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来到忽然花开! 登录注册忘记密码

读书与写作

发布于:2014-03-02 09:12  ┊ 阅读  ┊  人参与  ┊ 文 / 潼河水

  我们为什么读书是一个很难准确表达的问题。古人说,学而优则仕,就是说读书是为了做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意思是读好书了,金钱与美女自然而然就得到了,但是对于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来说,这种思想有失偏颇,甚至是庸俗不堪的。作家高长梅说过,阅读的目的是长见识,是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还有一些读者读书只是一种消遣,为了解闷,为了打发时光。而对于学生来讲,阅读是为了增长知识,提高作文的写作能力,或者是应试能力。因为一篇好的作文,考分的比例还是相当高的。

  今天我们着重讲讲读书与写作的关系,因为在座的都是每个年级每个班级选拔的文学爱好者。我在读初中的时候非常喜欢写作,尤其是诗歌。那时,归仁中学有个文学社,并创办了《新芽》报,我任社长兼主编。文学社后来被《语文报》编入《中国首批校园文学社团名录》。这本书寄来时候,我已经毕业了,结果被蔡华老师弄丢了。去年,著名诗人姜宏伟在创办《中国八十年代民间文学资料博物馆》的时候,向我索要文学社的刊物和名录,结果很遗憾,报纸与名录早已遗失。

  人的一生中可能或多或少都读过点书,除了课本的,还有课外的。课本的文章是经过层层筛选与把关,就像我们吃的有机食品,不含任何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在这里我们撇开政治,只谈文本。当然文学作品离不开政治的影响。比如鲁迅的《呐喊》、《狂人日记》,他的作品深深地刻上了时代的烙印,写小人物的悲欢离合与喜怒哀乐。如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很多作品都与时局关系密切,像《北征》,这篇五言古体长诗作品洋洋洒洒七百余字,详尽地记录了诗人在安史之乱后的第三年返乡途中茫然的心境与见闻,强烈地谴责战争给国家与民众带来的深重的创伤,极大地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杜甫的《兵车行》也是反应人们的疾苦,当局的连年征战,弄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生女扰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以致诗人感叹,如今生男不如生女好,女孩子可以嫁给近邻,男孩子只能命丧沙场。诗人为了极大地表达自己的悲愤、激切之情,还采用了三、五、七言交错运用的方法。全诗换了七次韵,读来让人荡气回肠,抑扬顿挫,艺术感染力非常之大。所以说作文要讲究章法与技巧,但是一定要为内容所需,不可强拉硬拽。一篇好的作品,不是靠华丽的辞藻堆砌,而是融入历史的现实的富含质感的东西,并有作者的所思所想。

  一部好的作品,总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学生时代,我读过一首抗战诗歌《哭亡女苏菲》,每一次朗诵,每一次流泪。我相信,诗人在创作这首诗歌时,肯定满目含泪。作品要想感动别人,首先要感动自己,如果连自己都不能动情,别指望煽动读者了。写作一定用心去写,把自己的情感嵌入人物之中,唯此,你所描写刻画的人物才能有血有肉,惟妙惟肖。《小小说大世界》主编,著名作家蓝月,最近惠赠一本她的作品集《阳光穿过的早晨》,集子里有散文,有小说。我们知道,要想了解一个人作家,最好看他的散文。作品的第一辑和第二辑大抵是散文,作家写她的童年、青年、中年,还有母亲、孩子等。在《儿子的小纸条》中,通过作家对八岁儿子的妙趣横生的描述,一个活泼可爱,聪颖睿智的孩子形象跃然纸上。

  下边我摘录一段与同学们共享:送他上学校,孩子们都主动叫他,而他却只是微笑。我问他为什么不回叫人家,他说:“这么多小朋友我怎么记得住。”“你是明星吗?这么大的谱?”我故意皱着眉说。他冲我做了个鬼脸。我就问一个孩子,“你们怎么都能叫出陆陈希的名字呢?”孩子说:“因为老师老点他的名,他太调皮捣蛋了,嘻嘻!”晕倒,原来是这么回事啊!没等我瞪他,他早就跑进了教室。《我的“窝囊”妈妈》一文,作者怀着朴素的情怀,用了短短一千多字,就把母亲的勤劳、朴实与慈爱展现了出来。在那贫穷的年代,母亲得了一场病,一连五天高烧不退,因为家庭条件差,只能喂白开水。后来烧退了,妈妈的智商却下降了。弱智的母亲不能上学了,在家照顾弟弟妹妹们。是那场病,还是那个穷苦的时代毁了母亲的前程?爸爸面临失业时,母亲偷偷出去捡煤。作者写道“就这样,妈妈一直瞒着爸爸捡煤,等到爸爸发现,妈妈已经挣了挺多钱了,我看见爸爸的眼睛红了,妈妈却是一脸的满足。”伟大的母爱刻画得淋漓尽致。

