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来到忽然花开! 登录注册忘记密码

在寂寥的大地上轻轻地吟唱——读李新勇的散文集《草丛北斗》

发布于:2006-10-24 19:36  ┊ 阅读  ┊  人参与  ┊ 文 / 池墨

    收到南通市启东工商局李新勇寄来的散文集《草丛北斗》,我小心翼翼地撕开信封,生怕惊动了那只正在草丛里低吟浅唱的蟋蟀,破坏了他歌唱的氛围和兴致,那样,我会为自己的鲁莽而感到愧疚和不安。带着崇拜的心情,小心打开《草丛北斗》,一股淡淡的书香扑面而来,让我再次闻到文学的墨香。翻开扉页,写着李新勇赠给我的题签:“送你一串山间的晨露,一抹远山的秋风”,落款,弟:李新勇。看了李新勇的简介,我不禁为他所取得的累累硕果而由衷感到高兴。在简介中我得知,李新勇仅仅比我大一岁,但他所取得的成绩却让我感到汗颜。刚过而立的他已经出版了三部文集(两部散文集、一部诗集),还发表了数部中篇小说。在这个浮躁的年代,金钱至尊,物欲、人欲横流,人心颤抖,浮躁而不安,像李新勇这样能坚持自己的理想,心中写满希望,笔耕不辍,并取得辉煌成就的人并不多见,特别是在工商系统,对文学这么执著和痴迷的人,更是少之又少。拨开草丛,遁着蟋蟀的吟唱,我们陡然看到那颗北斗,赫然亮在我们的前方,在苍茫的夜色中,指引着我们走向远方……

    与李新勇相识在网上。初次看到他的文章,就被他的才情所深深折服。一篇《横断山听夜》,让我读得如醉如痴。文章开头就出手不凡,一句“乡下的夜,犹如乡下女子,来得轻松去得轻松,来得多情去得也多情”,真是把乡下的夜写活了。这种拟人手法把乡下的夜写得形象生动栩栩如生,让人感到无比亲切、韵味无穷。读着李新勇笔下的乡下的夜,我们仿佛亲身感受到乡下的夜晚是多么的温馨、静谧,乡下的夜一如乡下的女子,平素而亲切,温柔而多情!

    其实,早在几年前我就曾听闻过李新勇的大名,那是在报刊杂志上。但是,我们之间却一直没有交往,因此,彼此的印象应该说不是很深。在今年的《江苏工商》杂志上,我有幸和他“并肩”站在一起。直到有一天,在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工商局的论坛原创文学区,我拜读了网名叫云烟深处的作者贴在论坛上的文章,根据他提供的线索,在互联网上我很容易地检索到了有关他的信息,原来他就是李新勇。由此,我们开始了联系,对文字的热爱,让我们彼此之间感到很熟悉很亲切。承蒙他的错爱,向我惠赠了一本他的散文集《草丛北斗》,并用挂号的形式给我寄来,我被他的仔细和真诚所感动了,但是这封挂号信走了十天,让我等了好久,我整天计算着它的归期,期间我甚至怀疑邮路是否出了问题,性急之下曾在网络上询问李新勇,书怎么还没到?并不是我怀疑李新勇,而是现在的邮政部门在信件投递方面还存在诸多的弊端,弄不好就有把邮件搞丢的可能,这就是我与李新勇相识的全部过程。在网络提供的交流阵地中,相同的爱好,共同的语言,让我们很快成为一对好朋友。虽然他远在长江之滨的南通,而我身在经济落后的苏北宿迁。但时空的距离并不能成为我们交流的阻隔和友情的障碍,我们开始了接触和交流。

