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来到忽然花开! 登录注册忘记密码

走在教育的路上

发布于:2014-11-01 16:52  ┊ 阅读  ┊  人参与  ┊ 文 / 孙英姿
  第一堂课
 
  在十五年前,我大学毕业,怀着无尚荣耀的心情走进了青阳中学的大门。当校长把一个班级交给我的时候,能否带好这个班级,我心里真是没有底(这个班最后的结果,是全级部最好的班级。也是迄今为止,考上名牌大学最多的班级,当然这是后话了)。在很多人的眼里,具有渊博知识,是当好老师的第一要素,而我感到自己的学识还远远不能达到渊博的程度。
 
  当一个二十几岁的大姑娘,高高地站在讲台上,五十多双眼睛带着审视的目光全都向我扫来的时候,我真是手足无措了。那是世界上最干净的眼睛,我紧张得就好像光着身子站在孩子们面前。我站在讲台上还没来得及“教育”我的学生们,孩子们却用眼光先教育了我。他们使我明白,要想踏踏实实地站在讲台上,首先要自己学会做人,至少在做人做事时,要做到问心无愧。
 
  我的“软弱”
 
  作为班主任老师需要包揽的事物太多,既要教好自己的所任学科,更要从各个层面把学生引导好。我观察到,其他七个班的班主任在管理学生上大多采用的是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责骂和体罚。或许只有这样才能显示出对学生要求严格,当然,在一定程度上,他们的这种做法的确是奏效的。相比之下,在这方面,我作为一名弱女子,体现出了我的劣势。比如,有的学生上课违法了纪律,我也是感到很气恼,可是当这个学生出现在我的面前时表现出可怜兮兮的模样,又使我高高抬起的手缩了回去。我想,人心都是肉长的,难道很多道理仅仅用“武力”才能解决吗?于是,我尝试着用情感去感化他们。
 
  在班会课上或者是自习课上,我常常讲起我的家事:我兄妹三人,上有两个哥哥,全是大学生,是父母含辛茹苦的把我们培养成才。在过去,农村采用的是“大锅饭”——谁家出的劳力多,谁家挣的公分就多。所以,很多父母图眼前一时小利,都纷纷让自家孩子辍学,回家充当劳力。的确家中有几个壮汉的家庭,在那时,生活上很宽裕。相反,我们家,不仅得不到公分,还年年超值。于是,有很多人劝说我父母,别让我们上学了,可是父母把牙关一咬,硬是不同意。
 
  后来,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每位农户都相应的分得一份农田,我们家也一样。可是,别人家的土地越种越肥沃,而我们家的地越种越薄,我们没有钱,父母好不容易攒点钱,都给我们交了学费。三人的学费开支,在当时,是多么大的一个数字,何况那时又没有什么副业。父母为了我们能成才,付出了多少。
 
  每每说到此处,教室内一片寂静,甚至听到抽泣的声音。
 
  我继续说到,我们的父母都是一样的心情,都希望我们能成才,何况现在的生活条件如此优越。
 
  ……
 
  渐渐的,我发现我的教育方式灵验了,很多学生在学习上有了很大的变化。
 
  后来,我的爱生赵文科在和我聊起这一段往事时,说:“老师,我感觉,那时,如果不好好学习,真的对不住你。”当我听到这句话时,感觉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是有意义的。
 
  职业病
 
  按理说,参加工作了,应该好好的放松一下,可我却仍然保留了学生时的作风。初一的学生是不上晚自习的,而我却每天晚上不回家,在办公室备课、批作业,甚至在周末我都把备课本带回去写教案(在每年的元旦,学生们赠送礼物时,有不少学生送备课本的,我想是不是学生们担心我的本子不够用)。为了补上学生落下的内容,我放弃了周末的休息时间,给学生们补课。
 
