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来到忽然花开! 登录注册忘记密码

追祖念宗在中元

发布于:2018-08-30 12:56  ┊ 阅读  ┊  人参与  ┊ 文 / 叔洪

  “中元”是相对于“上元”而来,每年的正月十五是第一个月圆日,而七月十五则处于一年的中间阶段,故而称作“中元节”,就好比把八月十五称作“中秋”的意思相同。

  中元节紧随七夕而至,在我们天津俗称“鬼节”,节日的主要活动是为了祭奠已故的亲人,与清明节似乎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在其他内容上就大相径庭了,当你了解了清明节和中元节真正的内涵后,便会明白这两个节日有很多的不同之处。

  中元节是道教的称呼,在佛教称“盂兰盆会”,儒教称“孝子节”,而民间多俗称为“鬼节”。是一个佛、儒、道互相融合的节日。据传这一日,阎罗王会打开地狱之门——鬼门关,让被关押着的鬼类出来自由活动,直到七月结束才回归地府。于是,民间趁这一天进行祭祖活动,祭奠祖先,以超度亡灵,化解怨气,并祈求先祖的庇护。

  中元节风俗最早起源于佛教的“盂兰盆会”。“盂兰盆”是梵语,译成汉语是“解倒悬”的意思,是为了解除天下生灵死后的痛苦,以普渡众生到极乐世界。相传,这一天,佛祖释迦牟尼的弟子目连尊者在未得道前父母双亡,他十分思念自己的母亲。等到道行修成以后,他便用天眼通察地狱,寻找自己的母亲,结果发现母亲已经堕入饿鬼道,食物入口,便化为熊熊烈火,苦不堪言。目连很心痛,便去向师尊释迦牟尼请求解脱之法。释迦牟尼训示道,你母亲生前罪孽深重,死后堕入饿鬼道,万劫不复,如要解脱,非你一人之力可为,须集合众人力量,方可化解。目连于是历尽艰辛,广集僧众于七月十五做了一场盛大的法会,超度地狱亡魂,终于使母亲脱离苦海。如佛教《盂兰盆经》曰:“目连见其母在饿鬼中,即以钵盛往饷其母。食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目连大叫,驰往白佛。佛言:‘汝母罪重,非一人奈何。当须十方众僧威神之力。至七月十五日,当为七代父母厄难中者,具百味五果,以著盆中,供养十方大德。佛敕众僧皆为施主,祝愿七代父母,行禅定意,然后受食。’是日目连母得脱一切饿鬼之苦。目连白佛:‘未来世佛弟子行孝顺者,亦应奉盂兰盆供养。’佛言‘大善。’”

  在中国“盂兰盆会”祭祖始于南北朝时期。据《颜氏家训·终制篇》曰:“若报罔极之德,霜露之非,有时斋供,及七月半盂兰盆,望于汝也。”可见其时已经有七月半盂兰盆会祭祖现象,但只是“有时斋供”,尚未成俗。真正形成七月十五祀祖风俗的是到了梁武帝时代才开始设盂兰盆斋(佛教著作《佛祖统记》有所记述)。

  从以上脉络我们可以看到,由佛教的盂兰盆会演变成中元节祭祖风俗的原因是佛教目连救母的故事,正好与中国儒家传统的“百德孝为先”的思想相吻合,从而使得中元节祀祖风俗得以盛行。据《荆楚岁时记》载,节日期间,各地寺庙“广为华饰,乃至刻木割竹,饴蜡剪彩,模花叶之形,极工妙之巧。”不仅反映了其盛况,更道出了人们对七月十五中元节的重视,更反映了华夏儿女对先祖的恭敬和崇拜,感念先祖。不忘先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表现出了孝为先的崇高品德。

  唐朝时,代宗好佛,尝七月望日(即七月半)于内道场设盂兰盆,饰以金翠,费资十万,又设高祖以下七帝神座,备幡节龙伞衣裳之制,并书皇帝各号于幡上以织之,从宫中抬往寺院陈列,排开仪仗,百僚分官阶,排列于光顺门等候,蟠花鼓舞,近呼道路,岁以为常。

