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来到忽然花开! 登录注册忘记密码

我的老师

发布于:2021-05-10 12:43  ┊ 阅读  ┊  人参与  ┊ 文 / 新生
  约摸在本世纪初头几年,到贵阳就学。
 
  以一种落魄的心情到贵阳就学,心中是惨淡的。刚入校时,学校还在初建,很快与隔壁警官学院因打群架而名噪一时,据说,当时在位的党委书记调侃说大家这一架顶得上学校每年投入好几百万的宣传费。学校教育水准很普通,大多时,课堂平淡无奇而难免昏昏欲睡,来时便无甚大的期望,后来道听途说省内其它学校也不过如是,便觉得一下释然。
 
  即便如是,还是心存感念,在这里有悠哉的日子,有结识的两三个好友,还有青年未了的余热,贵阳凉爽的夏日,更有幸在这里碰上吾的老师,让一个落魄青年,拾起当时未曾料到,之后受益颇多的理论学习,更在这个浮华暗淡时代,用难能可贵的品格做一盏明灯,指引向往正道的心。
 
  从来,青年在学习上是一塌糊涂。想来,对学习抱之以敷衍的态度,所获成绩难堪也是自然,俗话讲,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学习如是,做人亦然。高考糊涂后,在地图上选定西南地区,比划东南方向,就学的方位便如是定了下来,贵阳,映入眼帘。这漫不经心的就学路,是人生第一次离家千里之外的远行,在路上,看到离家越来越远,一股酸楚的滋味不自觉袭来。学习糊涂,既是学业荒废长久的难堪,更有不得要领的颓然。
 
  刚开学有理论课,踏入教室有一位清瘦健朗的老者,两只眼睛炯炯有神,分明这课堂就是他的主场,一进来就吸引住最后排那个困惑青年的目光。引他进入教室的应是系里面一位负责人,轮廓早已模糊不清,应是一位女士,说了不少话,下面有一阵阵应和的掌声,老者面带微笑缄默不语,只是介绍完后径直走上讲堂,第一堂课,没有讲课本,而是讲了自己的经历。清楚记得有两个故事,一是小时候,家里面划为右派,境况可想窘迫,同玩伴一起捡拾废品填补家用,玩伴去偷废品被擒,竟反诬是他所为,他一时惊诧莫名,他没有对玩伴的污蔑有所指责,只是对这突如其来不可思议而已;二是青年时,因文章卓异而得影院免费赠票,在看新闻电影纪录片时,发现水生火热的美国工人抗议资本家时所穿呢子大衣,竟是当时市面上极稀罕的布料,不由得不诧异。
 
  缘分这东西很是莫名,或在冥冥之中。新闻理论很枯燥,青年听得却很认真,学习通常是增加疑问,当你思索时,问题可能很多,大多显得幼稚,更多的却是疑惑,因此,一个孤僻青年主动与老师交流,对这样一个初涉理论学习的青年,老师给于足够的倾听与解答,一次,在下楼梯的转角处,老师微笑说,很感谢与你交流,这青年一愣,一时竟是不知所措,而后拿着书本莫名的扬长而去。品性时常在微末处,一股颤流涌入心底,画面刻在脑海里。这个孤僻的青年,在思索,在想象,在烦闷中推理畅想。
 
  老师在课堂上提问,新闻媒介首要功能与重要任务的关系,少在课堂回答问题的青年站起来阐述了观点,老师很是鼓励,竟说我认识这个学生,并提起学生的名字,青年大吃一惊,一时显得心底涌动热潮莫名,老师的谈话很快被接下来回答问题的学生打断,而涟漪却在青年心底久久难以平复。学生按照这个题目,思索数日,把浅显的看法与粗略的思考落在作业本上,拼凑写了一篇作业,赶在下周课堂间隙交予老师,想着这东拼西凑的文字,枯燥的叙述,青年羞涩的脸庞显出腼腆,心底忐忑而局促不安。
 
  下一周的理论课,在课堂上老师突然提及这篇作业,因为提的突然,坐在后排的青年一时没有回过神来,只是老师精准提了这篇作业总共多少数字,青年没数过,自然更是不知所措。后来在作业本最后,新闻媒介首要功能突出传播实质,而重要内容更展示新闻媒介的内在灵魂这行字下老师划了红线。师生之间交流多起来,从新闻基本概念、观点,具体到新闻自由与新闻的自由,青年在理论学习中将不成熟的想法和盘托出,老师则循循善诱,对青年更多以鼓励期许,学生对老师心中不由得崇敬与仰慕。
 