  在教学上,我更是严格要求他们。我的独门绝活是“语法”,比如,在学习到Look,这一词时,我会把与此单词有关的所有重点短语全都让学生们背诵下来,如:lookat,lookfor,looklike,lookover,lookinto,lookafter,lookoutof……在后来的这几年教学中,我更注重了基础,我让每个学生每人准备了一个好的听写本,每天都听写,出错的改了再听写。这一招很令部分男生头疼的,但是很奏效。有不少现已读大学的学生回来,和我一见面就说道:“哎呀,孙老师,我给你备的最好的礼物——听写本,忘带了,哈……”也有不少学生回味说,是我的过硬的语法,使他们在高中的英语学习中一直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每每听到这些,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作为一名不图名利,事事都处于单位最底层的我也感到了欣慰。我想,在教育这方净土上,人人追求的不都是这样的效果吗?
 
  秋收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我的付出,学生们都清清楚楚地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更付诸于行动。
 
  那是在1998年的秋天,父亲患了严重的肝病和胃溃疡,急需要治疗;大哥在滨州市崇山煤矿,工作繁忙;二哥远去了广州,一时也回不来。而此时正是秋收时节,别人的玉米都已收完,我们家的五亩玉米却令人发愁。母亲是个韧性很强的女人,嘴上不说,可心里比谁都急。怎么办……突然,我想到了我的学生们。
 
  那是一个周六的上午,第四节课,我匆忙开完班会,在离下课还有十分钟的时候,我鼓了鼓勇气道出了我的心里话。我说,同学们,你们有没有乐意参加义务劳动的,我由于家庭方面的原因,急需你们的帮忙,去我家收玉米。如果你们愿意的话,先和家长商量一下,明天我们在马埠村的旱冰城集合。说完此话,我又有些后悔了,一是,孩子们还这么小,很多孩子在家从没有干过农活,能吃得消吗?二是,到我家也不是近距离,一路的安全问题是重点,家长们能同意吗?唉,不管这么多了,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明天再说吧。
 
  周日,一大早我就在集合点候着,我想今天来的学生一定不多吧。可令我吃惊的是,全班同学除了两个女生(付飞、杨培培)因为帮助数学老师看试卷没来之外,其他所有同学全到了。看到这一幕,我的心情无比激动。
 
  “出发”,不知是谁一声令下,我和我的学生们一字长蛇阵排开,浩浩荡荡的自行车队伍出发了。所经之处,无不引起人们的羡慕的目光和感叹,“看是谁家的女儿,带来了救兵。”
 
  大约二十多分钟的路程,我们到达目的地,我大体给他们分了一下工。有掰玉米的,有负责用口袋往外搬运的,有用车往家里运的,女生们负责在家把玉米皮剥下来。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收大战打响了。
 
  那时的场面是如此的壮观。
 
  前不久,我的老学生们(杨宝生,现在滨州市公安局武警中队;赵文科,现在天津读研究生;刘甜甜,武汉读研;赵振,上海读研,2011年毕业)聊天的时候,还提及到当时那热闹的场面,至今仍历历在目。
 
  此事令我倍受感动,同时,也让我与我的学生们的心贴得更近。
 
  无奈
 
  青阳中学,对于这样一所山区的中学来说,在十年前,流生是很正常的。有些是因为家庭中孩子多,生活贫困而辍学;有的是因为家长觉得读书没有多大的意义,不愿意自己的子女在此事上面过多浪费时间而辍学。但对于我人生中的第一个班级来说,我对他们的感情是不一样的,对于他们的离去,我有点舍不得。在初二下学期刚开学,李明涛、赵学科相继辍学。我几次三番的捎信、打电话要他们来上学,可是一天天过去了,他们还是杳无音信。最后,我实在是沉不住气不能就这么等下去了,于是借来一辆学生的自行车,一路打听、询问,就去了西阿托村。费了好大的周折,才到达李明涛的家。一跨进家门,顿时,我就明白是什么原因了。家里,断壁残垣,破破烂烂。他的父亲说李明涛还有一个弟弟也在上学,两个人的学费开支实在不能支撑。再加上他母亲的身体不好,常年吃药,没办法,只好让孩子辍学了。
 
  之后,我又去了赵学科的家,同样也是如此。
 
  回来的路上,我感到极度的痛苦和压抑,孩子们都还小就这样葬送了自己的锦绣前程。我是没有更好的办法了,无奈之中,我感到失败。
 
  突变
 
  1999年新年过后,我满怀心喜,又可以和我的学生们在一起了,可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变化几乎令我窒息。学校领导新决策,中途大调班,把我从初三调到了初一。当我把初三八班的钥匙上交的那一刻我的泪水夺眶而出,人是有感情的,和我朝夕相处了三年的学生,其师生情是一下子就能割舍的吗?
 
