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来到忽然花开! 登录注册忘记密码

未必“亲自”就好

发布于:2007-05-11 09:09  ┊ 阅读  ┊  人参与  ┊ 文 / 高低

 

        领导亲自跑银行,企业的贷款解决了;产品卖不出去,领导出了面,“市场”就有了;问题成了堆,领导“亲自”来,矛盾迎刃而解了;案件久托不决,领导亲自批示,是非有定论了……时下,打开报刊杂志或是听广播看电视,只要领导“亲自”了,万事摆平的报道的确不少,且有愈演愈烈之事势。

这样的“导向”和这样的“现实”利也弊也?笔者以为,“亲自”了的提法与实践,在建设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社会的今天,有百害而无一利。

从宣传导向的角度而言,“亲自”宣扬的是一种“人治”(权力)至上的观点,与法治精神大相径庭。常识告诉人们:国家是一部机器,部门是组成部分,官员职务仅是分工,公仆宗旨本是为民。行政运作有章可循,职能部门应该各司其职。如此,遇有“疑难杂症”,只要对症下药即能药到病除。可是不少文章,热衷于宣扬╳╳地区(部门、单位)存在了什么问题,下面束手无策,领导来了(或冠以“调研”、“现场办公”)问题就解决了,群众就满意了。对如此“亲自”,人们难免会有如下联想:一是领导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只有他才能办常人难办之事,只有他说话算数;二是部属素质低下,一经领导“训示”,才能茅塞顿开;三是基层(或部门)官僚主义十足,领导不扬鞭,老牛不迈步,领导成了专业督查员。

有人说,“亲自”的导向,反映了领导事必身躬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但是,辩证法告诉我们,真理向前跨一步即是谬误。一个地方的行政主官,他不可能也不应该事必躬亲地“亲自”,渲染领导“亲自”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负面影响。有篇文章说,某市引进一个外资项目,谈判十分顺利。当晚,领导亲自把那个外商送进领导亲自题写店匾的星级酒店。大概那位外商也是“中国通”吧,当他看到领导不伦不类的几个“书法”竟然在这个星级酒店成了赫然的镂金大字,外商失眠了,翌日他不辞而别。何也?领导百思不得其解。事后外商电告友人:一个对书法一窍不通的领导,凭权力的资格敢为星级酒店题匾,真是匪夷所思;一个崇权媚俗的地方,一定没有良好的投资环境!近日,又有一个报道说,西南某县与一外商谈判中,因政策问题,项目搁浅。对此,那位外商本在意料之中,但该市没有坚持引进原则,为了挽留这个项目,领导竟然亲自主持,出台了一个“会议纪要”,把政策不允许不能见诸“合同”的条款一一写上予以“同意”和“允许”。结果呢,聪明反被聪明误,外商照样“逃之夭夭”。何也?说不定明天,他照样会弄个“会议纪要”来个不行!再说,他离任卸职了怎么办?所以,“亲自”也不是万能的。

    毛泽东曾经为领导者总结了“为官之道”——一是“出主意”;二是“用人”。领导无须都“亲自”,他要学会“弹钢琴”,这样才能运筹帷幄,调动千军万马,当好“统帅”。我想:文章少些“亲自”能够消除拍马之嫌;实践少些“亲自”,能够为良才英才脱颖而出营造好环境。多些“主意”,少些“亲自”吧,那才是帅才之道。
责任编辑:admin 作者文集 作者声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