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花乡沭阳的北部,有一个古集镇叫桑墟,在桑墟的西南首,一条古泊河滋养着一个古老而美丽的小村庄——元兴。元兴本叫南湾,后来,为了纪念当地烈士王元兴而改名。
王元兴,一九一二年出生,一九三六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王元兴原是石匠,革命期间 他利用石匠的公开身份与敌人进行秘密的斗争。他读书不多,但思维敏捷,语言丰富,经常召集民众,慷慨激昂地进行革命演说,鼓动青年参加革命,被称作“王铁嘴”。他腰别短枪,满腔正气,浑身是胆,当地的土匪、流亡 、地主、恶霸无不闻之魂散。一九四五年,谣传他被国民党打死,那时的他已是沭阳、潼阳、东海三县职工会主任,淮海区工会副会长。
一九四六年六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犯我解放区,十月间国民党军队第七十四师和第二十八师侵占涟水、沭阳等地,我军作了战略转移。淮海区宿北、沭阳、东海、灌云等县级机关和地专机关的干部和家属三、四千人北撤山东,王元兴就在其列。
一九四七年二月二十日,我苏皖地区北撤鲁南的干部,民兵及家属一千八百余人,根据华东局要求,南返淮海区原地坚持斗争,据说由于叛徒的出卖,当干部队伍到达东海安峰山麓时,与当地潼北工委千余人突遭国民党整编第二十八师及其地方武装五千余人合击。情况非常危急,有人劝王元兴到山下老百姓家躲藏,可王元兴只坚定地说了三句话“我不能跑”“我是干部”“我无法交代”,说完就把身上的文件以及一支钢笔掏出埋了起来,然后握起枪带领受围人员会同华东野战军第三十五旅加强连官兵冲向敌人,浴血奋战,多次突围,终因寡不敌众,淮海区工会副会长王元兴等二百余人在激战中牺牲,另有二百多人被俘后就义于徐州和沭城,史称“安峰山事件”。
噩耗传来,王元兴的两个哥哥和大侄子冒着危险找到了他的遗体,他胸口中弹,脑门被刺,灰布棉袄的前襟被撕破,明显是经过激烈的肉搏战。其实王元兴的小姨家就在安峰山下,当时只要他逃跑就有生的希望,可他无愧党无愧人民无愧自己的良心,倒在安峰山下,使青山有幸与英魂做伴,青松呜咽,诉不尽英雄事迹。
王元兴牺牲了,解放后,家乡的人民为了纪念他,南湾村便改名为“元兴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