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来到忽然花开! 登录注册忘记密码

打工“圆梦”的刘小明 (打工)

发布于:2015-09-24 14:12  ┊ 阅读  ┊  人参与  ┊ 文 / 郑名富

  现在,有不少的打工者都认为打工没有多少前途,没有多少希望,认为开店铺、做买卖才可以让自己得得到幸福、得到美好。那么,试问真的是这样吗?

  为了使你弄明白这个问题,下面就让我来给你讲一个故事吧,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我的一个朋友,他的名字就叫做刘小明。

  那年高中毕业后,由于缺3分,刘小明没有考上大学,他就从他的四川德阳市老家来到了广州市打工。到广州后,他东西南北地找了十来天,最后才终于在白云区石井镇的汇华工业区找到了一个用工单位,这个单位是一家锁厂(也就是专门制造锁具的),厂里缺少一个杂工,这个刘小明就干起了这份活。

  谁都知道,这制锁厂是跟“技术”打交道的,没有技术可不行,在这里干活,可不是像在货运场干活,可不是像在建筑工地上干活,有一把力气就行;制锁厂,有一把力气是不行的,而且是完全不行的,得要有技术才可以。该厂是一个深圳老板开办的,是一家私营企业,厂里有一百八十多个人,这一百八十多个人几乎百分之七十五都懂得制锁,对制锁的方法都能道得出一个子丑寅卯来。把这换一句话来说,也就是这个厂里绝大部分都是一些“懂锁“的人,而很少有“外行”存在。

  这家厂里有四种工(这里补充说明一下,这是针对生产人员讲的,而并不面向厂里的行政管理人员,请大家要搞明白,别误会了),这四种工就是:初工、普工、中工、高工。初工(也称为学徒工)是最低等的,高工是最“高等”的,再比高工更高等的就是搞“研究的人“——这搞”研究的人“不是一般的人可以胜任的,非有很高的本事不行,因为能够搞”研究的人“是要比那个“高工”强几十倍甚至二十倍才可以的;如果不能强这么多,那是搞不好研究的。能够搞得好研究的人,毕竟只有那么几个,在这个厂里,也就四、五个吧;因为这种人少,所以在这个厂里要算工种,搞研究的人是不能单独算一个工种的;要算工种的话,只能算四种,这四种就是上面所讲的那四种。

  该厂在工资上是按照“工”的等级给的,一个“工”和一个“工”之间,一个月要相差四百元。这里,为了让你弄明白这个事情,那现在就让我来给你打一个比喻吧,假若一个“初工”的工资一个月是2000元,那“普工”的工资就是2400元,“中工”的工资就是2800元,“高工”的工资就是3200元(注意:这里是打的比喻,而不是真的,请大家要搞明白。还有,这里不讲那些搞“研究的人”,只讲那“四种工”的工资,搞研究的人是要比“高工”多的,他们一个月要比“高工”多五分之二)。因此,大家一看就知道,在这个厂里,要想多拿钱,那就得要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才行;没有技术水平,你想多拿钱,那只能是白日做梦!

  刘小明开始进这家厂,讲级别,连最低等的“初工”都算不上,因为他完全不懂得制锁,对这是一窍不通,纯粹的门外汉一个,他干的活是什么搬东西、装卸货物、打扫卫生、清理垃圾……等等,诸如此类杂七杂八的,多得很。你想,像这样的活,是制锁工人干的吗?很显然,不是!所以,从某种方面来说,当时的刘小明还算不上是一个“工人”的,充其量只能称得上是一个专门下力气的“苦夫”。可刘小明想,这只是暂时的,虽说自己目前是厂里一个“最差”的人,但只要在这里站稳了脚跟,那就得一天一天地向前迈进,而绝不能倒退,自己的命运要靠自己去改变——我要改变我自己的命运,由“杂工”向别的方面转化!

  在这里干了四个月的杂工,因为他的表现好,做事很踏实认真,而且肯吃苦耐劳,再又很负责,充满主人翁精神,把件件事情都做得很好,所以老板就很喜欢他,随后就将他的工作作了调整,他被安排到“初工班”里去当学徒工,学制锁的基本原理(也就是基本功),而他离开后的那个“杂工”岗位则由厂里平时不大听话、喜欢调皮捣蛋的“普工”陈继彪接手——也就是把他们两人作了一个调换。陈继彪开始不想当这个杂工,他认为自己已是“普工“了,普工要比杂工强呀,不说别的,一个月的工资就要多大几百块咧,可现在老板却竟然要他这个普工当杂工了,这不是明显的”倒退“和”后转“吗?他对老板说,他不愿干这个杂工,还是要当普工。老板说,你不服从安排,那就请你离开这里!陈继彪没有多大的本事,他离开了这个厂,是很难找到别的活做的,所以这个杂工他不爱干也得干了。

