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来到忽然花开! 登录注册忘记密码

拾麦穗

发布于:2014-04-18 10:17  ┊ 阅读  ┊  人参与  ┊ 文 / 刘韬

  记忆里,在我的家乡驻马店市驿城区的汝河两岸,每到麦收季节,田地里到处是三三两两的拾麦穗的身影。联合收割机的普遍使用,田野里几乎绝迹了遗漏的麦子,酷日下拾麦穗的生活就成了无法抹去的记忆。

  那时,每到“六一”儿童节前后,田野里已是一片丰收的金黄。此时,农村的学校照例要放上10来天假,一来让学生帮助家长抢收抢种,二来二年级以上的学生要用拾麦穗给学校交“勤工俭学”粮。

  “麦熟一晌”,五月的阳光下,麦田由青黄变黄,风过处,麦浪翻滚,沙沙作响。父亲站在地头,望着长长的麦垄,吐一口唾沫在手上,紧握镰刀,弯下腰身,“刷刷”声里,麦子一片片倒在身后。

  那时收割机很少,很多乡亲都是先用镰刀割麦子,弄成堆,再用套好的牛车将麦子拉到碾场里。由于人工工序繁杂,田地里自然会遗漏一些麦子。放假的前几天,我和弟弟跟着母亲忙活自己家的麦田。镰刀、木叉、扫帚、耙子、架子车……我们在田地里仔细地寻找装车掉下的麦穗,像搜索宝贝一样来回地从地这头再到地那头。

  “麦季脱层皮”,毒晒的日头,火辣辣的太阳针尖一样的麦芒,冒着热气的田野。没过脚腕的麦茬刺痛了我们的小脚,麦芒扎在胳膊上又刺又痒。我和弟弟拢了一段麦地,就会怅然地抬头望望,还是长长的看不到尽头的麦田。有时,我们想偷懒故意躲过一段,被细心的父亲发现后就会挨骂。

  田间的小路上,拉满麦子的车上经常会掉下来许多零散的麦穗,我和弟弟就捡起来剪掉麦秆,放进篮子。拾麦穗不能总在路上等着别人掉麦子,多是要在乡亲们播种前到麦地里拾。我们村里人均地不到2亩,邻村有个叫王楼的队人均地将近6亩,多是人工收麦,他们自然是忙不过来。男女老少去王楼拾麦子,几乎成了全村一年中比作任何节日都热闹和重要的事情。

  每天早上天蒙蒙亮,伴着吃杯茶鸟的叫声,母亲就带着我和弟弟去6里外的王楼拾麦穗,一瓶水、一个蒸馍,加上几个咸蒜,就是我们一上午充饥的食物。等到太阳晒得背发烫时,我们拾了几大堆麦穗,父亲拉着架子车帮我们送回家。

  就这样,过了10多天,开学第一天便向学校交小麦。那一年我拾的麦子根本不够交,爸爸就从大囤里的麦子里称出来送到学校。老师看我交的麦子又干净又饱满,连连表扬了我好几次,我心里便也乐滋滋的。

  麦子年年如约而至,如今,随着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手工收麦已成历史,关于拾麦穗的记忆便逐渐模糊了起来。然而,那些像麦子一样简单而朴素的乡亲,和家乡那日趋和谐幸福的新型农村建设的图景却是令人充满无限憧憬。

责任编辑:忽然花开 作者文集 作者声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