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来到忽然花开! 登录注册忘记密码

忆孩提时代的农村时光

发布于:2013-06-17 16:57  ┊ 阅读  ┊  人参与  ┊ 文 / 天才瓜子

  曾想着,忙完一天的工作,回到温馨的小窝:洗个清凉的澡,换身便装,然后在家外的小庭院里摆一茶几、一靠背椅,看着报纸、抿一盏清茶,静观夕阳西落,淡看云起云舒,放任清风轻拂自己。料想此情此景,足以让一天的疲惫消失殆尽。后来忙着忙着才发现,理想中的那般境界也只是专属于生活在农村的人们。

  印象中的乡村,是虫鸣鸟叫、蓝天碧水,是风儿拂过麦田的清爽,是雨打荷叶留下的晶莹水珠。做为孩子的我们,每天早晨总喜欢赖在床上装睡,待到母亲来叫吃早饭时献上一个酣睡的脸庞。拖到太阳出来,父母亲也索性不罗嗦了,抗上一把锄头直奔田里劳动去了。而孩子们才是一个鲤鱼打挺,迅速起床、冲出门口。一顿大呼小叫之后,成群结队的赶往溪边或者山上,享受着夏日带来的另一番情趣。

  清晨抓蝉

  无论是河边还是山上,只要有树,蝉总是无处不在的。这群不安分的家伙,一天到晚只会藏匿在树上“知了知了”地叫嚷着,扬起长长的“吸管”贪婪的吸允着树木的精华。这种不劳而获的精神当然不能为农村的孩子所能接受的。

  于是,孩子们决定保护树木,为民除害。

  蝉是一种胆大心细的动物。平时在树上居高临下大声炫耀,占据着地利上的优势。一旦遇上有人靠近被它察觉,它立马就停止叫声,偃旗息鼓。待到动静再大点,它再潇洒地挥挥翅膀移居别处。

  小伙伴们深知蝉占据天时和地利,最终得出一套经验:远攻。

  一把钓鱼竿大小的竹子、一个竹笼子、一包用塑料抱着的橡胶,再带点火油。这就是小伙伴们的捕蝉工具。在农村,很多东西都是就地取材的。竹子是从竹林里砍的,橡胶是从村庄旁边的橡胶树上割下来的,置于为什么要带火油?因为橡胶与火油化学反应后就会变成一团粘稠的东西。而孩子们正是用这特殊的工具来捕蝉的。

  有了这一工具是不够的,孩子们还必须具备灵活应变的能力和无懈可击的战术。看吧,战斗开始前,孩子们带着战斗武器悄悄逼近,抬脚、放脚,用手势表达前进、停止和目标位置。一旦蝉停止鸣叫,孩子们立马静止不动,屏气凝神地准备与蝉进行持久战。秉着“不抛弃、不放弃”的理想与信念,小伙伴们最终逼近狡猾的知了并将其擒获。

  经过一上午的浴血奋斗,小伙伴们的脸被太阳晒的又红又黑。无疑,家里的鸭子又可饱餐一顿了。

  中午捕鱼

  农村的夏天,河边自然是解暑降温的最佳去处。当然,农村的孩子是聪明的,他们去河边可不仅仅局限于游泳。每当正午过后,孩子们在准备一番后重装上阵了。他们中有的左手提着鱼竿、渔网,右手上拿着装着刚从地里抓出的小蚯蚓的罐子,有的拎着从家里带来的塑料桶,右肩上还圈着补过的汽车内轮胎。一伙人穿过竹林,有说有笑地来到了河边。

  捕鱼是需要技巧的。他们来到河边,并不着急着脱光衣服往河里扎。而是聚在一起嘀嘀咕咕的说着小声话,生怕水底的鱼儿听见似的。有人一会指这一会指那,大家的眼睛和头总是齐刷刷的跟上,生怕漏下点什么。分工完毕,大伙各司其职。负责放鱼竿的人把鱼竿插在离下水地点比较远的岸上,防止鱼儿听到动静不敢食饵;负责放渔网的人则是坐在汽车内轮胎上,以手做浆,边划着边放网,直到河对岸;上游的岸上还有一群光着屁股的娃儿可闲不住了,他们做着热身准备,此时眼睛则是直盯着分工前两项工作的伙伴。待到对岸和下游的伙伴发出信号,他们立马以各种跳水姿势扎进河里,其中瘦一点的孩子的“火箭式”刺杀,稍胖的人则是“炮弹式”轰炸。顿时,河里炸开了锅。

  而水流较急的水域和河边的榕树下则是村里比较忌讳的地方,孩子们一般是不敢以身犯险的。鱼儿们似乎也把这道理摸透了,它们偏安一隅,专挑这块地方作为栖息之处。但是,孩子们岂能容它?