  在“学徒班”里,带刘小明学艺的师傅名叫李天松,他是江西宜春市人,年纪三十七、八岁,大刘小明十六、七岁。为了拉近自己与这个师傅的关系,于是刘小明便把他称为“叔叔”(刘小明这年21岁),李天松很喜欢刘小明这样叫他,他也很乐意给刘小明当这个“叔叔“。李天松平时爱抽烟、爱喝酒,刘小明哪怕自己是学徒工工资不高,他还每过几天便给这个师傅买一包烟或者一瓶酒,孝敬孝敬他。刘小明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想让这个师傅尽快地告诉自己学艺,把自己引上路,使不懂变得懂,由”门外汉“变成”门内汉“。

  这个厂里共有四个班,这四个班是按照制锁的工序(或者说是流程)划分的,也就是像读书一样,分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一班是学基本功的,有了基本功,通过考评,就可以调到二班去;同样的,二班的人,技术强的,也就可以调到三班去……这四个班的工人的工资是不相同的,“班次“越高,工人的工资就越高;但工人的工资不同,可带班的师傅(也就是班长)的工资却是差不多的,每个班班长的工资基本都是一般多,而没有什么区别,这是厂里规定的。

  刘小明因为自己跟师傅的关系搞得很好,这个李天松便积极地施教于他,凡是他有什么不懂的,李天松就给他释疑解惑,直到他弄明白才为止。李天松见这个刘小明肯学,他便给他送了一本《制锁大全》的书,叫刘小明看。这本书是厂里免费发给班长一级的干部的,以供他们学习提高,厂里不是出版社,不出这书,这书是从新华书店里买回来的。李天松也是一个高中生,讲文化知识也有一点,但他认为自己已经成了师傅,当了班长,这就已够满足了,所以他也就不想再学习了,厂里给他发的书,他一直放在自己寝室的桌上,而没有看过几页;现在他见这个刘小明这么爱学习,于是他就做“顺水人情“将它送给了这个刘小明,心想放在自己的住地也没有啥用,是一个”废品“,还不如给他算了。

  刘小明得到了这本书,就像得到了无价之宝一样,他一有空闲就把它拿在手上专心致志地看。可对一个打工者来说,能看书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因为白天要上班搞劳动呀,那晚上又要睡觉呀——一个晚上就那么几个小时咧,你说白天劳动了一天,晚上不睡觉能行吗?很显然,是不行的!但,刘小明认定了一个事理,那就是自己想要在这家锁厂里呆下去,想要将来赢得一个美好的“前途“,那就必须要学本领才行;没有本领,那是万万不能的。可要有本领,那唯一的办法就是学习,这学习一是理论知识,二是实践知识,科学家要研究新东西,要创出新东西,他们都是先学理论知识的,然后再用理论知识去指导实践的。刘小明决定要把这本180多页的书”啃“完,并且是准备要把它的内容死死地记牢,就像记“乘法口诀”一样,做到烂熟于心。

  但要看书,可条件又不够,那就是这个厂里的工人们住的都是集体宿舍,集体宿舍都是在11点以后就统一熄灯的,每个宿舍的电灯都是由厂里的值班室控制的,11点以后,你就是再想怎么用灯也不可能了,厂里这样做,是为了节约用电,减少开支。过去有很多工人睡了觉,却把宿舍的灯亮着不拉灭,这使厂里耗费了许多冤枉钱,所以后来,老板就决定把各个宿舍的电灯开关取消,由值班室统一管理,什么时候开灯,什么时候熄灯,都由厂里说了算,谁不接受也不行,谁想反对也不行。这种情况,对刘小明来说是极大的不利,因为一般晚上都是在9点来钟才下班的(这个厂里常加班,不是按正常的作息时间劳动的),下班以后,还要吃饭,还要洗澡,还要洗衣服,把这些事一搞完,那就已隔11点不远了;可11点一到,厂里就要熄灯,你说,还怎么看书呢?

  刘小明为了看这本《制锁大全》,他便选了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就是厂食堂的门前。食堂在厂后面,比较偏僻“甩拐”,这里有一盏电灯,有几棵绿树,这盏电灯是一夜不熄的,要亮到天明才灭;除了这盏电灯以外,再就是厂里的值班室还有一盏,但那里有值班人员,到那里看书会被人家发现,不大好。在这个食堂门前没有一个人,这里也很少来人,食堂是在厂内的,门是用大铁锁锁着的,不担心谁会进去拿东西,所以厂里的保安也是不到这里来巡逻的,他们很放心,可以这样说,一到深夜这里是空无一人的,安静阒寂得很,很适合看书,刘小明就决定到这里来读《制锁大全》。

