沉思,那么的让人引起遐想,那么的让人心灵受到了震撼!当阅读到:“序”中王春玲《遥祭王玉荣》的文章中,描写王玉荣出事、抢救、停止呼吸的文字后,心中一阵酸楚!再看“我不知道倘若玉荣的父母今天再读到这段文字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时,顿时泪如泉涌,失去亲人那种撕心裂肺般的悲痛、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凄惨,在我的心中泛起,如同失去朋友一般难过而泪流满面,使对面同事感到惊讶……

  读完“序”,又看了杨编辑的《知识青年上山下山运动概况》,让我进一步了解到从解放初期、六十年代初、“特殊年代”,一直到七十年代末,从国家到我市有关“知青”上山下山的概况,受益匪浅。由于工作原因,无暇浏览,便把书带回家中抽空阅读。从《后记》中也了解到,此书是一部以回忆录为主要内容、及资料的内部出版书,它客观地记录了当时的特定历史。市委党史研究室历时18个月,征集了159篇知青来稿,142幅珍贵照片,10万多字的历史文献、资料,从中采撷91篇从不同侧面反映知青生活的文稿和98幅照片,精选3万多字的历史文献和资料编入该书。我细心的看了看文章,全都来自(按当年下乡县)我市11个县(区)和“三线学兵”的作品。看到这里,我不地想说:“感谢市委,感谢党研室的各位编辑们,为记录下我们这一代人的特殊经历而付出的艰辛,感谢此书的出版,给我们这一代人留下难忘而震撼灵魂的记忆,同时也给下一代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让他们和书中的父辈同走当年的“知青路”,激发他们对美好生活的珍惜。同时还感谢那些不曾相识的《后记》中所提到的每位同志,是他们为此书付出了辛劳和汗水。”看过这些资料后,我迫不急待地开始看乡党和同事、朋友们的佳作,使我从中了解了他们当时的经历,并被他们字里行间的文字所感动。宋进甫的:“人生之舟还在远航,我们仍在路上,我们还将奋斗!”的结束语让我振奋!戴西平的一句描写学插秧一天后的感受,让我当时感到涩涩地,可是一句玩笑土语却使我忍俊不已,一扫苦涩之感,而每每想起都要发笑,他的最后一句:“我怀念知青生活。”让我产生同感。我当年师傅的儿子陈东风的:“农民乡亲是我的老师,他们教会了我如何解读“生活”这本书。”让我感到理解和认同。在日后读其他作者的文章时,许志勤的《我爱我“家”》中的,一次意外“煤油煮面”片段的一小节是这样描写的:“每当我想起这桩面条事件,心中总有一种酸酸的感觉,煤油煮面一般想都想不到,我们知青却‘享受’到了。这是我一生吃过的真正‘怪味面’,怪得令人心醉,怪得令人回味,怪得令人难忘……”。让我从他的回忆文字中,仿佛眼前呈现出他们当时吃面条的情景,我的心被缩紧。我想:“也许这本书看完,也不会再有这样的文字出现”。还有赵国庆的一篇《杀猪》,让我也回到了记忆中去,他们要把一头尺把长的小猪崽,养成一头大肥猪,是多么的不易。他的文章没有去写养猪的艰辛,而是着重渲染了杀猪前后的经历,并描写了知青和乡亲们那种即将闻着肉香味、吃着大肉块激动而热烈的逮猪、杀猪全过程,还描写了他们看到乡亲们看见猪肉那种企盼的眼神时,决定把一部分肉送给乡亲们时的内心活动。随着文章叙述的高潮,我的思绪跟着他的文字在跑、在撵、在抓、在抖、在杀、在疼、在笑、最后心在颤抖……但他们的做法让我有着同样的感觉“痒痒的、甜甜的、舒舒服服的。”吕恭的《五元钱》写的朴实而又真切,因而他一开头就写到:“这件事已经过去30多年了,如今日子过得越好,我就越加难以忘却,它使我懂得了苦难就是财富的道理……”当时,我看完即给女儿讲:“有空了读读这篇文章,你就知道怎样去生活。”还有众多的哥们、姐妹们的好文章都使我深受感动……

