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来到忽然花开! 登录注册忘记密码

文韵承光:“彦文杯”与文学薪传(彦文杯)

发布于:2025-01-19 18:09  ┊ 阅读  ┊  人参与  ┊ 文 / 刘栓柱
  【题记】“文学是人的生活的教科书。”在章彦文先生用文字构筑的世界里,我们看到了生活的百态,也汲取了前行的力量。“彦文杯”征文,是对他的纪念,更是文学传承的火种。
 
  清晨,图书馆的窗户悄然推开了阳光的通道,那光线如丝缕般轻柔,悠悠地洒落在馆内的每一个角落,像是为整个空间精心披上了一层梦幻的薄纱。这座图书馆古朴而充满文艺气息,周围绿树成荫,枝叶在微风中沙沙作响,似在低声诉说着一个古老的传说。
 
  据说很久以前,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曾在此地隐居。他每日与山水为伴,用诗词描绘着世间的美好。他的作品宛如璀璨星辰,照亮了当地文化的天空,也让这片土地从此充满了浓厚的文学底蕴。仿佛是受到这份文学氛围的感召,参加“彦文杯”活动的作者们陆续而至。原本静谧的图书馆,因他们的到来渐渐热闹起来,轻声的交谈和翻书声交织在一起,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一位身形清瘦的年轻作者,穿着一件洗得有些发白的牛仔外套,手中紧紧攥着自己的稿件。他面庞略显稚嫩,眼神中满是紧张与期待,微微颤抖的手指像是在无声地诉说着内心的忐忑。这时,一位头发花白、气质儒雅的资深作家踱步而来,这位资深作家戴着一副黑框眼镜,岁月在他脸上留下了深深浅浅的皱纹,却也赋予了他一种沉稳的气质。他轻轻拍了拍年轻人的肩膀,微笑着说道:“小伙子,别紧张!写作是一场心灵的旅程,只要把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和情感写出来,就是最棒的。”年轻人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惊喜,感激地说道:“谢谢您,老师!您的话让我安心多了。我这次参赛的作品,其实就是受到了章彦文先生《找回阳光》的启发,写的是身边一位朋友在困境中重拾希望的故事。”资深作家眼睛一亮,饶有兴致地说:“《找回阳光》那篇确实精彩!章彦文先生把主角在黑暗中摸索、挣扎,最后找到希望曙光的过程写得扣人心弦。你从这里找到灵感,很不错!可以跟我讲讲你的故事构思吗?”两人便在一旁的角落坐下,开始热烈地讨论起来。年轻人越说越兴奋,眼中闪烁着光芒,资深作家不时点头,给出一些中肯的建议。这场交流让年轻人对自己的作品有了新的思考,也更有信心去展现自己的创作。
 
  不远处,几位作者围坐在一起,热烈地讨论着章彦文先生的作品。其中一位戴眼镜的女士,留着利落的短发,身着一条简约的碎花裙。她激动地说道:“我特别喜欢他的沭河系列小说,《会走的村庄》里对乡村变迁的描写太细腻了,每一个人物都仿佛有血有肉,就像是我身边的邻居一样。”一边说还一边用手比划着,试图描述出书中人物的生动形象。另一位男士推了推自己的金丝眼镜,他身材微微发福,穿着一件整洁的衬衫。接着女士的话说道:“没错,像书里写老槐树被砍倒那段,村民们复杂的情感被刻画得淋漓尽致。那棵老槐树就像村庄的灵魂,它的倒下,象征着村庄旧时光的消逝,也预示着新变革的到来。我在自己的创作中,也想尝试这种通过一个具体事物来展现时代变化的手法。”
 
  这时,一位短发的女作者兴奋地插话:“还有《温柔的逼供》,情节太巧妙了!看似平静的故事背后,暗藏着各种矛盾冲突。我就在思考,怎么能像章彦文先生那样,把悬念设置得那么自然,又在结尾处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反转。”这位女作者有着一双灵动的大眼睛,笑起来的时候露出两颗可爱的虎牙。
 
  突然,一位穿着格子衬衫的作者皱了皱眉头,微微提高音量说道:“我觉得《温柔的逼供》结尾的反转虽然出人意料,但从人物性格的逻辑来看,稍显突兀。前面人物的铺垫,不足以支撑最后那么大的转变。”这位作者留着利落的板寸头,眼神中透着一股执着。这话一出,大家都安静了一下,现场的空气仿佛瞬间凝固。
 