  分班后的学生们,情绪更加低弱,听教委的王老师说过,学生们都把这份相思一次次的写在了日记里,写在了作文中。
 
  再后来,当他们高考结束,步入大学后,专门建了个97级群,我也加入了他们,当然这是后话了。
 
  孩子们是有良知的,他们把这份想念化为了动力,更加努力的拼搏于书海中。九年级一次次的摸底考试,六个班,每个班内的前五名总会有两个或三个是来自97级八班的学生。我虽然没有表露出我的欢喜,但我感到无上的荣耀。在接近中考时,市里组织的数、理、化、英语竞赛中,学校派出的优秀学生中,郑亮、刘炎后、赵镇、刘洋洋、刘艳华等,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
 
  在照毕业照的那天,孩子们到处找我,想在青阳中学的最后一点时光里,和老师留下永久的回忆。
 
  那张毕业照放在相册里整整十年了,虽然已经有些褪色、模糊,但那一张张天真的笑脸,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
 
  我是个太感情化的人,好伤感、好喜悦;我更是个太固执的人,从不会在领导面前献媚奉承。所以,工作十五年了,从没有得到过重用。在我看来,社会就这样,什么都无所谓,只要看开了,也就活的轻松了。但在对待孩子们的感情上,我是认真的,每当节日到来,一声声真挚的问候响起,我感到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我的工作是最有意义的工作。
 
  “优秀教师”
 
  当一张张陌生的孩子脸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我似乎变了一个人,没有了以前的耐心和爱心。我把这一批孩子当成了赌注,我发誓,我要收回我的感情释放,我要让他们不惜一切代价考出最好的成绩。也就从此时起,我学会了打人,更学会了责骂。我记得最清楚的一事是一次听写,大部分同学写的不行,我不知哪里来的火气,全班集体起立,除了张冲和王尚两个学生全对,没有得到惩罚外,其他同学统统得到了暴雨般的批斗,我的教本最后被打成了碎片。功夫不负有心人,期末考试我的成绩遥遥领先。我校有一名教学高手,刘老师,当时和我教同一门学科,并且同一个级部,她号称“无人比”每次考试她非得落下别人十五分才肯罢休。也就这次考试我超过了她,不容易。也可能是成绩优异的原因,那一年我被选上了英语备课组长。真有点受宠若惊。同时,期末我被评为青阳镇优秀教师。
 
  2001年,由于怀孕了,我的这个初二四班也不得不交予别人管理。同时,我也转了教学专业,教政治了。我抱着无所谓的心态,去应对这门极不感兴趣的学科,但出人意料的是,期末我的政治成绩考了级部第一,超过刘老师和张老师不少的分数。
 
  在磨练中成长
 
  从2002——2008年我走上了漫长的毕业班教学之路,这六年里我哭过、笑过,尝尽了人世间的酸甜苦辣。这六年我都不知是怎么走过来的,有时都不敢去想。毕业班代表着一个学校的教学质量,决定了孩子们的前途和命运,更是给青阳镇百姓一个明确交代的一年。
 
  从2002年起,我没有度过一个完整的暑假和寒假,别的老师一个暑假休息两个多月,而我们仅仅放松十几天。我更没有度过一个完整的周末,需要补课。想起来更令人伤心的是,周末的晚自习,当我坐上上班的公共汽车,望着哭喊着叫着“妈妈”的孩子的身影变得越来越小时,我的心都快要碎了。
 
