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来到忽然花开! 登录注册忘记密码

灿烂夕阳[2](寻求出版)

发布于:2007-08-06 12:37  ┊ 阅读  ┊  人参与  ┊ 文 / 林庆隆

编辑推介:《灿烂夕阳》是江苏沭阳籍作家林庆隆先生的一部力作,于2004年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由于作者对首版不尽满意,于是对原著重新进行了构思、修改,去芜存精,力求小说更加完美,更加具有可读性。由原来的19万字增加到现在的31万余字。作者决定仍以原名出版,并愿意通过忽然花开网站转让版权,热忱欢迎出版界、书界及媒体朋友与chimo118@163.com(本网)或电话:0527-83553910 (作者)取得联系,联系人陈惠英。

 

内容简介:于鸿达是一位年逾花甲、知名度颇高的机械高级工程师。青壮年时代,他不为时代风云所左右,潜心钻研技术,成绩斐然,颇受领导器重,屡屡擢升。他在凤斗中锤炼自身品格,因而认识了许多儒雅可人的优秀女士。他的特有的魅力和儒雅气质,在他不如年老的时候,更加得到了充分的演绎,博得许多异性知音的尊重和倾慕。

    米娜、玉洁、秀慧个个天生丽质,因晨练,她们成为鸿达的异性知音。她们喜欢听鸿达讲自己的经历,他的风趣、幽默常使她们着迷,他的语言魅力常使她们沉醉……

    当米娜的婚姻陷入低谷,鸿达不知情地走进了她的视野。而鸿达对米娜体贴入微,让米娜曲解了他的真诚,由此引发了一场畸恋……

 

 

某日,下午三点左右,鸿达正准备开会,与会人员有说有笑,突然手机响了,

鸿达一看,知道是米娜的:“您在干什么”?

于答:“我在厂里开会”,

米娜惊讶:“你还在上班,你不早已退休了”。

于答:“一言难尽,以后告诉你”,

米娜说:“今晚7:30皇后舞厅见,有空吗?

鸿达愉快答:“行、行、行没问题”。

米娜满心喜悦:“挂机啦”。

于答:“再见”。

—皇后舞厅门外景——舞厅内景,镜头来回扫描。

于鸿达,米娜准时如约而至,彼此很开心。同时步入舞厅找个位置并排坐下。舞厅正在播慢四舞曲——《春江花月夜》。

米娜问:“事情忙吗?不影响工作吗?

鸿达笑答:“事在人为,为了您一个月来的第一次盛情约请,事情已妥善安排了,请放心吧”!

米娜嗲声说:“这就对了”!

鸿达说:“我们跳一曲吧!我考考你,听,这是什么舞步?”

米娜说:“嘣嚓,嘣嚓,慢四”,

鸿达赞美说:“对!完全正确”

于是他俩翩翩起舞了,米娜舞步娴熟而优美,他连跳三曲。

鸿达说:“你提高的真快,一个月前,你连基本步都走不好,,听不懂舞曲节奏。现在,你真的不到一个星期都学会了所有舞步,我的预言实现了。今非昔比,老朽自愧不如呀!我很开心”。

米娜不悦说:“我不喜欢你未老先衰,以后不许你说老”,

鸿达发愣说:“是”!

米娜高兴:“说我提高,那是真的,那首先是你的功劳,是不是要我言不由衷赞美你一下,你才舒服”,

鸿达调侃说:“哪那倒不必,只要你给我愉快的微笑就心满意足,能做到吗?那怕是比哭更难看的笑我也喜欢。”

米娜真的被逗笑了,说:“你呀!你呀!真拿你没办法”。

鸿达说:“我们坐下来说说话好吗?我知道,你今晚约我来,不是为跳舞,我没有猜错吧!”

米娜说:“你好像是我肚子里的蛔虫”,

鸿达乐了:“我愿意一生躲在你肚子里。听您的甜言蜜语和笑声,但很遗憾,我一次也没有这种享受。”

米娜被逗乐了:“以后也许会有的,就看你的表现了。你既然会猜,那你就继续猜,我要找你谈什么?

鸿达试探地说:“明天大星期,如果方便的话,我约你单独说话,这是我第一次请您,肯赏光吗?”