  当我阅读到书的后十篇“三线学兵”的文章后,我的心就又随着故事的情节,一阵阵被揪起、一阵阵被放下。那十篇文章对我震动更大,我虽然没有过那段经历,但我初中时的几位同学,他们亲身经历了那场生与死的洗礼,那时我常去一位同学的家里玩,从阿姨口中,常听到她儿子的情况,和看到她儿子寄来的照片,但是从未听到过文章中所描写的建设场面。“三线建设”是那么的让人不能想象的艰苦,他们怎可能给家里实说,让父母为他们操心呢!要知道,他们当时可全是十五、六岁的青年(按现在的年代能说是“青年”吗),在短短而又可以说是漫长的三年,他们的经历让人荡气回肠,文章的字里行间,叙述了他们的点点滴滴。当年他们离开父母、离开家庭,奔赴“三线”建设工地—襄渝铁路线。为国家、为三线建设贡献了他们的青春年华,遗憾的是我没有看过反映“三线建设”的记录片,但从篇篇文章中却领略到了,他们当年比知青还要艰苦的岁月。我也曾听说过:“如果要乘坐襄渝铁路列车的话,就能看见沿线山坡上那一座座学兵们的坟莹。”他们当时都是十五至十八岁的青年,我想:现在这个年龄的孩子还在上高中,有的甚至还在父母的怀中撒娇呢!可他们(共有114名、其中宝鸡19名学兵)却永远的长眠在那里!我想:每到清明节时,他们健在的亲人一定会遥祭他们的孩子或手足的,想到这里我不由悲从心起,喉头一阵紧缩,泪水如潮水般的涌出我的双眼!我的同龄人,他们要是当年都能活着回来,应该和我们一样也到了知天命的年龄了,也在和家人一起同享天伦之乐……

  写到这时,不由地想起当年我的几位初中(能记得姓名的)同学,李炳成、苑宝智、边中良、周晓霞等,他们在苍天的保佑下,都平安地回到了父母的身边。他们有的虽离开了宝鸡去了外地,但如果也能读到此书的话,一定会使他们有所感悟、感慨!我可以说“学兵”们,当年虽无给共和国抛头颅打江山,但说他们洒热血总可以吧!因此讲,现在的孩子和年青人,你们不可以再用那种轻蔑或嘲笑的口吻,来评价我们这代人!如果大家能看到此书,我想这种现象应该不会再出现吧!

  用李涛老师的文章《三线学兵,一个特殊的群体》开头语来交代他们:“三线学兵是30多年前中国那场声势浩大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就可以说明这点。于海波的《难忘的生日馒头》中,记叙了他生日那天,战友们分一块馒头以作庆贺的情景,他的结束语是这样写的:“那一块块生日馒头,比今日好多人过生日时的生日蛋糕、生日宴会、舞会等,更加珍贵、更加使人难忘。”姜健生(她也是我的乡党)的《特殊的精神财富》中,最后的结束语写到:“可以说三线学兵是中国青年学生运动史上极其独特的一页,是中国铁路建设史上一部不再重演的故事。”

  我的随想随着书页的向左翻动,心潮起伏,感慨万千。我不敢与莫伸老师同提并论(书出版后,莫伸老师专门写了文章,发表在《宝鸡日报》上,因此我也感慨不已,写下读后感),但还是压抑不住心中的涌动,向大家推荐此书,这不因我也写了一篇拙文,而是想让当年的知青或三线学兵,以及他们的兄弟姐妹和下一代,永远记住他们、我们的生活,记住那个已过去了的年代、记住过去了的那段历史……

  备注:写于2005年5月,一直没有公开发表,现修改定稿面世,并于2018.9.10日在《东方散文杂志》公众号平台首发。陕西肖吉萍

  

责任编辑:墨客 作者文集 作者声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