    我一直认为,文字其实是思想的真实表达,是作者内心的真实流露。通过一部书、一篇文章甚至一段简短的文字,细心的读者完全可以通过作者的文字而看到作者真实的内心情感。读李新勇的《草丛北斗》也是如此。该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辑一襟山水是写景叙事的散文。作者以较多的笔墨描写了家乡的山水风景,从笔墨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家乡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的热爱,对家乡感情至真至深,让人体会到游子的思乡爱家的情怀,思乡之心蠢蠢欲动,思乡之情流诸笔端。通过作者的描写,让读者对作者的家乡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作者在《登螺髻山》一文中写道,“在祖国的西南腹地,螺髻山是茫茫横断山脉的一条支脉。它山体浑厚,水碧谷幽。南北绵延60余公里,东西宽30多公里,海拔4359。……它是我故乡的一条山脉,我的故乡酒座落在这茫茫原始大森林覆盖的螺髻山脚下。”从文章中我们得知,作者来自祖国的大西南,来自山区,来自一个山区农村家庭,通过作者的勤苦好学和努力奋斗,带着农村人的质朴、带着大山的敦实和大山人的憨厚,作者开始了他的人生之旅,揭开了他人生中新的篇章。虽然“如今,我也像蒲公英的孩子一样,飞出很远很远”,在黄海之滨的长江下游“长成一棵独立的树”,但横断山下、安宁河畔才是作者真正的家,而河谷就是作者这个“漂泊者怀中的一枚青橄榄、一个回忆、一个心灵的泊地、一个奋斗的信条”(《河谷·河谷》)。在这一辑中,作者还写了一次在山区“与狼共舞”的遭遇,那就是《与狼遭遇小凉山》,这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与其说是一场遭遇,不如说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在深山老林中,作者搭乘表哥的夜车进城,途中遭遇了二三十条恶狼。绿幽幽、冷森森的狼眼犹如鬼火,让人不寒而栗,汗毛倒竖。虽然“两束雪亮的灯光把黑夜凿了两个窟窿”,但毕竟敌我力量悬殊,作者及表哥是否能成为“孤胆英雄”,还要打个大大的问号。果然,狼群发起了攻势,打的车玻璃“啪啪”直响。敌众我寡的情况下,作者表哥只有驾车逃跑,引得群狼穷追不舍。更为严重的是有两个家伙竟然冲进了车厢,而车上装着雷管,要是被它们折腾爆炸可就惨了,与狼同归于尽的代价实在太大,只有甩掉他们才是万全之策,因此作者及其表哥开始了他们的“逃亡之旅”。在“亡命奔逃”中出现了惊险而又富有戏剧性的一幕,车子在疾驶中突遇急拐弯,惊慌之中表哥紧急刹车,虽然“车子的左轮子几乎悬空在悬崖外面”,但居然有惊无险。而紧追不舍的那两只狼显然也没有预料到会有这个意外情况,结果措手不及之间冲下了山崖,“深谷里传来两声重物落地的声音,紧接着传来狼的惨叫和哀号”。人是万物之灵,没有哪种动物能与人媲美,那么足智多谋和诡计多端。当然,人的聪明才智是在生活中积累起来的,人们在接受教训后会总结出一套经验,从而丰富自己的学识和智慧。正如作者在文章所说“只有这些出没于大森林的人,才深深懂得谁是大自然的主宰;才会懂得,在人与兽的较量中,谁最优资格享受生存的权利”。其实,不仅是在人与兽的较量中,在人与人、兽与兽的较量中,也是智者胜、勇者胜。大自然的生存法则是物竞天择弱肉强食,在兽与兽的争斗中,拼比的是力量和勇气。而人与人的争斗中,不仅仅要比拼力量和勇气,更要比拼智慧。只逞匹夫之勇固然可以带来一时的胜利快感和喜悦,但最终终究会吃亏,最后功亏一篑,落个千古骂名。历史上不乏逞匹夫之勇者,如项羽、张飞等等之流,最终难免落个身首异处、国破家亡的结局。