米娜眉飞色舞说:“你真行呀!果然猜中”。

于说:“明天下午2:30在清雅轩茶馆见,是新开的,在光明中学对门。环境幽静,很适合说说话。”

当天下午2:30,他们如约而至。“清雅轩”是刚开业半年的新茶馆,古色古香的风格,装璜色调以淡绿为主,墙上挂着数幅锒嵌中外名画的镜框名画,显得高雅而精致,音响轮流播送古典和流行歌曲,置身其中使人有一种超尘脱世之感,容易使人遐想。此时馆中茶客不多,他们选了个僻静的角落对面落座。服务员送来点茶表,于让米娜挑选。她看也没看要了“碧螺春”。

须臾,茶送来了,他俩一边品茗,一边低声交谈,说话只有他们自己能听到。鸿达心情凝重起来,因为他是第一交次在这种环境找一个异性单独谈多余的话题,虽然有准备,但也慎重。此时的米娜只是含蓄地等待老师开口,时而呷呷茶,把弄茶具,时而望望眼前这位颇有学者兼艺术家风度的老师,内心平静而眼带笑容,显得轻松自如。

他和颜悦色地说:“米娜,许多人选择跳交谊舞,答案可能是多种多样,您的答案呢?”

于品着“碧螺春”的清香,若有所思等待她的回答。

米娜菀尔一笑:“请我来一趟,真的是要我回答小学生都能答的问题,没有更深刻,或者说您更关心更感兴趣的问题,如果有的话,我愿意回答任何问题。”

鸿达乐了说:“好呀,我们现在好像在举行记者招待会,我变成了记者”。

米娜煞有介事地说:“记者先生,请提问吧”。

“我是私人报社的记者于鸿达,请问米娜女士,有人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您有何见解”?

答:“记者先生,谢谢,您对我的不太大的眼睛感兴趣,您发现我的眼睛有什么异常?我荣幸地告诉记者先生,本人眼睛视力1.5,目前还没有老花,有时会逆风流泪,仅此而已。”

说完直对于发笑,鸿达被她的机智风趣回答笑开了花,说:“但漏了你美丽眼睛最关键特点——双眼皮,弯月眉,她能为您的靓丽增添秀色,我补充的对吗?您的眼睛有时把您装扮得极富魅力,但在更多的时候,您却是郁郁寡欢,使您变成一尊“冷面观音”,您说这是为什么?这一个月来,我带您跳舞,早已发现了你眼神的忧郁,问你,你总是回避,不信任我?是身体原因?还另有隐情,能给我讲讲?

米娜由衷地叹息道:“两者都有,但身体不是主要的,我真佩服您,只有您才能‘读’懂我,除了您,从来没人,这样关心我,的确,我经常是在这种状态下生活的,尤其是在家里,有时甚至可以整天不说话,除非我的宝贝儿子在跟前”。

鸿达此时显得很沉重:“其实,我并没读懂您,正因如此,我才不揣冒昧和您聊眼睛。我多么希望您脸上阳光普照,永远愉快。我真不知道,我的想法是否多余,你能否接受?换另一位女性,也许我会疏忽的。唯您,我却怎么也放不下。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如此关心您,这种心情,近来也越来越强烈。这只有我知道,您未必知道。但这没有关系,我只希望您把我当作知音、知已、信任我,告诉我为什么。我无心打听您的隐私,如果隐私可向我倾诉,我保证守口如瓶。俗话说:一个人的快乐可以让大家都得快乐。一个痛苦、悲哀、不幸,如果有人和他共同承担,他的痛苦会减少一大半,甚至云消雾散。我真诚地愿意为承担您的不愉快而不遗余力。信赖我,好吗?”

于的诚恳、亲切、使米娜很受感动,明眸之中已充盈着泪花,轻轻地摇摇头,欲言又止,

叹息地说:“有些事说也说不清,有些事难以启齿,谈之无益,不谈也罢”。

于着急说:“今天邀您来此,就这么结束了,您不觉得辜负我的一片好意吗?让我这么扫兴回家,让你噙着眼泪走出茶馆,合适吗?”

米娜:“我从小生活在一缺乏父爱的家庭环境之中,没有父爱的家庭,其艰难的状况是可以想像的。这大大刺伤了我幼小的心灵,使我体会到世态的炎凉,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使我孤独而自悲,缺乏生活的信心,这性格至今都会表现出来,尽管现在一切都变了”。

鸿达说:“现在开始,您应该学会摆脱自己的不快,现在你没有理由沉默寡言,你可以寻找、创造愉快,我也会努力使您愉快起来。比如,现在您既学跳舞,结交朋友,生活不也丰富多彩起来吗”?