  在教学中,令人痛心的事就更多了。同学科之间为了令自己取得更好的成绩,矛盾重重。不同学科之间,为了让学生们多学一点自己的所任学科,分秒必争。我时常感到人情冷漠,或许我并不是一个太大度的人,甚至几次感到绝望。一次次的摸底考试,学生们的成绩就是自己的成绩,学生在考试就等于老师在考试。成绩公布后,你若考好了,有人嫉妒;考砸了,有人嘲讽。
 
  在经历了一次次得精神打击后,我正变得坚强起来。我想,当别人把困难推给我的同时,也将成功的可能赐予了我。当有人孤立我的时候,我学会了自立;当有人斥责我的时候,也培养了我的智慧;当有人想利用我的时候,这证明了我存在的价值,并且强化了我的能力
 
  面对生活,面对教育,面对我的工作,我正逐步的改变着自己,以便使以后的路,越走越宽,使人生越活越精彩。
 
  在这走过的漫长六年里,我付出了很多,但收获的更多,一个个优秀学生的名字如烙印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中。如2003年毕业走的学生:刘健康,毕业于济南警察学校;刘文雷,在读研;还有刘香丽、王亭紫、邢佳、刘文革……都是非常优秀的学生。如2005年的赵根生、贾红……2006年的赵杰、刘福源、耿奕、宋晓叶、姚遥、王文志……2007年的刘伟、赵凯、崔洪昌、刘秋月……2008年的姚青青……我的这些得意门生,在我的校园网收藏夹中,都留有他们美丽的倩影。也是我值得得意和自豪的重要的一面。
 
  新的开端
 
  2009年,我又迎来了新一届初一学生。看着刚刚步入初中生活,对什么都好奇的一张张笑脸,我仿佛又看到了我的97级弟子们,他们那时也是这样的年龄,也是这样的好奇,更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求。或许是当上母亲的原因,我再也没有了昔日那令人恐怖的火气。反之,更多了几分耐心和爱心。我在心里默默地要求自己,一定要把这批学生带好,让每位学生都能堂堂正正做人,不准一人掉队。
 
  为此,我要求他们做到如下要求:
 
  一、三字“静、净、敬”
 
  静,体现于,在教室内必须保持安静,教室是学习的场所;
 
  净,表现在,教室内外,我们要想全身心的投入于学习中,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这就要求我们首先把环境卫生保持好;
 
  敬,在家孝敬父母,报答养育之恩,在校,尊敬老师,尊敬他人;
 
  二、我要求他们做到节俭
 
  为了培养此好习惯,我采取了奖励的办法,让学生们去捡矿泉水瓶,每捡一个加一分。这个办法好,充分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后来有一名学生(刘仲昆)一天捡了九十多个瓶子。我把这些瓶子卖掉后,作为班费,买来奖品,奖励为班级做出贡献的孩子,一学期下来,收获不小,奖品下发了五六次。被奖励的学生覆盖面达到百分之七十。其实,一个本子,一支笔算不上什么,但他代表了一种荣誉,代表了为班级的一份贡献。
 
  我的这一措施,引起了很多班主任的关注,后来他们都纷纷效仿,确实,是一大好事,很值得提倡。
 
  另外,我看到学生们就餐时浪费太严重,于是,我给学生们布置了一个作业:回家后,让他们去调查一下我们饭桌上十种常见菜的价格,写清楚了,上交。
 
  这几年的菜价这么高,学生们光吃不问,通过这个作业的操作,令他们大吃一惊。同时立竿见影,餐桌上浪费现象大为改观。
 
  我的这一措施也得到了级部领导的好评。
 
  三、让孩子们做到团结。
 
  提到团结,他包含了方方面面,日常生活中的友好相处不用提了,重要的是体现在学习上。我说,当别的同学向你请教问题的时候,你不能存如果我给他讲解了,他会了是不是会超过我这种错误的思想。相反,如果你给别人讲解的次数越多,你的印象越深刻,你的理解能力就越强。当然了,我的这一教育方式,在孩子们以后的学习中,体现了很积极的一面。
 