    在这一辑中,还有一篇文章读来令人为之动容,这就是《麂鸣山野》一文。山中的好猎手遇到了生产的麂子。因为麂子罕见,如果能打到麂子,那么,这个猎人就算是走了运。当然,这也是人类的罪孽,是大自然的惩罚,一些动物正在剧烈减少,昔日寻常的动物如今成为珍稀动物,这不能不算是一种讽刺。遇到这样的好事显然也让作为猎人的叔叔兴奋起来,当他扣动扳机的时候,枪响了,但却没有子弹射出。兴奋之余猎人犯了一个很低级的错误——忘记了装子弹。然而,就是这个小的错误,竟然改变了叔叔的主意,挽救了麂子母子俩的性命。在麂子母子亲情的感召下,好猎手叔叔终于放下了手中的猎枪,放过了这对可怜的麂子母子。这是人性的回归,是人类良知的发现,是人类为自己斑斑劣迹作出的发自灵魂深处的反省。看到麂子舔犊情深,作为猎手的叔叔显然是被它们的母子亲情打动了。“当我惊异地转过头来望着叔叔,叔叔眼睛里,不知什么时候蓄满了泪水”。这是怜爱之泪、仁慈之泪,是人类善良本性的复苏和体现。直到十多年后,当我旧事重提,叔叔依然“久久地凝视着远方……”叔叔看到了什么呢?他是否看到那只麂子已经儿女成群,在陡峭的山壁寻觅,在茂密的森林散布,在浓密的草丛里穿行,在宽阔的平地嬉戏?文章并没有说明,但是,“远方,似乎还有麂子们呦呦的鸣叫”,作者,包括他的叔叔似乎都听到了……

    读李新勇的文章,是我工作之余的一种享受。近年来,随着年龄的增加和生活压力的加大。我感到肩上的压力越来越重,有时甚至重过一座大山,压得我喘不过气来。这种压力既是有形的也是无形的。有形的是生活中经济上的压力,无形的是来自精神上的压力。双重压力让我身心疲惫,倦意倍生。因此,很难完整地、认真地去读一部长篇巨著。这种惰性在潜滋暗长,有时候甚至连杂志都懒得去翻。在日常中最多翻翻报纸,浏览一下一些“短平快”式的新闻。即使读一篇完整的文章,也是选择那些不超过三两千字的文章来看,超过五千字的文章,就吓得我避而远之,这是我的悲哀。当年那种好学上进心已然荡然无存,在这种指导思想下,要想取得进步,简直是痴人说梦,比登天还难,我就这么自甘堕落下去,从昨天堕落到今天,再准备从今天堕落到明天,就这么日复一日,自甘堕落下去,直到终结我的余生……

    但是,收到李新勇馈赠的佳作,如果不认真读一读,就愧对了李新勇的一片热心和期望,于朋友来说难以交待,于自己来说良心也有点说不过去。于是,每晚下班以后,上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捧起《草丛北斗》,沉醉在那片茂密的文学草丛中,聆听蟋蟀的低吟浅唱,遥望北斗的熠熠之光……

    读《草丛北斗》,断断续续花了我一个多月的时间。说实话,这本书我是认认真真地拜读的,但是,花一个多月的时间来读,也并不全是我认真的结果。前面我说了,我这个人有一种惰性,而这种惰性并不是一下子就能驱除的。我有早睡早起的习惯,每晚睡的很早,而早上必须要早起。这是多年来养成的习惯,因为我家离单位较远,从家中到单位骑自行车需要四十分钟左右,因此,自从我到工商局以后,就养成了早起的习惯。而早起的“代价”就是早睡,否则,我的睡眠就难以得到保证。这样的日子过得繁忙而紧张,岁月就在不经意间匆匆流逝。雁来雁往,日出日落,斗转星移,时光匆匆。当我闲暇的时候,蓦然回首,我发觉我这三十余年过得苍白而匆忙。回首过去,一种失落的情绪浸上心头。痛定思痛,我决心找回自己。进入二千零五年的时候,我决心坐下来写评论。但由于评论的时效性较强,加上单位并没有网络可供自己利用,所以,属于自己的写作时间其实很少,因此,只能利用早上从起床到上班这段时间,于是,早起成为我一天中的头等大事。为了能让时间宽裕一些,我常常是五点钟就起床,打开电脑,联上网络,浏览网页,寻找可以激荡自己心灵的东西。然后,在短时间内匆忙完成一篇所谓的文章。这样持之以恒,一年下来,我竟然取得了连自己都不敢相信的成绩,不到一年,在各类平面媒体以及网站媒体发表时评文章一百余篇。无意间,我跌跌撞撞地冲进了时评圈,成为一名时评写手,有的网站还专门为我建立了文集。一些时评高手与我交流切磋,更让我感动的是,一些媒体编辑竟然也向我伸来了橄榄枝——约请我为他们的报纸写评论。这让我感到自己所付出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得到了编辑、作者和读者的认同,如果自己没有拿得出手的文章,相信他们也不会注意到我这样一个无名作者。