  短发女作者的眼神立刻变得锐利起来,她身体微微前倾,连忙反驳:“我不这么认为。我觉得前面很多细节都在暗示人物内心的复杂性,只是比较隐晦。比如主角在面对一些选择时的犹豫,这些细微的描写其实都为最后的反转埋下了伏笔。”她语速很快,像是生怕自己的观点来不及表达清楚。
 
  格子衬衫作者一听,双手抱在胸前,坚持道:“那些暗示还是太弱了,读者很难在阅读过程中捕捉到。而且从整个故事的节奏来看,前面太过平缓,到结尾突然发力,会让读者有一种被强行扭转思路的感觉,破坏了故事的流畅性。”他的语气坚定,眼神中透露出对自己观点的自信。
 
  一位一直静静聆听的老者这时缓缓开口,他身形高大,脊背却微微有些弯曲,脸上带着岁月的沧桑。他不紧不慢地说道:“我倒觉得,这正是章彦文先生的高明之处。文学作品不是数学公式,一定要严丝合缝。这种看似突兀的反转,反而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人忍不住反复回味,去挖掘那些被忽略的细节。这也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表达。”老者一边说着,一边轻轻抚摸着下巴,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历经岁月沉淀后的深邃。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争得面红耳赤,每个人都挥舞着手臂,试图让自己的观点更有说服力。但每个人的眼神中都闪烁着对文学认真探究的光芒。在争论中,他们对章彦文先生作品的理解愈发深刻,也从中汲取到了更多创作的灵感。
 
  “彦文杯”征文活动对这些作者来说,是一种莫大的激励。它不仅仅是一个展示作品的平台,更是一个与志同道合者交流、向文学前辈致敬学习的契机。每一位参赛者都渴望在这个以章彦文先生名字命名的活动中,检验自己的创作成果,得到认可。这种渴望如同内心深处的一团火,驱使着他们不断打磨作品,挖掘自己的潜力。
 
  对于那些初出茅庐的作者,“彦文杯”是他们踏入文学世界的一扇大门。在这里,他们可以接触到来自不同地区、不同风格的优秀作品和作者,拓宽自己的视野,了解到文学创作的多样性。就像那位紧张的年轻人,通过与资深作家的交流以及和其他作者的探讨,他对自己的创作有了更多的信心和动力,也对未来的文学之路充满了憧憬。
 
  而对于那些已经在文学道路上有一定经验的作者,“彦文杯”则是他们突破自我的动力源泉。在研读章彦文先生作品以及与其他作者的互动中,他们发现新的创作思路,找到自己与优秀作品之间的差距,从而激励自己不断创新,提升写作水平。
 
  此时,微风拂过,建筑外的风铃清脆作响,和着纸张的沙沙声,宛如奏响了一曲文学的乐章。馆内的氛围愈发热烈,大家从章彦文先生的作品聊到自己的创作灵感,从写作技巧聊到文学对生活的影响。每一个人都毫不保留地分享着自己的见解和经验,彼此学习,相互启发。
 
  在这个充满文学气息的空间里,大家虽然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背景,但因为对章彦文先生的敬仰和对文学的热爱相聚在一起。他们的互动,不仅仅是思想的碰撞,更是文学精神的传承与延续。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这样纯粹的文学交流显得尤为珍贵。
 
  章彦文先生虽已远去,但他留下的作品和精神,如同这场活动现场的阳光,温暖而明亮。“彦文杯”征文活动,承载着对他的深深缅怀,也为文学爱好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成长的平台。它所代表的,是一种对文学理想的坚守,一种对创作初心的执着。在这一方文学天地中,作者们以笔为媒介,传递着对生活的热爱、对人性的思考。他们的每一次创作、每一场交流,都是在为文学的大厦添砖加瓦。
 
  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会有更多的人受到章彦文先生文学精神的感召,在文学的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文学的火种一旦点燃,便会在一代又一代的创作者手中熊熊燃烧,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照亮人类精神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让文学的力量跨越时空,成为连接人与人心灵的永恒纽带。

 
  注释:
 
  章彦文(1963-2015年7月19日),江苏省沭阳县人,系中国小说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在文学领域成就斐然,其作品风格独特,涵盖多种题材,对当地文学发展影响深远。
 
  “彦文杯”征文活动自2007年开启,截至本文创作时已举办至第六届,该活动旨在纪念章彦文先生,同时为广大文学爱好者提供创作交流平台,推动文学事业的发展。
 
  

责任编辑:胡俊月 作者文集 作者声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