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小的时候,就经常听爷爷讲当年八路军和地方模范队同日本强盗作斗争的故事:说的是1943年夏天,共产党领导的军民们,为了狠狠打击盘踞在桑墟一带的日寇,运来上千条死狗,于三伏天将其扔进小日本的据点里,臭得日寇掩鼻窒息,乘夜鼠逃。前几日,在桑墟街,我有幸见到了当年参加臭狗阵的老兵章兆华和章步邵,他们深情地给我讲起了那段红色历史。 桑墟是沭阳县北大门,是苏鲁交通的必经之地。四十年代初,伪军和土匪猖獗,日伪军沿交通线设立据点,企图切断苏、鲁根据地联系,匪首张“三忠”部200余人占领桑墟,在桑墟老乡政府一带建立据点,他们拆了桑墟南首的“天齐庙”和一些民房,在据点四周造了9座炮楼,炮楼高数丈,从地面到楼顶部一个个里大外小的八字形猫眼里,黑洞洞的枪口对着奋起反抗的我军民。炮楼与炮楼之间高墙相连,形成据点的第一道坚固的墙圩子。墙圩子外面还有三道圩子:距离墙圩子15米是10宽的水圩,水圩外面是锋利的铅丝网做成的铅条圩子,最外层是杂乱笨重的树头圩。在这些圩子里,敌人建起了一套完整的反动政权机构。有了这些坚固的工事,真可谓易守难攻,牢不可摧。他们更可以肆无忌惮地清乡扫荡,奸淫掳掠,杀我军民,许多无故的父老乡亲死在日伪残无人道的屠刀之下,不少老人和孩子为了免遭不幸,只好离乡背井,到处漂泊。 为了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与敌人展开了英勇的斗争,运用“麻雀战”、“疲劳战”等战术消耗敌人的战斗力。1943年盛夏,上级决定,由三支队参谋长王通吾和七团团长宋光碧率部拔掉这个据点。面对敌人精良的武器装备,靠强功硬拼,显然是以卵击石。敌人一般是白天活动,晚上龟缩于据点,因此,我军则多是白天隐蔽,夜里行动。可夜里,村庄上的狗闻风乱吠,很容易暴露我军行踪。某夜,团长宋光碧潜至据点附近侦察敌情,因一阵狗叫,惊动了敌人,猫眼里飞出了无数发子弹,使宋团长身负重伤。参谋长王通吾就动员老百姓自己“打狗”,村庄里无狗了,部队行动就方便。只一天,村庄上死狗无数,正值酷暑,小小村落里,飘荡着死狗的腥臭味,王通吾灵机一动,何不给敌人摆个“臭狗阵”?于是号召村民把打死的狗集中起来,并号召村民到周边村落打狗,一时间,新沂,东海等方圆四五十里的村民都纷纷把狗送到桑墟。没几日,桑墟的死狗已堆集如山,王通吾命令把这些死狗开肚分尸,然后带领士兵乘着黑夜,把死狗一块块一段段扔到敌据点四周,铅条上,水里,墙头上,到处都是死狗。酷暑高温,不多日,死狗腐烂,臭气熏天,蛆虫遍地,苍蝇乱飞。同时我军挑选几名射手埋伏在敌据点出口处,只要敌人一露头就开枪,弹无虚发,敌人闻风丧胆,被困在据点整整29天。死狗发出的冲天臭气害得小鬼子吃不下睡不着,头疼脑热跑肚拉稀,搅得他们天翻地覆,不时地对着据点外嗷嗷直叫,有的还用白布摭住鼻子。小鬼子终于熬不住了,乘夜放弃据点仓皇鼠逃。
桑墟据点就这样被拔掉了,军民们好不高兴,个个拍手称快,人人都伸出大拇指,敬佩王通吾参谋长足智多谋,指挥有方。“臭狗阵”也在当地被传为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