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来到忽然花开! 登录注册忘记密码

我的纸里,永远包着我的火(花开十年圣鹰杯)

发布于:2017-01-29 22:34  ┊ 阅读  ┊  人参与  ┊ 文 / 桦烟

  某一天下午,绿藤在qq里找我,“都多久没写东西了,感觉我们的号都快要荒废了”。(我们私底下开了一个微信公众号。)

  是呀,这都过去多久了。回去看了看之前记录下的一些生活片段,当时的心情竟都活了,一个一个地奔向自己。于是才有了下面这些零零散散的文字。

  偶尔在地铁里、公交车上,不经意间撞上某个人的脸庞、眼神,那里的疲倦,那里的快乐,那里的心动,都不觉让人心绪飘飞。但这些吸引着我的东西总是很容易稍纵即逝。有时也会匆匆忙忙在手机便签里记下几个字,然而时间长了,终究还是忘了。

  距今已经毕业了5个月的我,基本把整副心思都放在了刚开始的工作上。时钟敲响,生活画起了圆圈,从每天清晨睁开眼睛的那一刻起,到每天晚上累到眼皮自动合上。一圈画完了,另一圈又开始了,它总能有条不紊地进行,从不在意那一刻我是否慌张了,从不在意那一刻我是真的希望它先停一停,让人先缓一缓。

  朋友在朋友圈里说了一句话,很现实也很真实。

  具体是怎么说的,我已经忘了,但大体是下面这个意思:

  我们读中文的,毕业之后,除了做编辑,其他人真的都很少会写东西的了。

  曾经的我们想得是多么美好,毕业之后,除了工作,我们还可以在工作之余做很多其他自己喜好的事情,甚至想要做些什么都已经列出了清单。可是毕业之后,就总是多了各种各样的借口。

  刷微博,不经意间看到了这样的一篇文章《越自律,越高级》,一时之间,觉得无地自容,也觉得精神一震。文章主要讲了两个故事,除了几十年前,心理教授做的一个很著名的棉花糖实验,还有一个是关于杨丽萍的。

  说起杨丽萍,相信大家脑海里很快就会浮现起春晚那美美的孔雀。这个故事是这样的:杨丽萍在接受采访中,有人问她:“你这么瘦,每天吃多少食物?”

  然后我们就看到了她的午餐:一小片牛肉,半个苹果,一个鸡蛋。这还是在高难度、不间断的舞蹈训练时,所食用的午餐。而且在这期间,她从未在台上倒下。

  为什么杨丽萍可以长期坚持如此呢?就是那文章中所说到的自律。因为自律,她自然而然地管理着自己的身体,也自然而然地管理着自己的人生。的确,能做到这样的自律,任谁都不会过得低级。所以,这么多年过去了,杨丽萍还是我们心目中的那个完美的舞者。

  对于这样的自律,或许也有不少人感到不屑。她有她的人生,我有我的生活,又何必要求每个人都活得一样呢?

  的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只要是自己想要的,就没有了所谓的对与错。但我羡慕杨丽萍的自律。因为她的自律让她掌控了她的人生。

  有个闺蜜,生性自由,也有人因此说她过得太随性了,但她总能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也知道怎样去得到自己想要的。现在的她也已经在香港中文大学念着她自己喜欢的专业了。

  每个人都有很多很多梦想,有些近些,努力一下,便可到达,有些很远,就好像伸手想要白云一样,至于能否靠近点,再靠近点,就真的跟个人的自律分不开关系了。

  你不走,就一定不会在风景里。你不做,事情也就只能悄无声息地停留在想做的步骤上了。今天能把这些文字写下,也是这样的心态促使而成。

  后记

  这篇文章的标题来自王小妮的一首诗《白纸的内部》,原诗是:

  一呼一吸地活着/在我的纸里/永远包着我的火

  初次见王小妮老师,是在两年前华师的一个讲座上,那天的事大多已记不清晰,除了那天的讲座内容和走在回去路上看到的又大又圆的月亮。

  记得当时回到学校后,就整理了一下近期写过的一些小片段,给王小妮老师发了个邮件,邮件的内容大体就是请王小妮老师帮忙看看自己所写的这些片段怎么样。

  大概几天之后,她给我回信了,信的内容是这样子的:

  “你的诗很有生活气息,如果能短一些,也许会不一样,诗常常需要跳跃,而不是很多铺陈,而跳跃的部分恰恰是蕴含诗意的多义性的……”

  收到信的那一刻,我受宠若惊,撇开信的内容,是真的没想过能收到回信。当时会选择把邮件发出,纯粹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而已。

  我很感谢她,在这关键的时刻,给了我无法言说的鼓励。也让我现在还在继续努力坚持着自己所喜爱的东西,即使是默默地,感觉也挺好的。

  

责任编辑:祁桂平 作者文集 作者声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