  一次,青年说,亚里士多德说吾爱吾师,吾爱吾师,崇其智识,仰其德义;有一次,青年说老师的书有正气,老师把这当作了恭维,青年接着说,所谓正气,就是用正确的方式方法处理问题的品质与能力;还有一次,青年与老师攀谈与同学谈政治是社会主义的,经济是资本主义的,学生说,罗同学父亲姓罗,是社会主义,罗同学的母亲姓王,是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结合有了罗同学,还姓罗,还是社会主义嘛,一阵爽朗的笑声响起。
 
  学校生活是短暂的,青年的彷徨是持久的,得失权衡之间有不甘,有悔恨,更有愤懑与忧愁,时刻回想,自己荒废掉的学业有何等不堪,在这大学可有所得,想来,老师的期许与鼓励,收获了一份难得的青春自信,给予你方法,前行的路就可按照心中所思所想而有章可循,在前路上,有一个标杆,有一位引路人,清白于这浑浊的世事,用品性与德行感召落魄青年的灵魂,对于一个流落他乡的学子,一个跌跌撞撞前行的青年,没有比这个更难得了。
 
  走出学校,老师与学生话题更多涉及社会与人生,在老师谈及自己人生经历中,青年感触良多。在那个运动的年代,划为右派子弟的青年,不得不背负沉重的枷锁,作为家里的长子,老师显然有更多责任与担当,喜好写作的他,文章早早在本地报刊、杂志上显目,文章发表之外,稿费可用来贴补家用。考大学时,分数颇高却未被录取,多年后碰到学校的老师,才知道因为右派子弟身份,档案里横加了一句,准予考试,不予录取,荒诞里的滑稽,更甚莫名。遭遇不公与不平,生活的磨砺早已筑起他不屈的筋骨,不为时代命运所摆弄,在困难与挫折面前勇往前行,坚定本心,从不曾放弃理想与希望,在人生拐点处,一切或来的坎坷、惊喜,一切自在,一如既往的从容,心中豁然的坦荡,在秋潭般明澈的眼眸里,荡漾给人以温暖与光芒,涌动不息的暖流,一个品性高洁的人,不会随波逐流;一个对人生具有信仰思考的人,在这颠簸的时运里,守住那份内心笃定与安宁。
 
  没去大学,便做起了老师,从代课老师,中学老师,进修学校老师,讲台成了他的舞台,在多年以后进退间,当询问他一去市里当副市长,一去学校当党委书记,答复,教书是我喜欢的事,我还是去当老师吧,洒脱的去大学做起了本行,教完青年这一届后,老师不久也推辞了继续返聘的邀请,只偶尔受邀去学校做演讲,后来大致也不去了。前些年,老师一人照顾高龄的母亲,还有幸与老师母亲见得一面,老人家还说,你跟你老师年轻时很像。是的,性格上都内敛,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青年不擅言辞,既无优美的词句,更少有语法的精妙,言辞上平淡,生活亦是,遑论出彩。在这生活见闻里,想法落在心里,或一时的不公而愤慨,或因一霎那思绪困顿而惆怅。生活并不复杂,但在生活之外,可以勾连呼应的东西却很多,遭遇世态炎凉,看得到人情淡薄,形形色色光彩华丽中,质朴的本心在哪里,心到底放在何处,担当、责任、信仰,在仰望星空时颓然无助,在沉吟低思里徘徊愤懑,有时在电光火石间,给人以想象,一瞬间涌动灵感,去触碰感念,去享受孤独、去想象与联想,一闻或有一感,一思更有一悟,走正道的路,寻光明的国。
 
  老师的书中提到有思方行圆,这概括了他做事的准则。思方,做事要有原则,要遵循定理,更有法度;行圆,做事要有圆通,要切合实际,通情达理,更有尺度。做人便是做事,做事通透,活得大度,在大事,从不糊涂,人事中,相处有度。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世事纷扰,变幻于云卷云舒,持一份真情,写意人生春秋,生活简单,思想质朴,在这方圆之中,以中庸之道,寻内心的闲适宁静。
 
  认识老师,是先生教授课业;懂得老师,则是老师教做人。人生有一导师足矣,幸莫大焉。
责任编辑:池墨 作者文集 作者声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