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来到忽然花开! 登录注册忘记密码

寄托希望的母亲

发布于:2014-11-22 07:54  ┊ 阅读  ┊  人参与  ┊ 文 / 迟到的燕子

  我看懂了妈妈。她的一生都是怀着希望、充满希望、最后寄托希望。

  她怀着希望想发挥自己,但当时的女子只有生产劳动和抚养子女。每当过年时我都能听到母亲失意地说:“年呀年,又一年,今年没收成,明年买马骑。”她充满希望,在养育子女的过程中,希望子女长大后有所作为;当子女成年后前途暗淡渺茫时,妈几度失落。这时人们安慰妈说:婶不怕,儿子差点,两个女儿有希望。妈又把希望更多的寄托在我姐妹身上。

  听妈说从12岁来到爸家做童养媳,没有读过书。妈年青时漂亮、能干,赢得了人们的好囗啤!但我看到的母亲都是贫穷、操劳,一辈子没有放下这个沉重的担子。

  自从我有记忆起妈每天起早贪黑种地、养猪,还要哺育6个子女。小时候,我经常看到妈去盛粥时,看到锅里粥少不够吃,这时她转身把碗放下说:“我吃好了不要了,你们吃吧。”当时自己年纪小没有更深去体会她。随着年龄增大我才知道,妈当年其实是让给我们吃。母亲平凡的举动,永远留在我的心田!半饥半饱的日子妈不知过了有多长!

  记得童年时,天还没亮,跟母亲去10里以外的马凹山刈鲁草(农村煮饭的燃料)。母亲穿的是草鞋、甚至有时打赤脚。妈手脚快活这个山头割完了又到那个山头。一个上午可以割好几百斤。我只能用微薄的力量帮忙做一点。她经常一趟挑二担回来。先把一担挑一程,乘休息之时再转回去挑第二担,不断往返来回,到家已是下午2点了。再说耕种劳作,妈不但肩上挑着重担,手上还要提上东西。当年的日子又累又饿妈始终坚持着。

  妈不但干活劳累,回到家还有很多家务等待她做。在家中要养猪、做饭,哺育几个年幼的弟弟。有几次,我们半夜生病,她起来抓蟑螂蒸水给我们治疗,说是民间良药;有一次,弟弟半夜发高烧我陪妈去两里外的合作医疗站。当时大雨刚过,山上的水哗哗响(我以为是鬼作怪呢),路上的狗又叫个不停追上来,我好怕呀!但母亲的心情急切,义无反顾!这种强壮的胆量只能来自母亲的身上。这些至今让我记忆犹新……

  妈能干,很多人无法比及!爷爷经常夸妈能干——一人能顶三个人的活!村里人看到妈干活的劲儿赞不绝口。

  母亲在为人处事、待人接物方面,豁达大方。她说自己穷,欠了人家的情,不能亏待人。在生活中,她对子女10元、5元钱都没有开囗要过,况且更多的给予体谅,说做工的子女挣不到钱,各有各的难处。

  妈还有很多让人学习的地方,有一点我必须在这里强调学习。妈在生活中如果跟人发生了矛盾,她甘愿示弱退出说:某人我错了,原谅我吧!这是最难说、最难做的。人难免有错,说句对不起,“我错了”,祈求人原谅,真的有点难,当然也包括我。

  在妈身上我看到了一个农村女人的坚强、果敢,看到了客家女人的勤劳与智慧,散发出许许多多正能量。妈勤俭持家,但晚年生活一直没多大改善,我觉得是兄弟姐妹的能力跟不上,没替父母减轻负担,让母亲在晚年时期还在劳作。她希望子女能有出路,想看到有好的生活去向,看得出她把更多的希望寄托在我身上。

  我也这样想母亲劳累了一辈子应该放下,可年老的她不但放不下,还更加操心。于是乎,我只能用自己微薄的力量能拿多少是多少来去回报母亲。当年父亲离去得早,没有接受到子女丁点的感恩,我再不能让妈继以父亲的后尘。我要尽快采取行动让妈在生的时候送去安慰与感恩。即使日后母亲不在我有百万也补不上这份天大的恩情。

  事情往往就是这么凑巧,2006年病情不知不觉就来到了妈的身边,而且是食道癌晚期,让我们束手无策。通过医生的分析与了解,这病太可怕,让我家六神无主。在病重期间妈坚持吃民间一种草药,听人说可以治好这种病。她不想这样离开,还在盼望过上一段像样的生活,我清楚地看到了她几多牵挂放不下,几多扎挣都无用。生活虽然给妈不如意,但绝境中的妈妈对生命还是无限的渴望与尊重!

  病重期间我们去看望过几次,她次次都隐瞒痛苦。有一次,我儿女去看望她,妈看到安慰说:“你们不要为我难过,我不痛苦,就是有点口干”。我儿子说外婆这个时候还“骗人”,还在替人着想。可见妈的坚强一般人难以做到呀!在此其间妈对我说:“你买给我的那套衣服只穿过几次还很好,送给运沅姐去看看她要不要”。当时我不加思索地回答,谁要你病人的衣服。后来我后悔不应这样回应。母亲是善心、节俭。这些始终都体现出她的性格为人。母亲的一生总是为别人着想。

  看着身边爱我的老人相继一个个离去,本想母亲留下来好好地弥补她,可是今天,残酷的事实就摆在面前。此时我不断幻想,我能不能失去一只手去换回母亲的生命,甚至延续几年也好。她太渴望那种正常的还没有到来的生活了……

  我儿子文章中说:“外婆是最不会爱护自已的人,最值得耕耘的人,给后人满满丰收的回忆。”妈妈啊,我怨恨你——你从来都没有爱护过自已呀!


  

责任编辑:古岩 作者文集 作者声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