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收起你所谓的“同情心”
发布于:2018-07-08 22:53 ┊ 阅读 ┊ 人参与 ┊ 文 / 苏辰月
有些故事,会埋在心里很久很久,每每忆起,有那么一点美好,但紧接着就是灼热的刺痛。
小学三年级时就发生这么一个故事,学校组织各个班级为一位白血病儿童捐款,老师说“自愿捐款,每个人不低于五块钱。”
那时,爸爸在外地打工,妈妈一人带着我们三个人上学,除了家里种的一亩多地,养的一些猪、家禽外,几乎没有其他的收入,还要不定时提防着我脆弱的身体。
家距离学校五里地,土路,一到下雨天,泥泞不堪,中午仅有的时间,我们赶不及回来吃饭,为了省那几块钱的伙食费,也为了让我们吃的营养一点,每个下雨天,妈妈都会背着家里熨烫的饭菜,穿着水靴,踏着来回五里的泥泞地,给我们送饭。
有次,学校要收十块钱的资料费,班里最后就剩下我没交,到家我就哭了,她毫不犹豫给我一巴掌,骂我没出息,然后出门借钱。
她说:“丹丹,我什么都想给你,只是你们姐弟三人·····唉,我们愧疚,但不想你没出息,遇到点事情就掉眼泪······”
这次,学校的呼吁是自愿,毫无疑问我成了那个没有自愿的人,一边是亟待拯救的生命,另一边是妈妈无奈的眼神,这五块钱可能是我们一家人几天的生活费。老师一而再、再而三把未捐款的名字“上墙”,一个个地“审问”我们何时可以交出······
那一刻的我,又濒临着精神崩溃的边缘,不是说自愿嘛?怎么会变成强制,虽然素不相识,但生病住院总归是不好受的,几乎每年都会被白色阴霾笼罩的我,对那样的痛苦已经不能用感同身受四个字来形容。
老师,对不起,我家实在是没钱······
五块钱也拿不出吗?还是你家长就没有这个同情心?
······
换做现在的我,真的很想对当年的那位老师大吼一句:“请收起你所谓的‘同情心’!”。
同情心是对他人的苦难,不幸产生的关怀、和理解的情感反应。我可以理解你的心情,但不代表你可以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指责我的父母,为人师者要求别人前请先学会理解和尊重,真正的教养,是对自我的约束,而非“道德的绑架”。
后来,弟弟稍大一点,母亲开始做生意,那种日子一去不返,再有这样的呼吁母亲也会鼓励我能帮一点就帮一点,这个世界谁还不会遇到点难处,但这件事情却成了我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
无独有偶,网上有一则新闻,“红遍”了大江南北,广东省电白县18岁女孩蔡燕梅患有尿毒症。蔡家已花掉10多万元,负债累累。如果彻底康复,蔡燕梅必须换肾,手术费用逾20万元。
后来,网友“冰尘”大胆建言:“我们找出买彩票中了奖的彩民,让其捐献25万,挽救一条生命……”碰巧的是,几天前电白县就有一名彩民中得双色球两注头奖,总奖金高达1200多万元。
没过几日,数个网友戴着口罩和鸭舌帽,来到投注站,手拉“救救蔡燕梅吧”!伸出援助之手,让18岁的生命延续”的求助横幅,呼吁当地刚中了1200万元的大奖得主捐资救人。
你可以以仁者的心态向大家倡议捐款,付诸大爱,但不能指定去绑架别人,捐款援助是一个人发自内心的善意之举,而不是被强迫的行动,帮你是情分,不帮你则是本分,中奖是别人的幸运,但不能成为必须捐款的理由。
强是别人的本事,我们当然希望世界是充满爱的,但不是被绑架的那种。不要把别人的情分,当成是你的福分;也不要把别人的客气,当成你的运气;更不要把别人对你的好,当成是理所当然,对于所有帮助过的人,感恩以待!但收起你的“同情心”,真正有爱的人,一定以身作则,而不会以自我主观评判的道德去绑架别人所谓的“同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