  至宋朝,道教以这天为地官“赦罚之辰”,各地道观要作斋醮荐福。于是中元节终于以“孝”为纽带把佛儒道及民间鬼神等多种信仰关系在一起,成为各家信徒及民众祭祀祖先、追荐亡灵为主要内容的传统节日。此时人们以一枝三到五尺长的竹杆裂成三、四或五足,中置竹圈,上面织成灯窝的形状,并将目连画像插其上,称其为“盂兰盆”。祭礼完毕,将冥衣、冥钱挂搭于“盂兰盆”上焚化。当时民俗还以盆倒的方向来占气候。据周密《武林旧事》载:“祭先例用新米、新酱、冥衣、时果、彩缎、面棋。”城外有新坟的人家,则要出城祭扫。寺庙宫观这天普作法事,设道坛祭亡灵。佛教寺院在传统仪式中还新增了放灯活动,说是可以照亮阴间,度出幽冥深处的鬼魂。皇宫中也有放河灯的习俗。

  到了明代,在中元节这天,北方已形成祭麻谷、上坟的习俗。据明代冯应京《月令广义》载“燕城乡民,薯黍苗、麻粟苗连根及土缚,坚门之左右,别束三丛,立之门外,供以面果呼为祭麻谷。”至于上坟祭祖习尚,据刘侗、于奕正著的《帝京景物略》载,是日京师“上坟如清明时。”在南方,中元节除祭祖外,还要祭野鬼。因南方宗族中多有祠堂,故而此活动多设在本族祠堂中。谢肇浙《五杂俎》曰:“闽人最重中元节,家设先人牌位,祭而燎楮陌。女家,具父母衣物祀笏之类,笼之纱,谓之纱箱,送父母家,是夜具斋馄饨楮钱,延坐于市,祝祀无主鬼神,谓之施食。”在广东,则以七月十四祭祀祖先。

  明代时的放灯活动已从寺院和宫内传到了民间。此时正是暑热未消,金风乍起时节,人们经过一天的闷热,夕阳西下时,城内外的各处水面上就亮起了一盏盏随波荡漾的荷花灯,星星点点,煞是好看。还有那些顽皮的孩子,举着长柄荷叶或是镂瓜皮掏莲蓬做成的灯,成群结队,过街穿巷唱着:“荷叶灯,荷叶灯,今儿点了明儿就扔。”明代人庞垲的诗句:“万树生凉露气清,中元月上九衢明。小儿竞把青荷叶,万点银花散火城。”描述的就是这一习俗景象。

  清代后期的南方,中元夜除陆上盂兰盆会外,浙江杭州等地还衍生出了水上盂兰盆会,取名“水会”,以赈济水上孤魂。据近代人钟毓龙《说杭州·记风俗》载“每岁七月二十左右,在中城河、上城河,各雇大船五六只,船中有道士、和尚,吹唱道场,老太婆念佛号。船头设佛笼灯塔一座,四围设立冥镪制成之伞扇等……朝发夕还,沿途则焚冥镪。凡此水会过时,上下货船均须让路。”

  中元节因随着人们对自然认识的进步,民间逐渐摒弃了对鬼神的祭祀,以祭祖的方式而流行着。在有些地方尚流行着放灯活动,像湖南湘西地区在放灯祭祖的同时,有的甚至还保存着赶鬼习俗。两广地区的民间对鬼节至今仍十分看重,有鬼节在过年的说法。浙江东阳等地,在祭祖时必有用米粉浆制成的“糖洋”上桌,人们也有吃“糖洋”的习俗,民间流传有“七月半,糖洋顿”即指这一天的每顿饭都吃“糖洋”。而这一天市上售“糖洋”者必以荷叶作为包装物,让“糖洋”入口时带着荷叶的清香。