  作文要虚实结合。文章忌空洞无物。不管你是写景写人。最常见的有一句写景的:景色很美啊。这个美没有质感,摸不着看不到。所以我们必须要像画家一样把这种美临摹下来。例如我市著名散文家、诗人、文史专家莫云老师的散文《临淮看日出》,作者极尽文字,将旭日东升时的淮河写成了人间仙境。“倘是夏日,夜宿临淮镇湖上渔家,凌晨早起,荡舟于莲塘鱼栏之间看日出,但见茫茫湖面,托出一轮红日,似火球静静地燃烧,如灯笼悬吊于东天……天蔚蓝,苇葱绿,水澄清,尽被镀上一层金箔。作家的文字表述非常到位,这分明是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让人流连忘返。莫老师著作等身,作品涉及诗歌、散文、文史、民俗等等。至今已出版作品六部。日出与夜宿渔家是写实的,似火球静静地燃烧,如灯笼悬吊于中天又是虚的,是作家的联想物。虚实结合恰到好处。读来赏心悦目,令人心旷神怡。这种美,是一种享受,让人陶醉。

  我们好多同学在作文时,要么写得太实,要么写得太虚。在写的时候,像画家写生一样,比如看到一棵树,总是把树干、树枝、树叶全画出来,甚至一片叶子也不少。对于画家可以,对于一个作家万万不可。为什么梵高能成为伟大的画家,不是他画的好,而是他善于运用抽象思维与荒诞技法,并融入自己的超凡的思想。这里的虚,不是虚构的意思,而是一种相对于实的创作技巧,一种留白。我们再拿画家的作画举个例子。现代画家齐白石大家都很熟悉,他擅长画虾。画家不光把虾画得活灵活现、活泼可爱,而且留下了大量空白。这是水墨画与其他画种的最大区别。那些空白是什么呢?是水,是草?这些水是河里的水吗?还是鱼缸里的水?这些水是纯净的还是被污染的?

  当然,我们也可以想象那些草是什么草等等。我们根据虾的动作表情,肢体语言来进行猜测与天马行空的想象。这就是画家的功力所在。我们作文也应该如此。该写的就写,不该写的就不写。不为内容和主题服务的,写了犹如画蛇添足。就像一个女孩子本来皮肤很白,非要打个粉底,再涂上增白妆不可,不是多此一举吗?浓妆淡抹总相宜,化妆也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否则适得其反。

  我们看某个人,首先看他的身高胖瘦长相,这些是实实在在的东西,直观一目了然;他的眼神,他的面部表情,我们只能揣摩,这就是虚的。这些表情眼神,不同的人看法也不尽相同,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与阅历、修养是左右一个人的评判分水岭。有人说他含情脉脉,有人说他笑里藏刀。有人说他不怀好意,有人说他心存感激。实是文章的骨骼,虚是他的血肉,虚是为实服务的。虚为实所用。打个比方,我是老板,你是员工,你处处和我作对或者不好好为公司服务,我肯定不能留你,吵你鱿鱼。这与作文一个道理。不为主题内容服务的,一概删除。

  作文要写自己熟悉的了解的人和事,不可脱离实际,闭门造车。为什么作家要体验生活呢,就是这个道理。蓝月的小小说《空位》便来源于生活的观察与思考。一个很简单的故事,却容纳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思想内涵。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养儿防老,一旦儿子远离了自己,一种心理落差就异常明显。父亲含辛茹苦地供养孩子读书,工作了,还时时刻刻挂念他。并带上儿子小时候爱吃的土豆。肩上背着黑色皮包,手里提着蛇皮袋子,与繁忙嘈杂、衣着光鲜、趾高气昂的城市形成鲜明对比,格格不入。公交车上还遭遇歧视与白眼,他像个异类。就连身边的座位,别人都不坐,嫌脏。他选择了离开,到最后边站着,并将座位用崭新的毛巾擦拭干净。一个农民朴实、隐忍的本质便彰显了出来。最后,父亲没有到儿子那里,而是打了返程的车票。作家在故事里写了一个小女孩。在父亲下公交车的时候,小女孩说:“谢谢你,爷爷。”作家继续写道:是和他说话吗?他愣住了。转身看见那个小女孩一双晶莹的眸子。小女孩说你是个好心的爷爷。那一刻,他想哭,他想拥抱小女孩,他笑着冲小女孩挥挥手下了车。这是这座城市给他最后的温暖,这个温暖来自一个涉世未深的花季少女,而不是小女孩的母亲或其他成年人。可见现代文明对城市的摧残是多么的严重。他知道儿子或儿媳也可能同样的嫌弃他,小瞧他。