  他每天等宿舍里熄灯以后,就带着一个塑料小凳子来到食堂门前,他自己给自己订立了一个铁的规定,这个铁的规定,那就是每天晚上只要天晴不下雨,他都要在这里看3个小时的书,到凌晨2点了再回宿舍里去睡觉,每夜睡那么四、五个小时。他这样搞,坚持了一个二十四、五天,就把那本书细细地读了一个三、四遍,这时已基本把那内容搞懂了,有好多重要的东西,他几乎都能背了。

  有了理论知识,他就准备把它运用到实践中去,这个刘小明是一个很聪明的年轻人,脑袋瓜子非常灵活,接受能力挺强,人家师傅一讲,他就能心领神会。他干学徒工只干了九个月就变成了”普工“(一般的人从学徒工变成普工是需要两年到三年的时间的),从普工再到中工只用了一年半;达到了中工这个地步,离高工就很容易了,这就像读了一年级以后,接下来就可以读二年级了,这是很自然的事。

  这个厂生产的是门上的挂锁(就是穿在门环上的锁),商标的名字叫“永固”,共有大大小小五、六个种类,而其他的锁则不生产。该厂生产的锁有一定的先进性,但也有一定的落后性,客观公正地讲,就是先进和落后并存,其落后性就表现在有一定技术能力的盗贼能把这种锁打得开。因这种锁的安全性不强,所以也就影响了它在市场上的销售。刘小明当时还算不上是厂里的研究人员,因为他连高工都不是,不具备这样的资格;可不具备这资格的刘小明,已想对这锁的落后性进行“手术”了,也就是说,他想提高它的质量。

  要想提高它的质量,就得搞研究,因为他那时还不是厂里专门的研究人员,只能算是一个很普通的生产工人,所以就不可能到研究室里去搞,也不可能利用正常的上班时间搞,要搞也是在晚上下班以后搞,他搞研究的地方仍然还是食堂门前的电灯下。

  那么,他是怎样搞这研究的呢?

  关于这一点,那我就来讲给你听一听吧:刘小明先是自己掏钱从街上买回了当时市场上很吃香的几种锁,像什么“三星”、“神箭”、“钻石”、“强力”等这些名牌,他用钢锯条将它们锯开,看它们里面的结构,再把自己厂里生产的锁也同样锯开,把它们放在一块比较,找出问题的所在。他把他从《制锁大全》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起来,针对自己厂和人家那些名牌锁厂所生产的产品进行琢磨,他很快就找到了那差距,这差距就是自己锁厂的锁结构太简单,缺乏科技高含量。问题找到了,该如何改进呢?关于改进,刘小明是这样做的:他把自己锁厂的“蛋子”(就是里面带齿状的小珠子)由原先的5颗增加到7颗,再将锁眼由原先的“一”字形改为“月牙形”、“十”字形、“三角形”,同时外面还有掩护的“防盗盖”,设有“密码”,这样就比过去难开多了,就是很高明的小偷估计也对它徒呼奈何。

  刘小明熬了几个夜晚,把上面所想的方案画成草图,并附上详细的文字说明,他将它送给了老板。这个厂的老板不是很大的年纪,只有四十四、五岁,他不是一个“大老粗”,他过去曾读过大学,很有知识头脑,再加上他又善于接受别人的意见,只要是对厂里的发展有益的意见,他都肯听,而且愿意改良;另外还有,他对制锁也懂得不少,算得上是一个“内行人”,他看了刘小明送给他的“草图“后,觉得很有道理,他便把刘小明找来,在办公室里跟他交谈。老板对刘小明的印象不错,刘小明就把自己心里的想法全讲了,并说这个厂里要想开创新的局面,那就要把产品质量提高才行;不提高产品质量,不仅不能开创新局面,说不定到时还会灭亡。老板说刘小明讲得很对,表示同意,赞成刘小明的搞法,随后他就把刘小明的设计图交给研究室,叫他们制成模型,再安排到车间里去下料生产。

  不几天,按照刘小明设计的“永固”牌新锁就生产出来了,厂里在门前搭起一个高台子,放上一张桌子,再在桌子上摆上几百把锁,试销了一天,并现场讲解了这种锁,说明这种新锁的好处,很多行走的路人都跑过来围观。厂里的销售科长黄元新拿起一把锁,对台下的人讲,说谁能把这锁打开(指不是用这锁自身的钥匙打开,而是用别的东西打开,不管用什么东西都可以,只是不准用斧、锤“砸”)就奖赏3000块。有一个专门在街上给人家开锁的男子(注释一下:现在大城市里都有很多专门开锁的师傅的,人家的钥匙丢了或者是锁坏了打不开,那就会去找他们来开锁;这开锁是要付报酬的,一般开一次锁要5——10块钱),这天也在这人群里围观,他听黄元新这一讲,心里激荡起来,他相信自己能把这锁打得开,能把这3000块赢得到手,于是他便走上台来,从口袋里掏出开锁的工具,对准那锁“捣鼓“起来。可哪知,他开了四、五分钟,但那锁就像一块小石头似的纹丝不动,一点儿反应也没有,这叫他这个干了十多年开锁生意的师傅很是难堪,不好收场。