    就这样,我断断续续终于读完了《草丛北斗》,让我稍微感到心安。因为这既是对李新勇作出的交待,也是对自己的交待。读《草丛北斗》,我们可以看到作者成长的足迹和人生的履痕,从祖国的大西南走到黄海之滨,从大山深处走到江淮平原,从崎岖陡峭的山区走到平坦开阔的长江下游,从孩童走到少年,再从少年走到青年。作者无论是文化学历、社会经历还是人生阅历,都是丰富和充实的。因此,作者年纪轻轻就出版了三部著作,既是作者多年努力和对文学支柱痴迷的结果,也是瓜熟蒂落的“自然现象”,有辛勤的播种就会有丰硕的收获,成功总是属于那些勤劳而又持之以恒的人。

    在踏歌岁月这一辑里,作者写了自己小时候的一些往事,在作者的笔下,父子之情、母子之情、兄弟之情、师生之情、同学之情、朋友之情、恋人之情以及乡情,在作者的笔端汨汨流淌,发出激荡心魄的声音,既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艰辛,也让我们体会到生活的美好。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和爱情,是构成这个美好社会的永远的图景。作者笔端所及之处,无不体现了爱之深、情之切,也体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在第二辑蹉跎岁月中,作者以较多笔墨记录了女儿成长的足迹,在作者的笔下,一个调皮、淘气、天真的儿童跃然纸上,小家伙的一笑一颦都牵动着作者的心,也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尽管作者的女儿年龄尚幼,但在作者夫妻的潜移默化下,却幼年老成。家庭知书达理式的熏陶,让小家伙小小年纪就以一个淑女形象出现在读者面前,尽管有时候很幼稚也很搞笑,但却让读者发出了会心一笑。从女儿初成人形到一朝分娩,从呱呱落地到蹒跚学步,女儿从“当初不及手肘长的小毛头在一天天长大,一天更比一天懂事。而“我这做父亲的马上就要迈进三十岁的门槛。三十而立而不立,心急如焚。”本来想乘着年轻,在文学的天地里畅游一番,然而年幼的女儿却偏偏不懂事。“有好多篇文章正写得如火如荼,娃娃突然醒了,要尿尿。”等作者“搁笔调理好了来,思路往往接不上,或者文气不贯通。”在《家有小千金》一文中,作者看似感到无奈,但在字里行间,却洋溢着对女儿的怜爱,一个幸福的小家庭鲜活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让我们也沉浸在浓浓的幸福之中。而随着一个新的生命的孕育和诞生,也意味着孕育新生命的母亲却要付出无比的艰辛和痛楚。“在那张诞生过无数小生命的床上翻腾着,痛苦扭曲了她的脸,汗水打湿了衣衫”,在孕育生命的同时,可怜的母亲“一边站着生命,一边立着死神”,生死只在眨眼间。在《诞生》一文中作者写道,“住院的第二天晚上,走廊那头的手术室突然传来几个人歇斯底里的恸哭。那样凄惨。那样绝望……”显然,随着一个新的、幼小生命的诞生,一个生命也随之而去。或者,那可怜的小生命也未能见到天日,耳听身边的恸哭,作者发出了发自内心地感慨,“啊,儿的生命,有时需要母亲用生命来换取。”母亲在孕育生命的同时,往往又要经受死神的考验,可见,生命的诞生是何等的艰辛和凶险。然而,在社会中,我们往往只看到生命诞生给我们带来的喜悦,却往往忽视了做母亲所忍受的种种痛苦,这究竟是人们对幸福的追求而忽略了痛苦的存在?还是在藐视痛苦?没有人给出一个正确的或者明确的答案。女人这一生太难了,“要抵御各种诱惑,要提防爱情的陷阱,要与衰老抗争,要忍受怀孕和分娩的巨大痛楚……仅仅从创造生命、繁衍生命这一点来讲,女人就够伟大了”,“仅凭这一点,任何子女都没有理由不孝敬自己的母亲”。