  看完小说,我的眼睛湿润了。这个空位,是人类良知的缺失,是世俗的深壑,是人类本质被外来因素侵蚀的沙漠。小说开头写道:因为太想儿子了,他决定上城里。他并不知道,城市人的道德标准、审美观点与乡村相去甚远。在物欲横流、人心叵测的现代社会,一个农民的品德值得褒扬。农民是城市的衣食父母。工业不管如何发达,都离不开粮食,离不开土地上的庄稼,离不开面朝黄土背朝天默默耕耘在这片土地上的农民。

  历史是向后看的,科学是向前看的,只有文学才瞻前顾后。很多同学喜欢文学往往从诗歌开始。诗歌是文学中的文学,文学的起源就是诗歌。诗歌创作在中国源远流长,最初它起源于民间。像《诗经》就是很好的例证。很多作品都是民歌,是勤劳的人民大众口头创作的,朴素无华,朗朗上口。当时的皇帝专门成立一个机构负责搜集整理民间歌谣谚语。1989年,国家有关部门也对全国范围内的民间歌谣、谚语、故事进行大规模的收集挖掘整理与编辑出版。史称“三套集成”。我们泗洪是北大的学生深入农村采访的,由北大教授段宝林带队。段宝林教授是中国著名的民俗专家。归仁的采访是四个学生,来自北京的王颖,还有山东、浙江和吉林三个学生,他们都是中文系的,两男两女。在我们归仁三天时间,我带领他们到苏洼、归仁集等几个村采访录音拍照。吃住都在归仁。他们想吃山芋,我就从家里挖一点带到街上的饭店,让老板烧给他们吃。有一次,王颖坐我的自行车用手搂着我的腰,我让她放开,她为什么。我说别人看到不好,还认为你是我对象呢。她笑笑,我不在乎,其实我是怕掉下来。从这里,可以看出“男女授受不亲”的思想对我们毒害有多深,深入骨髓了。潼河大堆路面坎坷不平,人家怕掉下来,呵呵,是我思想在作祟(sui)。这次的成果将永久收藏在中国民俗文化博物馆。

  在泗洪第一招待所,我与段教授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会后,段教授真诚地邀我到北大作家班读书,一年学费是六千多。我那时还没有结婚,家庭比较困难,因此没有去成。这是我人生第一次错过的机会。诗歌发展到现在,已经不注重外在的东西了,而是表现在思想的深度上,趋向于哲理的阐述。母亲是历代文人创作的主题之一,写母亲的诗歌、散文、小说浩如烟海。

  这里给大家读一首我新近创作的诗歌《再写我的母亲》:妈妈你小心地喂我山芋头大口大口地吹着生怕山芋烫着我一九六九年和我一样瘦弱一九六九年和你一样乳房干瘪妈妈你熬的米粥真香一直香到我人生的尽头而你只喝玉米稀饭稀得像一面镜子看不到一点青春的摸样那时我不懂什么叫粗粮细粮只知道米饭真香妈妈2012年的夏天我从南方回来你端一碗玉米稀饭给我二十年没有着地的膝盖扑通跪下妈妈我想再一次让你把我扶起诗歌的语言像口语一样,像和母亲亲切地交谈。没有玩弄语言的技巧,很直白。我把母亲与时代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国家一穷二白的年代,母亲只能喂我山芋,而她只和可以当镜子的玉米稀饭。后来大了,工作了,我回来了,母亲却端她年轻时喝的玉米稀饭。自改革开放几十年,中国的物质水平空前提高,人民的生活条件稳步上升,很少有人再去吃粗茶淡饭了。母亲竟让我吃粗粮。母亲的爱真是无微不至。而我给予母亲的只是一片空白。惟有用文字来抒发自己对母亲的一汪深情。母亲就像树根,她汲取所有的养分都是为了枝叶,她不享受阳光和雨露。作为子女在枝繁叶茂的时候,一定不要忘了母亲,给她一点树荫吧,即使是树荫虚无的拥抱,母亲也会知足的。

  因为时间关系,今天就讲到这里,不对之处,望各位老师、同学的批评指正。我只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关键还是靠自己不懈的努力,多读、多想、多写。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墨客 作者文集 作者声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