  现场围观者众,有三、四百人,这些人都看到了那个开锁的男子没有把那锁打开,他们都说这锁的质量好,凡是自己家里需要锁的人都纷纷地掏钱买;他们离开这里后,都争相地在社会上宣传这种锁,这样一里传十里,十里传百里,让过去不是很吃香的“永固”牌的门锁香起来了,有好多的商家都朝这家厂里来大批量地购买,生意很是火爆,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老板见刘小明很有本事,是一个大有潜力可挖的年轻人,于是他便下令,把当时还只是“中工”的刘小明破例地调到了研究室里,专门研究锁,这在厂里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因为他的资历不够呀,一个当“中工”的人哪有资格搞研究呀,就是“高工”搞研究都不够格呀,那就更别说“中工”了——但因为是老板的决定,谁也不敢反对,谁反对也无用。

  刘小明刚开始到这个研究室里工作,那几个老搞研究的人对他很是瞧不起,一是他的年纪轻,岁数不大,还是一个毛头小子;二是他没有什么学历,没有啥文凭,充其量只是一个高中生——你想,这种情况,他们能把这个刘小明放在眼睛角落里吗?很显然,不会!但,刘小明却并不计较那几个人的“小看”,他只觉得要加劲地干,要努力地干,一定要对得起老板才行——这“对得起”就是要不辜负老板的期望,要多研究一些新的产品出来,要让这些新的产品去占领市场,为厂里创造经济效益。

  这是刘小明心里的想法,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每天早晨,厂里还没有上班,可研究室里他就已提前到了;每天晚上,人们下班后,已进入了梦乡,可这个研究室里,还见刘小明的身影在晃动。他觉得厂里的产品太单一,太单一就不能形成气候的,应该要向广阔的领域发展才行。他通过一年半的努力,为厂里开发出了五种型号的“碰锁”(也就是安在门上的pang锁);再后来,又通过两年时间的研究,又开发出了自行车双簧锁、摩托车四舌两扣高级保险锁和小汽车防盗拴轮叉子锁——这些锁都是“原子锁”,带电子的,科技含量非常高,安全性很强很强,你就是用锤子打、用斧子砸,只要不用钢锯“锯”,它都不会开,可以说是当今市场上的绝品,不管盗贼多高明,都是打不开这种锁的。

  这些产品投放市场后,很快就赢得了人们的喜爱,原先在广州这个地方,是外地来的锁占绝大的份额,但自从有了刘小明开发出来的这些新锁,那些外地的来的锁就显得落后了,它们再在广州这个地方销就没人要了。刘小明开发的锁不仅在广州销,而且还在广东全省的二十一个地级市销,最近几年还扩大到了外省,像什么湖南、广西、贵州、海南、福建有不少的地方都有这种锁。据粗略地计算,刘小明开发的这些新产品可为厂里创造经济价值达一亿五千多万元。

  这个厂的老板看刘小明很有能耐,为厂里研发出了这么多的新产品,他很是高兴,于是便委以他重任,叫他当厂里的副厂长,协助老板工作,主要抓厂里新产品的开发,另外还兼管技术、生产。老板每月给他把工资六万元,这工资比国家领导人还要高,而且是要高好几倍,在这个厂里是无人能比的,再也没有谁有刘小明这么高的工资了;老板还关心刘小明的个人大事,他将自己的一个侄姑娘嫁给刘小明作妻子,这充分说明老板对这个刘小明的热爱。现在的刘小明刚33岁,可他在广州这里已有了三室两厅的住房,已有了一部“丰田”牌的小轿车,他把他老家的父母都从四川德阳市接到广州这里来,让他们过着很阳光的城市生活。

  从这个故事,我们完全可以看出,打工也是可以能实现自己的人生梦的,也是可以能得得到自己的幸福和美好的,请大家不要以为打工是黯淡一片,没有光明,光明和前途是大大的有,关键的问题,那就是看你怎样去打这个“工”,把这个“工”怎样打好,这就像一张白纸一样,摆在你的面前,看你怎样去写,看你怎样去画。打工的朋友!我希望我今天所讲的“刘小明”的这个小故事能给你一些启发,能给你一些点窜,能给你一些斅教,能给你一些禆益,但就不知你意下如何?

  作者:郑名富

  邮编:510407

  联系电话:13126478611

  固定的通讯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同德街田心村田心大街四巷8号

  个人的邮箱:2495802546@qq.com

责任编辑:我是德波 作者文集 作者声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