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来到忽然花开! 登录注册忘记密码

那里的眼神(故乡)

发布于:2018-09-22 12:29  ┊ 阅读  ┊  人参与  ┊ 文 / 向善平安

  明天就是中秋小长假了,忽然无比轻松。晚来从路边桂花树旁经过,还没有闻到花香,它们依然冷清,只在悄悄孕育芬芳,尽管高高的路灯绽放的光明饱满而热情。路上车来人往,都驶向家的方向。

  我想起老家门前的两株桂花树了。它们一直比这里开得早。那两棵树是老母亲去世前栽下的,连同一棵栀子花。夏初,栀子花开,走过的乡邻记得老太的往事一清二白,象栀子花;秋天,桂花金黄弥香,乡邻们叹一声,栽花的老太曾经那样热情充沛……当父母不在,家乡变成故乡时,才让我重新审视对这片土地,对家乡的感情。

  在这里,是我们人生的启蒙,我们学了古诗词,昂着头念: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象今晚便可附庸风雅。当然我们的父母他们从来没有讲究过这些。

  十五六岁时,农村分田到户了。于是农忙时,一有时间我们就要帮家里割麦扛麦把脱粒,然后起秧栽秧;秋天,割稻脱粒晒草……那时看到稻麦渐黄,心里偶尔就冒出了畏惧:丰收的喜悦其实站在田埂上和弯腰埋在田亩间是不一样的!特别当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母深夜归来,脸上象戴了灰面具一般,那种说服力胜过世间最激烈的呼喊:离开!离开这土气的家乡!我也曾在那样精疲力竭帮干农活结束之后,挑灯再战,拿书的感觉真的轻松洁净。

  但,读书的奋劲有时仿佛好了伤疤忘了痛,并未有久久之功。不离左右的始终有幻想,那时为了和父母的一点隔阂,甚至连将来离开家后的书信都想好了,怎样让他们诧异不一样的我!但天不随愿。

  想来真可笑,我年少在家乡时,写下那么多要离她而去的日记,近日偶然翻到,自己琢磨也算当时好多人的梦想,只想着离开土地的艰辛,却并未想过诸如努力报考农技农机专业去减轻农业人力的投入,改变父辈们的劳作现状。这是我们农家少年没有足够眼界的表现吧!真的感谢伟大祖国的现代科技,现在农村从耕作到收割,机械化程度有目共睹。每次回乡,看到父母一辈的叔伯婶娘们虽六七十岁依然种着责任田,心中不免感慨。

  我见识不多,在乡村里成长,成年后在小城里生活,从那个家到现在的家,以为就是故乡的半径了。少年时想着逃离的地方,现在却又成了牵挂的故园。

  我母亲生病去世前,一直坚持为我们种粮长菜。我从小也经常帮她打下手。老人家去世前除了牵挂我们,竟念念不忘门前屋后的菜地,怕它们荒作草场一样。那时,我的孩子刚好出去上学了。我便在休息日回去。

  家是锁的门,乡亲们叫着我的乳名,有时候到饭点还热情地来喊我。那些抑扬顿挫的语调,亲切平实的眼神,四十几年来一样,温暖的我喉咙差点哽咽:人缘是父母留给我们的财富,是父母走后继续常来常往的念想!

  平时不穿的衣服,我当作下田工作服。一畦韭菜最久长,是父母手栽,其它的蔬菜都化作种子,长了又收。埋身在田地之间,计划着地块之间松土播种的次序筹划,有时候容易忘了自己。我这才明白,为什么多少次我们跟病后初愈的老妈发火都拦不住她哪怕蹲下来拔根草的执着——一辈子种田的人对土地的爱,不是象一场重病打垮身体那样就驱除了劳动带给她的快乐,可惜觉悟已晚,那时我们并没有顺着她!

  偶而,我也在乡下住一晚,乡村的月夜也不孤单,每个夜晚,那里也有路灯通明。年少的伙伴不约难聚,大爷大妈们习惯早睡,或者早早关门在家看电视远,也不串门。这和我们小时候多不同啊!我迟迟舍不得关上院门,眼看着左右邻居门里的光都锁进去了,只好惬意地看看我四面八方的朋友们的微信,涌向我静谧的小村庄。

  故乡,我在来去之间懂得,那是浸润着我们成长欢乐厌弃理解热爱甚至幻想·的地方,有一群人和我们四目相视时,坦然平实坚定充满热情……

  明天,去看看家里的桂花开了没有。

  

责任编辑:池墨 作者文集 作者声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