  他们或是往水里丢火柴炮、扔石头,或是拿着长长的竹竿敲打水面,你呼我喊,营造出一片声势浩大的气场,把水底的鱼儿吓得如无头苍蝇,四处逃窜,运气较差的鱼儿就成了孩子们的网中之物了。

  篝火晚会

  晚饭后的农村是安静的。饭后大伙闲来无事,便聚在大队的操场上纳凉。男人们摆出几张茶几,带上几泡家里的好茶侃着大山,探讨田里的种植技术;女人们则是带着棉线和竹签,一边织着衣服一边扯家常。倒是我们那群孩子最不安分,全奔地里挖番薯去了。

  在农村挖别人点番薯是受人理解的,特别是小孩子。一伙人行走在田边的小路上,吹着口哨,带着风筝,随处是一片蛙声。偶尔有调皮的人学着青蛙“呱呱”乱叫,顿时引起伙伴们的一阵大笑。孩子们边跳着边讨论着哪家的番薯是红种子的,哪块地上的番薯比较好吃,

  哪块地的主人比较爱告状。然后择一处最优去处,掰开地瓜藤,用手轻轻拨开泥土取出令自己满意的大番薯。要是小番薯,则是再把泥土推上覆盖,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若是遇上比较难缠的同村老人,大伙就一哄而散,之后又按先前约定在秘密地点汇合,着手准备晚上的篝火大餐。

  篝火晚会是令人难忘的。大伙带着家里的盐巴、味精、菜刀和锄头等工具,大餐则是中午从河里捕获的鱼儿和傍晚在地里挖的番薯,以及从家里带来的土鸡蛋。早有人在村里的坝上建好了瓦片窑子,一些人负责捡干柴、树叶起火,而一些人则是在坝边杀鱼,把味精和盐巴塞进鱼肚子里串成鱼串。

  等到窑子烧红了,孩子们把番薯和芋头扔入窑中间,鸡蛋则是放在窑口位置。随即,大伙一起动手把旁边准备好的泥土和沙子覆盖上去,又在窑子旁边起了一堆篝火。盖上泥土是为了防止热量流失,起篝火是为了烤鱼吃。大伙一边谈论着今天捕鱼的经验,一边把鱼放在火上烤。待到鱼身上发出“滋滋”的声响时,得赶紧翻转鱼身,否则就会烧焦影响鱼肉的鲜美味道。等到一股鲜美的味道扑鼻而来,鱼肉熟了。而没烤熟的人只能是留着口水,眼巴巴的看着别人抢先吃烤鱼了。平均分配、各吃各烤的鱼,这是小伙伴们定下的规矩。

  吃完鱼儿,大伙就开始动手刨土窑子。刚用锄头拂去窑子上的土和瓦片,一股香味就扑鼻而来。再用铁夹子把番薯和芋头一个一个夹出来置于篝火旁边,按需分配,想吃就吃。

  大家围着篝火,尝着地瓜和芋头,有人提议唱歌,便引起大家的齐声应和。顿时山间童声歌谣,久久未断。

  有人说:要是有人经常提起童年往事,那证明他已经老了。这话在理。离开农村已有十五年之久,除扫墓之外,难得回去一次。旧时的玩伴早已是他人之父,而在我小时离家多年未见之后,相遇亦不全相识。与其谈及儿时童真童趣,其激动地拉扯着我的手,直呼我小名。虽然现在脱农已久,但农村孩提时代的童真童趣,早已成为我生命中难忘的宝贵财富。我爱我的故乡!

  

责任编辑:admin 作者文集 作者声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