  四、学会理解
 
  班里有几个班委是我的得力助手,经常向我反映班内的一些不良现象。所以,有几个不怀好意的学生凭着自己体格上的优势,想进行打击报复。我了解后,在班会课上说道:“一个人要想进步,只有听的进反面语言才能奏效。同时,一个人,要想让别人尊重你,首先,你得学会尊重别人。我们的班委同学,在方方面面为我们提供了那么多的服务,有的人不理解,不感激,反而,想肆意捣乱。我们这是一个群体,群体的发展包含了你的发展,你是其中重要的一份子。”
 
  我的这一席话,引起了那几个孩子在思想上的强烈的撞击。小孩吗?他们是有感情,有理性的,只要你说的对,为他们好,他们是有感觉的。
 
  当然,仅仅靠理论教育有时也欠佳,我也曾野蛮的采用过“大棒”政策。曾有几次,中午午休,老是有几个学生违纪,并且屡教不改,好吧,你不听,我就来硬的。中午六月份的太阳也是够毒的,我让这几个孩子在太阳下,享受上一个半小时的“日光浴”,说实话,看着孩子们汗水哗哗向下淌,我的心也在滴血,我也是一个做了母亲的人,我更有感触。经过这一次,其后果可想而知了。
 
  我的付出不是徒劳,一年中,我们六一班无一次打架斗殴事件,仅此事就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大力表扬。我们班的成绩就不用提了。另外,还取得了以下荣誉:
 
  班级文化评选一等奖、拔河比赛第二名、书法比赛二等奖、文娱节目汇演二等奖、读书报告会二等奖、运动会第三名……
 
  这些荣誉地取得包含了我和我的孩子们共同的汗水,我要感谢他们,是他们的努力使我取得了成功。这一年我被光荣的评为“优秀班主任”,是孩子们的懂事,使本已消极厌世的我,重又燃起了生活的向往;更是他们那好的品质,在一次次感化我,使我在不断改变自我。或许,在单位上我不是一名合格的老师,但在孩子们的心中,我是一名值得信赖的朋友。
 
  再续“师生情”
 
  2011年2月13日,我突然收到一个陌生人的电话,然后,电话那头,直呼老师,并作了自我介绍:原来是我的老学生赵永强。非常熟悉的名字,记忆犹新的面容。永强告诉我97级的学生们要举行一次同学聚会,并诚恳的邀请我的到来。我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下来。
 
  聚会地点定在山南旺顺阁酒店,当我的爱生赵文科把我接到那里时,学生们已经聚集了不少。当一眼见到这群孩子们的时候,我由衷的感到亲切。一晃初中毕业整十年了,他们的变化好大呀,简直不敢相认。(那天到场的学生有:赵永强、赵文科、赵德吉、赵德洲、赵亚乾、郭训辉、冯光辉、刘海城、赵新月、赵晓丽、刘爱红、靖丽媛、王丹、刘娟、刘甜甜、孙玲玲)是呀,十年了,他们大多结婚生子,都是大人了。谈话间,孩子们缺少了学生们时的天真、幼稚,变得成熟了,都有了自己的事业,并且有几个都成了大老板,有车、有房,在社会上混的挺不错的。
 
  重谈到十年前与我为学时,一幕幕,有趣场景,又现眼前。当孩子们提前自己调皮捣蛋的乐事时,不觉开怀大笑,前仰后合。十年了,孩子们年龄变了,模样变了,性情有的也变了,但唯独没变的是那份师生情,更没变的是,孩子们没有令老师失望,他们圆了老师多年的教育之梦,“堂堂正正做人”。
 
  这一天,是我终身难忘的一天,我觉得,干我这一行,还能图什么呢?付出那么多,虽然收获的不是有形的珍品,但得到的这一份份感情是无价的。
 
  时光匆匆,一晃十七年的教育光阴,转瞬即逝。走在教育的路上,我仍然无怨无悔……
责任编辑:admin 作者文集 作者声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