她长叹了一声:“这就是命运”。

于说:“不,命运是完全可以改变的,对此我充满信心,从明天起我希望您变脸为微笑观音。对您我别无他求,只希望您生活的愉快。”

鸿达又说:“我们刚才只是说眼睛,下面能不能谈您的面孔——“冷面观音”。

米娜被逗笑了:“请您准确形容一下何谓冷面观音,”

鸿达一本正经:在舞场我发现您不苟言笑,对别人不屑一顾,清高而矜持,这也许没有错。在家你是不是也这个面孔?你和你先生和谐吗?”

米娜无言以对,良久说:“我真不明白,什么事也瞒不过您的眼睛”

于逗说:“对不起,我视力也没有1.5早已老花300度。看问题不那么准确,完全凭意猜。看来我没有猜错。既然是这样,那么请告诉我答案?我也会使你快乐起来。”

米娜无奈地说:“今天暂不谈这些,以后您慢慢自会明白”,

转了话题:“我总觉得您高深莫测,洞察力极强,”

鸿达笑答:“阴险可怕吗?”

米娜笑答:“只是离和蔼可亲有点距离”,

鸿达乐了:“我会努力缩短距离”,

米娜说:“我们已相处一个多月了,我对您的了解甚少,你深奥的很”,

鸿达反问:“这可怕吗?这对你真的很重要吗?”

米娜说:“您认为呢?”

鸿达一字一板地说:“本人年近古稀,一介文弱书生,外籍人士,党员,大学本科,高级工程师,政府机关退休人员,一妻三子,遗憾无女儿,在此地,做了许多有益的事,但没有丰功伟绩,清廉自律,绝无前科,鄙视越轨,无缘杜康,不做烟民;偶尔打牌,但不痴迷;喜欢读书,时有涂鸦,健康,心身愉悦,晨练跳舞,却无舞伴,男友不少,知音不多,尤缺女友,自我结论:普通但不平庸,平凡但不庸俗,这个自我鉴定,相信您不会满意”。

说完,眯着眼睛得意地望着米娜,米娜的眼光也不回避,却流露出愉快的神情,觉得很有意思,不住地笑说:“你这么坏,哪个愿意做你的女朋友”,

鸿达说:“有一个和我说话的女士,她也许就是我的女朋友”,

米娜半真半假笑说:“你少自作多情,谁想听您枯躁无味的表白,没有更精彩的?”

鸿达神秘地说:“也许有,也许不止一个、二个,慢慢来,以后您慢慢自会明白”。

米娜一时语塞。

米娜转话题:跳舞究竟好不好!”

鸿达:”说不好的人,是坐井观天的井底之蛙”.

米娜:  所以我这个月来的体会,也认为跳舞是很好的娱乐活动在影视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交谊舞是非常高雅的娱乐活动,尤其是许多外国影视.反映的差不多都是贵族、上层阶级的生活侧面.置身在那种环境,真是一种享受,这种现象在我们一般人生活中是看不到的.”

鸿达:’’跳舞是很文明,甚至是高尚的,发源于西方的交谊舞,传入中国也不过百年历史,主要在达官贵人,豪商巨贾,崇尚西洋文化的人中流行,特别是在逢节日,各种PARty,男士西装革履,女士旗袍盛装,人人彬彬有礼.谈吐文雅,行为端庄。舞厅内轻音乐,爵士音乐伴舞,个个风度翩翩,的确很醉人呀

米娜:“影视中展现的镜头,往往都是解放前的”

鸿达:“解放后,交谊舞在民间几乎是被禁止的。”

米娜:“为什么?”

鸿达:“那是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是与无产阶级专政的国体格格不入的,所以被禁止”。

米娜:“能禁的住吗?”

鸿达笑:“你有所不知,交谊舞是非常优美的艺术,是人类文明的共有财产,哪能禁的止呀!你不知道,你听说,只许官家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一说吗?”

米娜:“当然听说”。

鸿达:“即使是抗日和解放战争前夕,在非常艰难困苦的日子里,在延安,在西柏坡也没少举办舞会呀!不过那也只限在高层,只是没有公开,只是没有那么奢华而已,穿土八路服装跳交谊舞,也是一种雅趣。”

米娜:“后来的命运又如何?”

