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来到忽然花开! 登录注册忘记密码

孔明碗

发布于:2025-02-20 16:41  ┊ 阅读  ┊  人参与  ┊ 文 / 如影随行
  公元2024年8月,中国•沭阳,华东花木大世界,杨氏瓷艺馆元朝厅。有一只碗静静的躺在那里。它叫“孔明碗”,标注:元/龙泉窑/青釉。底部有孔,中间暗刻宣草纹,外壁暗刻莲瓣纹,内有夹层,非仔细看不出来。落款:“使司帅府公用”。
 
  据馆主人杨方金介绍:当年,魏蜀大战在即,诸葛亮积劳成疾,不思饮食,想退兵已来不及。探子回来报告说,孔明有病,可乘机出击。司马懿天性多疑,立即派心腹前往核实。为了迷惑对方,孔明用特意烧制的孔明碗,一顿饭吃了两三碗。心腹回来报告:“诸葛亮一顿吃了三大碗。”司马懿旋即杀了探子,并连夜撤兵。诸葛亮趁机退回蜀中,待司马懿明白过来,想追已来不及了,一气之下,又把心腹杀了。
 
  公元1976年11月傍晚,韩国西南新安海域,一艘奇怪的渔船停在海面上一动不动。直到彻底天黑以后,船上的6人穿上潜水服跃入水中,接连捞出一百多件文物。
 
  公元1977年元月,韩国,木浦市。连日来,警方接到举报,当地黑市突然出现大批来历不明的文物。一阵急促的警笛声中,警方抓获正在倒卖文物6名文物贩子,并查获了123件瓷器。经专家认定,全都是中国宋元时期的文物,价值惊人。6名文物贩子供出自己的渔民身份,并表示这些文物都是在海里捞上来的。海底还有一条大船,船里面还有更多的宝贝。木浦警方立即将情况上报给了韩国政府。
 
  公元1977年2月,韩国西南新安海域。韩国文物局和韩国海军组建的一支水下考古队,根据渔民的指认和声呐定位,很快就确定了沉船的位置。新安海域水流湍急,水下能见度低,潜水员根本无法进入沉船,潜水员只能打捞散落在船外的瓷器,一共2000多件。这些文物完好无损,简单清洗之后就跟新的一样。经过鉴定,这些瓷器大多是龙泉窑烧制的精品,每一件拿出去都能价格不菲。根据声呐数据分析,水下沉船长达27米,最宽处7.6米,是亚洲发现最大的古代沉船。散落在周围的瓷器就2000多件,真不敢想象沉船里面会有多少价值连城的文物。
 
  9年后……
 
  公元1986年4月,韩国文物局6新安沉船打捞新闻发布会:“由于水下条件恶劣,打捞持续了整整九年的时间。经统计,在新安沉船中,我们共打捞出瓷器22040件,上等紫檀木1017根,铜钱800万枚28吨。这么多铜钱在古代可以买下一座城池!
 
  “接下来我们将邀请一批中国考古专家和我们一起研究:这只沉船来自何处,要去往何方?它的主人是谁?中国的古船为什么会沉在韩国的海域?”
 
  公元1986年6月,韩国文物局。在各类珍贵文物中,专家发现一件看似不值钱的铜秤砣,秤砣两面都刻了字,一面刻着“庆元路”,一面刻着“庚申”。很显然“庆元路”是地名,“庚申”是时间。“路”是宋元时期的行政区域名,因此专家断定,新安沉船是元朝时期的船。元代共有两个庚申年,分别是1260年和1320年,而“庆元路”正是元代的宁波。
 
  公元1986年8月,韩国文物局。在一些青瓷器的底部,专家发现刻着“使司帅府公用”字样,“使司帅府”是元朝管理宁波地区的最高军政机构。在古代,官府会在各大官窑定制一些官用瓷器,在满足官府的用度后也会进行一些出海贸易。新安宝船的出发点是宁波。
 
  公元1986年4月,韩国西南新安海域。潜水员最后一次打捞现场,发现了一批写有文字的小木牌。小木牌上除了记录了货物的名称、数量,还多次出现了“东福寺”、“御卫次郎”这些字样。御卫次郎,日本人,当时主管外贸的大臣。东福寺,日本京都的一座大寺庙,还兼着当时镰仓幕府的外贸机构。可见,这艘满载着瓷器、铜钱、紫檀木等货物的中国商船,从宁波出发前往日本京都,表面上收获的一方是东福寺,实际却是它背后的镰仓幕府。
 
  公元1260年7月,太平洋上。一艘从中国宁波开往日本的船正常行驶。一群倭寇驾驶小船围了上来,并很快就控制了船上人员,并要求改变航线,开往他们在朝鲜的据点。
 
  公元1260年7月,韩国西南新安海域。新安宝船在海中持续航行,为了不让这一船货物落入倭寇之手,在距离岸边不到两公里的地方,船长决定与敌人同归于尽,偷偷安排人破坏了船舱里的防沉装置,然后指使加速行驶,撞向礁石,海水灌进所有的舱室之后,宝船迅速沉底,船上无一人生还。
 
  公元1986年8月,韩国文物局新安沉船打捞新闻发布会:“根据这艘船的整体特点分析福建、浙江一代生产的大船。它采用了一项水密隔舱的先进技术,将船舱分成八个相对密闭的独立空间,这样即便船底撞上礁石漏水也只能影响一两个船舱,不至于整艘船都沉没。但这艘宝船的确是因撞上礁石而沉没,并且八个船舱之间的隔板都是打开的,宝船在触礁之后,船员们根本没有采取补救措施。
 
  “新安沉船出水文物品类繁多,以考古实物的形式展示了元代东北亚海上贸易的真实面貌,对研究宋元时期东北亚地区的海上丝绸之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将把这批文物放置国家国立中央博物馆。”
 
  公元2024年8月,中国•沭阳,华东花木大世界,杨氏瓷艺馆元朝厅。杨方金先生说:“同底款瓷器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有两只铭盘,我这里有一只碗。国内同款无整器,宁波博物馆有碎片。”(2025.1.28沭阳)
 
责任编辑:胡玲玲 作者文集 作者声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