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来到忽然花开! 登录注册忘记密码

从苏轼的嬗变看人生

发布于:2016-02-10 18:10  ┊ 阅读  ┊  人参与  ┊ 文 / wgt8636196

  从高中到大学,环境变了,你会完成你的嬗变吗?你又如何去进行呢?我想了好久,突然想到一个词,体验。这里的体验不是儒家的道德体验,也不是道家的审美体验,只是我们的人生体验,人生经历,我们的人生就从这里预演。

  现在就让我们从苏轼的人生嬗变说起,让我们真正理解这体验二字……

  苏轼年轻记得有一副对联,虽然不知是否真实但是总能反应出一定的事实。他说“识变天下字,读尽人间书”,然后一位老人给他看了一本书,发现许多字不认识,自愧不已,遂改为各添“发奋”和“立志”来表明自己的雄心。然而老苏询给苏轼起名字时候就已经想到了苏轼的未来,苏轼的轼就是车前辕木,寓意深长,希望自己儿子可以深藏不露,韬光养晦。后来果然苏轼就是因言获罪,没能明白父亲的苦心,后来苏轼也在诗中说起,比如

  “夜梦嬉戏童子如,父师检责惊走书。

  计功当毕春秋余,今乃沮及桓庄初。

  坦然悸悟心不舒,起坐有如挂钩鱼。”此诗就是回忆幼时父亲对自己的教育,此番心意可想而知。

  这首古诗是苏轼早期作品,“今年粳稻熟苦迟,庶见霜风来几时。霜风来时雨如泻,杷头出菌镰生衣。眼枯泪尽雨不尽,忍见黄穗卧青泥。茅苫一月垅上宿,天晴获稻随车归。汗流肩赪载入市,价贱乞与如糠粞。卖牛纳税拆屋炊,虑浅不及明年饥。官今要钱不要米,西北万里招羌儿。龚黄满朝人更苦,不如却作河伯妇”诗中带有强烈的讽刺,讽刺新政的弊端,此时此刻苏轼是忧国忧民,发表作品也锋芒毕露,眼里揉不的沙子。此时的苏轼如所有人一样,在传统儒家文化“学而忧则仕”的文化理念下,努力实现自己的一番事业。在陈公弼下入职时,苏轼被要求写《凌虚台记》,他却好把古今道理一通大说,丝毫未提功德之言,这一份胆量是不愧“苏贤良”的称呼的。苏轼在密州时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密州出猎》,其中的抱负一言而喻“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其锐意进取、济世报国的入世精神始终十分强劲。苏轼在其政论文章中就曾一再阐发《易经》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思想,希望“天子一日赫然奋其刚健之威”,能动于改革,为变法摇旗呐喊。在其早期豪迈之情澎湃而出,溢于言表,气势之流如黄河之水,一泻千里,给人一种锋利的感觉。这就是年轻的苏轼。

  乌台诗案,苏轼被捕了,这个事情非常有名,可以算的上我国第一起“文字狱”,苏轼被舒亶,李宜之,王圭,李定,甚至沈括等(我佩服他的科学成就,但鄙视他的人品。)这几个政治舞台的小丑,牵着大师鼻子,把他摔在地上,审问一些莫须有的罪名,就如此稀里糊涂的定案了。罪名和理由更是让人无语。如“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还有“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因言而获罪,其中的理由实在太牵强。经过这次死里逃生,苏轼离开了政治中心,去了黄州,终于开始他的嬗变了。

  苏轼在这里落差是不言而喻的,从生活上他必须自理,精神上他原来那种文人宗师地位好像随着他的离开也消失了,只有几个寥寥无几的真心朋友还可以保持联系。苏轼的诗词风格大变在梦后的黄州贬谪生活,使他“讽刺的苛酷,笔锋的尖锐,以及紧张与愤怒,全已消失,代之而出现的,则是一种光辉温暖、亲切宽和的识谐.醇甜而成熟,透彻而深入。”在下棋时,他体悟到:“着时自有输赢,着了并无一物”。在幽林静山之间,他豁然开朗:“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百种花。棋罢不知人换世,酒阑无耐客思家”。他开始变了,他逃离了仕途官场的蝇营狗苟,开始静观自然:“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他越来越觉得文字难以承载内心之痛:“敛尽春山羞不语,人前深意难轻诉”;他将自然与人化而为一:“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其间大有庄子化蝶、无我皆忘之味。以前的儒家传统的救世济民也变了,他说“惆怅东南一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与友人辩禅,同游圣地,一副轻快恬淡。他从政治的失败嬗变到了人生的另一个高峰,于是“大江东去”产生了,赤壁赋出世了,这才是他真正的巅峰期。这是一次华丽的人生转变,在自己最低谷的时候,他没有消沉,而是积极的转变自己的生活态度。他与田间老农家谈,与底层的的百姓称兄道弟……这与他年轻的时候形成巨大对比,多了几分平淡,旷达,理性,更能积极调理自我,向着自己人生进发。

  苏轼的老年可以说是凄惨的,他被贬到了天涯海角,而且是一贬再贬,海南的环境他自己写信给朋友说一些生存条件都难以具备,在《与程秀才书》中,他说:“此间食无肉,病无药,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有时食品匮乏、药物不济,不得不变卖物品换取食物:“吾谪海南,尽卖酒具,以供衣食”后来在他结束三年海南流放生活北归时,写下这样的诗句:“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余鲁叟乘桴意,初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这首诗,既是他政治上“自我平反”的宣言书,也是他贬谪生活的总结和对苦难人生的思想嬗变。他在海南发明了养身三境界如《滴居三适》组诗中的第一首《晨起理发》:“老栉从我久,齿疏含清风。一洗耳目明,习习万窍通。少年苦嗜睡。朝野苦匆匆。爬搔未云足,己困冠巾重。何异服辕马,沙尘满风貌。雕鞍响何月,安与丑械同。解放不可期,枯柳岂易篷。谁能书此乐,献与腰金公。”冲破樊篱,复返自然的喜悦不言而喻。在海南,他更是开辟了其文化教育,从此海南的文风兴盛。最后用林语堂先生说过一句话总结“苏轶的一生经历,根本是他本性的自然流露”。他的一生更是经历两次嬗变,在不断的自我完善,自我进步,这一切都源于他的遭遇,他的经历,所以我认为只有体验人生,体验生活,这些经历就会变成你的财富,你人生嬗变的主推力,这就是体验的真谛。

  大学的生活是开放的,丰富的,自由的,我们在面对这一切的时候就要换个角度,换个思维,不能在单方面思维生活,我们需要理念的嬗变,行动的嬗变,而体验就是你嬗变的根本途径,在体验自我的过程中把握这一切,来吧来吧,学一学苏轼的的态度,积极面对人生环境的改变,积极调整自己,把自己融入自己的生活中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的明白大学嬗变的意义。

  

责任编辑:admin 作者文集 作者声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