鸿达:“建国后,中南海和各大军区总部从来就没有断过举办舞会,特别是逢周未和节日,哪个中央首长,不会跳舞。毛主席、刘少奇、朱德、周总理……。他们既是舞迷,又是高手。”

米娜:“他们的舞伴,那里来?”

鸿达:“这何难!,一声令下,全军各歌舞团,中央歌舞团中青年漂亮的女演员一呼百应。趋之若骛,个个争先恐后,唯恐落在人后。”

米娜:“那时大多数人,生活水平低,跳不跳舞倒也无所谓,所以反响不强烈,后来怎么又开放了呢?”

鸿达笑:“说来话长,民间禁止很容易,可是,有些特殊部门的文化生活又能怎么办?比如各高校的外籍专家,学者及其家属他们忍受不了枯燥而单调的生活方式,他们需要简单便捷的交谊舞。再如各国住华使馆,各港口的外籍海员,娱乐部、外籍军事专家,没有交谊舞,他们活不下去,于是,强烈要求在这些特殊部门允许举办交谊舞的呼声被中央知道,中央特批了他们的请求。”

米娜:“这一点点事,还惊动了中央,真有意思,从未听说过”。

鸿达:“于是1960年下半年,南京高校在周未相继举办了交谊舞会。学子们听到这个消息,个个高兴的手舞足蹈,于是,邀请海报,通知邀请信函在各高校,学生中广为传递。那时的高校周未,电影和交谊舞成为学生唯一可选择的娱乐项目”。

米娜:“你就是那时候学会跳交谊舞的?”

鸿达:“是的,那时学校没有专们的舞厅,运动场都沙土地,不适宜作舞场,只有因陋就简,临时把食堂挪作舞厅。”
   
米娜:“那时候的学生,多数也不会跳舞是吗?”

鸿达:“当然是这样,不过,他们热情特别高,我们的老师,外籍教师,学者及其家属他们都是舞迷,自然而然地成为我们的老师,他们乐此不彼。天天巴望过周未”。

米娜:“你的老师是谁?”

鸿达:“苏联女老师福尔采娃,那时她不到三十岁,年轻漂亮,带我非常认真,所以提高较快”。

米娜:“她喜欢你吗?”

鸿达:“她说过喜欢我,但外国人的喜欢概念和我们不太相同,并无情爱之意。”

米娜:“当时的舞步和现在一样吗?”

鸿达:“舞步当然和现在一样,看不出有什么创新和发展。但花样现在比以前多一些,时代在发展,这不奇怪。”

米娜:“后来呢?为什么又销声匿迹了?”

鸿达:“那时候,男男女女,要未血气方刚,要未婷婷玉立,长期被禁锢在课堂,在高校围墙里除了读书,不是‘反右’向党交心,便是,下放锻炼。激情和艺术细胞被扼杀了。难得迎来1960年下半的春风播雨。于是,在舞会互相认识的少男少女,男女私情也是理所当然地滋生萌发,也有个别学子,不能把握住自己,上课开小差,递条子,写情书、逛马路,上馆子,看电影,越轨未婚先孕事件时有发生。发生这事也本不该大惊小怪,好好引导就是了,可是—”。

米娜:“怎么啦!”

鸿达:“据说,因跳舞开禁引发上面那些事,在全国高校屡有发生,很快惊动了高教部,下令,高校舞会一律停办,来了一刀切。从此高校舞会销声匿迹多少年了?”

米娜:“你那时候,有没有发生那些乱七八糟的事?”

鸿达笑看米娜:“如果,那时你和我一个学校,肯定会发生难以想像的情爱纠葛,你说呢?弄不好也会被开除,非常遗憾这事没有发生。”

米娜笑:“你坏透了,我才不和你哆嗦”。

鸿达:“谁叫你没话找话说,冒犯我?其实那时,大多数学子还是能把握自己的,因为那时学校的政治管制是很严的,女学生未婚先孕一律开除。谈恋爱也是莫如深的行为,都是处于遮遮掩掩,半地下状态之中。否则,就要受批判。”

米娜:“怎么批判?”