    紧接着,作者就安排了两篇写父亲、母亲的文章,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做父亲做母亲的对子女的拳拳爱心让作儿女的深深感受到人间的亲情。字里行间也充溢着做儿女的对父亲母亲的孝心。李新勇的笔触所到之处,无不洋溢着人间真情,也闪耀着作者的才情,我被李新勇的才情所深深折服。

    在接下来的篇什里,作者还写了乡情、师生情、同学之情甚至爱情以及追忆了自己的童年时光和那时候的艰苦岁月。《姐姐》一文乍看标题,还以为是写姐弟之间的事情,详细读后才知道作者是在回忆他苦涩的初恋,“姐姐”对我的关心和爱护之情在作者的字里行间得到充分的展现,纯朴的感情、纯洁的爱情让人为那种纯朴的情怀而感叹不已。读李新勇的文章,犹如在读一部人生的书,它是那么深沉、那么厚重。在描写爱情的篇什里,有好几篇故事构思的让人荡气回肠,面对人生中的无奈,让人慨叹不已,给人带来无限思考和回味。描写爱的永恒主题的文章有《当你老了》、《暮年相携看夕阳》、《又相逢》、《雪地》、《窗口》。作者的视觉还触及到那些弱势群体,落魄的艺术家、流浪者都成了作者的写作素材。

    人的童年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也是人生中最美好最值得回忆的一段时光。但是,因为贫穷,作者的童年也是枯燥单调的,在《没有玩具的童年》一文中,作者整天与鸡鸭做伴,没有城里孩子那些丰富的物质,甚至连玩具都没有,只能整天以数鸡鸭为乐。在追忆童年的艰辛岁月中,表现了作者对压迫的反抗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河沟里的童年》一文中作者写道,“人的反抗精神也需是与生俱来的,哪怕四五岁的小孩都懂得:面对压迫,就的选择反抗。”

    “岁月悠远而逝,季节联袂而歌。没有熬不过去的过去,也没有争不来的未来”,随着社会发展,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作者终于度过了自己那段艰辛的童年岁月,落根于黄海之滨的江苏平原,在异地他乡,丝毫没有改变作者人生的追求,在他坚持不懈努力下,为社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第三辑夜雨丁香以杂文为主,主要收录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以及各种社会现象的思考。《普通话与教师资格》、《谁为两亿元损失来买单》是作者针对社会上不公平现象所作出的质疑,忧国忧民之情溢于言表。在这一辑中,作者写了很多读后感。读古人的诗词,看今人的文章,都能触动作者的心弦。在《过秦淮读杜牧诗》、《过武侯祠不见阿斗塑像》、《江山易主享太平》等篇章中,作者对历史进行总结和反思,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只有体恤民情、施以人治才能得到民众的拥护和爱戴。历史上不乏一些有才情的文人投错了胎,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当数唐后主李煜了。这位才华横溢的皇帝,“诞生在艺术的天堂、生活在艺术的天堂,而且也死在艺术的天堂里,在李煜的思想概念里,没有政治,只有艺术”(《江山易主享太平》)。李煜具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音乐绘画、诗词曲赋无不擅长,而词的成绩尤高,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词人。他的词不用典、不雕饰,直抒胸臆,艺术技巧极高,开拓了词的新领域,晏殊、欧阳修、苏轼、李清照等历代诗词大家都受到他的影响。遗憾的是,他偏偏出生在帝王之家,鬼使神差地做了十几年皇帝,结果也因此断送了自己的性命。