  祭祖念先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每一个人心中的一种信念,更是一个心结,它充分表明了我们对先祖的怀念,这也充分证明了那句古语:“不要忘记了祖宗”的真实含义。正是这种不忘祖宗观念,才使我们不忘国家,才有了对外族的入侵者必给与痛击的豪迈,才显示了捍卫祖国的精神,这就是爱国的情怀。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祖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祖国,感念祖先,忠诚于祖国是我们中华民族每个人的信念,更是一种品质。这种信念和品质促使我们把祖先看得高于一切,把祖国视作我们心中最重要的尊崇。中华民族是一个感情极其丰富的民族,在某些方面来讲,祖先和祖国在我们的心中具有同等或互替的地位,寄托着无限的感情。有国才有家,有家才有我,这就是家国概念的融合,更是我们感情的基础。不管在什么时候,更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忠于祖先,忠诚祖国是我们心中一直不变的坚守和信念。

  日本的侵略中国,在中国盘踞了那么长的时间,采取了那么惨无人道的屠杀和毁灭的策略,为什么没有灭亡我们的民族,没有灭亡我们的国家,就是在所有的中华民族儿女的心中有那么一股强大的爱国激情,有那么一种宁愿为国牺牲也要势与侵略者血战到底的气概。每个中华民族的子孙都怀有一种报国的情怀,这种情怀在每个人的心中是不可动摇的。不辱没祖先,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得起祖宗,这一观念,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是不容置疑的,不管你走到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在他的心中都会时时惦念着家乡,时时思念着祖先。祖先和祖国是每位中华民族儿女心中的根。

  树无根不活,人无根则不生。在我国很多地区都流行着这样一句话:盐从那咸,醋打哪酸。即便是过世了,也要“叶落归根。”这里就有很深刻的追宗寻祖的含义。这就是中国人“根”的情结,更是中国人的一种观念,一种文化和意识的传承,这种信念在中华民族的每一个人心中都是根深蒂固的。为此那些长期漂流在外的游子们才时刻在心中默念着“叶落归根”,希望并盼望着能够实现,这是他们心中的一个结,更是他们心中最大的夙愿,不能实现终身悔恨。

  “叶落归根”这句成语中所包含的内容简直是太多太多了,一两句话是解释不清的。在以前西方很多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都是采取敌视态度的,很多漂泊在外的游子有国难归,有祖难祭,每过节日都把从离家时带的一捧土拿出来,把这捧土视为祖先,是为祖国,眼含热泪虔诚的祭拜。叶落归根,这句成话在每一位中国人的心中地位是相同的,但对其含义的理解有时不尽相同的,每一个人都有每一个人内心的感受,但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祖国和亲人才是“根”,根深才能叶茂,根深才能蒂固。而这个成语在身居海外的华夏子孙心里,其意义与我们生活在祖国怀抱的人又有所不同。在他们的心中“根”不仅仅是一个宗族,而是一个国家,是那一片生养他们的土地。故乡在这些海外游子的心中最为重要也最为沉重,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心中默念,不敢有丝毫的忘记,他们时刻牢记,祖国就是祖宗,祖国就是他们的根,忘记了祖国就忘了根,就忘了本,就忘了祖宗,也就忘了他自己。

  每年中元节对祖先的祭祀活动,不是简单地到祖先的坟前烧一道纸,磕几个头,从文化和观念层次上来分析,它代表了一种坚守和信念,从高层次的角度说,其中也透露着一种传承不息的爱国主义教育,而接受这种教育是发自内心的,从小之大的自觉自愿,没有任何强迫的因素。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我们不能把中元祭祖看作是一种庸俗的民间活动,而应利用这种活动进行实时的爱国主义教育,把祖宗于国家放在同样位置上,把孝敬长辈和热爱祖国并肩而行,这样就会凝聚人心,把整个中华民族紧紧地团结在一起,拧成一股绳。

  华夏子孙的后代们,心中有了这种观念和信念,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人心是齐的,力量是无穷的。集腋成裘,众人添柴火焰高,我们中华民族的同胞紧紧团结在一起,就会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美,让我们的国家更加富强,用我们的双手创造更加幸福快乐和谐的生活。

  二零一五年七月二十日

  

责任编辑:古岩 作者文集 作者声明
分享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