鸿达:“先写检讨,而后在小组会读检查,态度好一次过关,不好,几次过不关,将来的政治前途就受影响。”

米娜:“那时的大学校园,也真够死气沉沉的。”

鸿达:“前几年,我们回母校聚会,即使是白天,特别是下午,没有课的同学,三三二二拥抱接吻毫不迥避,似是司空见惯的,绝没有人管”。

米娜:“这也有点太过份了”

鸿达:“时代不同,人们的行为方式也不同,这一点都不奇怪,青年男女,不跳舞也照样拥抱接吻,所以禁舞毫无道理”。

米娜:“有人说,跳舞这也不好,那也不好,特别是新婚夫妇都反对对方跳舞,怕跳舞会破坏婚姻闹离婚,你认为呢?”

鸿达笑了:“纵观古今中外,离婚的客观因素也太多了,可以说没有一起离婚案件,是单纯因为跳舞而引发的,农村没有跳舞的,农村的离婚案件还少吗?城市里不会跳舞闹离婚的更多。如果说因为双方本来就存在婚姻危机,跳舞成了导火线,这多少还算是牵强附会的因素。我跳了多少年,我的婚姻牢固的很,夫人还督促我去跳舞”。

米娜:“我也认为那是无稽之谈,实际因跳舞离婚的并不多见”。

鸿达:“你想离婚呀!半老徐娘谁要你?”

米娜生气:“你尽胡说八道,再说我不理你”。

鸿达:“我是实话实说,牢固的婚姻基础,是任何外界力量和诱惑摧不垮的,你说对吗?”

米娜:“有道理,你是什么时侯又开始跳舞的呢?”

鸿达:“说来话长,93年初,我调入市总,主持工作,省总在苏南召开‘经审’工作,每天晚上都举行舞会招待,成为那时的潮流。”

米娜:“这很符合你的胃口”。

鸿达:“那时的苏南,经济腾飞,夜夜歌舞升平,此时的苏北仍然寂静无声,跳舞对一般人而言,都是可望不可及的事,很多人一窍不通。”

米娜:“你不是有基础吗?”

鸿达:“那时离学生时代整整三十年,脑中连概念都淡薄了,何来兴趣,于是,我抱着好奇到场欣赏,只见苏南代表,男士个个风度翩翩,女士人人小鸟依人,音乐声起,他们如痴如醉,尽情起舞,傍若无人,舞了一曲一曲。”

米娜:“那情景一定会勾起你对学生时代的美好回忆。”

鸿达:“学生时代是以食堂代舞厅,简陋得很而眼前的舞厅是花巨资建设起来的超豪华舞厅。学生时代,同学们穷酸的很,除了外籍教师,家属穿着漂亮,穿着反差很大。那里有眼前一片鲜艳夺目,依当时我的穿着,真自愧形秽,不敢上场,更何况舞步也生疏了。在这么高雅的场合,让人瞧不起,那多惨呀?”

米娜:“你就甘心这么沉默了!”

鸿达:“我堂堂一市总主席,高级工程师, 能就此罢休,更何况我尚有跳舞基础,那一点也不比他们差!”

米娜:“粉墨登场啦!”

鸿达:“别急,不能这么忽忙,要登场,必须有层次,有品味,要让人觉得出手不凡,要为苏北人争光”。

米娜:“好大的口气呀!后来呢?”

鸿达:“头晚,我考虑了一晚上,办法来了”。

米娜:“什么办法?”

鸿达:“第二天,我会也不开,出去买了一套西装领带、理发,刮胡子,一身‘亮丽’”。

米娜哈哈大笑:“你真有意思,逼出一身亮丽。”

鸿达:“中午,休息到港市代表宿舍找到女主席徐静霞,她漂亮,又气质高雅,我说明来意,她非常高兴,她说正为苏北代表太土感到窝囊,万万没想到我有这招”。
    
米娜:“当天,晚上,你一定会有非常精彩的表演,超常的发挥”。

鸿达:“好容易巴望到晚上,徐静霞款款步入舞厅在我身边坐,看我西装革履,头发油光可鉴,她身散发着诱人的清香,我差点醉了。”

米娜:“徐静霞会跳舞吗?”

鸿达:“她告诉我,大学时她也学过,只要有人带,她都能跳。这简直是天赐良机,不久音乐声起,我立即起身,伸出颇有绅士风度的手,静霞含蓄地微笑,目不斜视,让我牵手扶腰,在‘慢四’的舞步声中,我俩轻歌漫舞,如痴如醉,让人刮目相看。”

米娜:“我能想橡你当时曼妙的神态!太美了,太酷了”。

鸿达:“徐静霞也因我认真投入显得非常开心,说,真没有想到你有让人倾倒的水平。”

米娜:“心理痒痒了吧!”