    《只要太阳存在,没有谁遮挡得了光明》、《读罗定金先生的<虚怀居随笔>》、《迟到的创作》三篇文章是读后感或对别人创作的评介。在本辑中,作者还收录了自己另一本散文集《野山野水》的跋和诗集《故乡的秋天》的后记,虽然是为自己的作品集作的跋和后记,但读来也让人感觉有味。在文章中作者说了大实话,对自己的生活现状作了描摹,作者“从富于幻想的少年时期开始,凭借三寸长的笔管,把人生的探索和追求,写进30岁的门槛”,尽管似乎越写越迷惘,但仍然有了很大的收获,一本散文集《野山野水》和诗集《故乡的秋天》结集出版,这是作者心血的结晶,也是多年来努力的成果,让作者自己感到欣慰,而同事、老师以及亲朋好友也为他所取得的成绩而感到高兴。作者对帮助他的老师表示感谢,对关心他的朋友表示感谢,同时也对一直站在自己身后支持他的妻子表示感谢,妻子是他文章的第一读者,为他校对,为他提出修改建议和意见,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往往有一个成熟的女人,而李新勇的背后站着的是他那贤惠的妻子,正是这位川妹子的默默支持,李新勇才得以安心写作,才有了他自己的孩子——散文集《野山野水》、《草丛北斗》,诗集《故乡的秋天》以及作者所创作的数篇中篇小说。

    与李新勇的杂文相比,我觉得自己幼稚了很多。一直以来,我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投入到写作评论中去,自以为对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有所洞察。但是,读了李新勇的杂文,我认识到自己写作语言上的欠缺和不足,也感到自己并没有真正看到事物的本质。俗话说通过表象看本质,如果我们仅仅停留在事物的表面,认识未免就会有点肤浅,没有更深的认识,就不会对事物有实质性的解剖,而我,一直在事物的浅层作无功的努力,即使写出一点文字,也经常是经不起时间的检验和仔细的推敲。在认真细读《草丛北斗》第三辑夜雨丁香后,我一直在思考,我该如何改变自己的写作风格,丰富语言的表述和提高对事物本质的认识。然而,当我一直无法找到破解的妙方,我就会陷入深深的苦恼之中,有时候我甚至会想,我究竟是否适合写作?自己是否有写作这个能力,是否能写得出有一定深度的文章以飨读者?说实话,我对自己没有信心。

    李新勇一直把自己当作一只蟋蟀,“走在草丛中,抬头,神奇地注视慈祥而智慧的北斗,这颗北斗的存在,使我很快找准方向,继续跋涉……”李新勇在后记中继续写道,“在这样霸权那样垄断染指生活方方面面的时候,把自己当成一只草丛中的蟋蟀,悄悄地、真诚地、温暖的吟唱属于自己心中的北斗,岂不是一种惬意、一种思考的姿势?”李新勇找到了自己的生活方式,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在人生的旅途上继续跋涉,而且把吟唱自己心中的北斗作为一种惬意和一种思考的姿势,作为同龄人的我,我又找到了什么,又以什么样的姿势生存?看到李新勇留下的深深的足迹和履痕,回首三十余年的时光,我感到自己脚印是那么地飘渺和虚无,感到自己的人生是那么地苍白和浅薄,我为自己虚度了这么多年的光阴而感到后悔和懊恼。是继续浑浑噩噩糊里糊涂地滚爬下去,还是愕然醒悟,作一次最后的努力拼搏?人生短暂,去日无多,是该给自己一个回答的时候了。

    在寂寥的大地上,我希望自己也能以自己独特的姿势轻轻地吟唱,唱出属于自己的声音!

 

注:《草丛北斗》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 作者李新勇,男,蒙古族人,出生在四川宜宾西昌市安宁河畔一个农民家庭。现在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工商局工作。

 

责任编辑:admin 作者文集 作者声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