鸿达:“特别是后来一曲‘快三’更为精彩,舞池上掌声不断,临场发挥的淋漓尽致”。

米娜:“你们为苏北人争了一点光”。

鸿达:“以后的几个晚上,晚饭后,我和她总形是形影相随光顾舞厅,尽情到舞厅关门,会议结束时,她说有机会欢迎到港市再潇洒。”

米娜:“后来去拜访了吗?”

鸿达自豪:“当然去了,前后也只有二次,第一次去港市副市长—我的校友招待,规格很高。随后,我们又一起去潇洒一夜,副市长自愧不如,后来一次是工作的联系,也就跳一二曲”。

米娜:“后来呢?有没有联系”。

鸿达:“不久,我退休了,自觉退出历史舞台,不再有联系了”。

米娜:“不觉可惜,遗憾?”

鸿达眯眼看米娜:“后来有一个叫米娜的取代徐静霞,只有让她看边站,舍远求近,划得来。”

米娜无奈:“你呀!你呀!男人就坏”。

鸿达:“这叫坏吗?这样的男人越多,世界越来越丰富多彩,就像徐静霞越多,世界越美丽一样,你也是徐静霞化身”。

米娜:“现在,还想她?”

鸿达:“有时触景生情,想想当年的情景也很美丽,不想是假,想过也就像过眼云烟,决无不当的企求,你在身旁,我不敢想她,好了,别闹,时间不早,走吧”。

于、米娜俩人不约而同看看时间已近500

米娜说:“我们走吧!,明天早上见”。

鸿达去结帐,米娜起身,脸带微笑离开茶楼。

场景 ⑥于鸿达家,宽敞而明亮,并有现代气息。

鸿达鼻梁上架了金丝边花镜,他正在用电脑设计图纸,他似乎有点疲劳,脱下眼镜,揉揉眼睛,伸伸赖腰,坐在躺椅上闭目养神,回忆起与米娜相处的幕幕镜头——初识、教舞、茶馆之约,米娜的忧郁,于辗转反侧。

场景⑦:米娜家,窗明几净。

米娜此时在上网,查阅资料,也疲劳了,顺势往沙发上随便一躺,很快入梦,于鸿达良好形象不断在梦中反复出现——初识、教舞、茶馆之约,清雅轩讲话,米娜辗转反侧——。

场景⑧:鸿达醒了,  一梦,揉揉醒松的眼睛,情不自禁,摇摇头,笑了。继续做他的事。

场景⑨:米娜被电话铃声闹醒,起身接电话。

那头说:“米娜您好,听出来了吗?我是秦雅”,

米娜激动:“好久不见,好想你啊!”

对方说:“你说假话,过去想我,现在也许不想我,听说,您最近有幸认识一个受人尊敬的交谊舞老师,他的气质、修养都很高,您好太自私了,笑,不知道能不能介绍一下,让我也分享您的愉快”,

米娜说:“秦雅您太坏了,一个老头而已,您要,分文不要送给您。我退居二线,但他要不要您,却要看的功夫了。他有点坏,同时有点清高、自傲,您要有思想准备”。

对方说:“和这样的人打交道,有层次、有水平、有意思。说玩玩而已。留自己享用吧,不夺人所爱。明天上午,陪我去买件衣服”,

米娜说:“好呀,明天来电话,我一定俸陪”。

放下电话继续上网—。

场景⑩:于鸿达家,鸿达带花镜在看报纸,手机突然响起,一看是米娜呼唤,精神为之一振

于:“您好!”,

答:“我不好!您好大的架子呀!,给您手机号也白给,也不打手机给我”。

于:“不好意思,觉得不方便,有点顾虑呀”!

声音压的很低,

于娜答:“您是不是心怀鬼胎,有不可告人目的”。

于笑:“在优秀女士面前,鸿达十分自觉,鸿达纵使胸怀豹胆,也不敢逾越鸿沟半步呀!”

米娜说:“您也一星期不占舞厅了,明早能陪我吗?”

鸿达乐开了怀:“明天即使有事,也要放一下,决不失约。再见”。

此时,鸿达夫人闻诗音闻声音问:“谁的电话?”

鸿达似有不知所措,但很快镇静下说:“单位同事,谈点小事”。他第一次为一个女舞友撒谎。

责任编辑:admin 作者文集 作者声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