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来到忽然花开! 登录注册忘记密码

张岱:欲说还休,却作市井回忆录

发布于:2025-09-28 09:23  ┊ 阅读  ┊  人参与  ┊ 文 / 沁筱寒
  遥想明末,满清入主中原,强迫汉人剃发易服,非简单的王朝更替,而兼复杂的民族矛盾。
 
  明朝遗民黄宗羲、顾炎武,从时代大变动中做思想的探索,哑喉高歌。黄宗羲心明眼亮,直击皇帝本质:打江山时,“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坐江山时,“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顾炎武亦从江山鼎革中窥见王朝兴覆更深层次的东西:“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倘若明朝犹在,黄宗羲、顾炎武按部就班走仕途,断然构建不出此等宏大理论。人处于顺境之中,很多东西往往是看不透、唤不醒的,只有在经历了一番曲折和波澜之后,才会对人生和世事有更深的认知或体悟,这就如同若想知晓大海到底有多无情就必须亲身经历它的惊涛骇浪、狂澜恣肆一般。
 
  一言以蔽之,深刻的认知源于痛苦的经历。但,若没有痛苦的经历,一直浅薄地快乐着,是不是也未为不可呢?
 
  与黄宗羲、顾炎武同为明朝遗民的张岱,四十岁之前,是一个活在春天里的浅薄而快乐的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书蠹诗魔……”可惜,清军的铁蹄踏碎了张岱人生的阳春,其后半生陷入寒冬:“劳碌半生,皆成梦幻。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缺砚一方而已。布衣蔬食,常至断炊。回首二十年前,真如隔世。”
 
  历史叙事方式有宏观与微观之分。若说黄宗羲、顾炎武那种将胸中激荡的意难平喷薄而出,使灵魂在时代枷锁中迸发惊雷的方式,是宏观叙事;那么张岱这种欲说还休却作市井回忆录的方式,便是微观叙事了。组成我们人生的是无数琐碎的生活细节,有风土人情,有无数寻常却填补了我们生命空缺的明媚与忧伤,这些零零碎碎的东西滋养了一个完整的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人。倘若这些零零碎碎的东西被武力打碎了,那么人生的根基也就消失了。
 
  曾经的锦衣玉食佳公子张岱,乘船去杭州西湖湖心亭看雪,风雅得不食人间烟火。改朝换代之后,他作《湖心亭看雪》,忆之念之。“崇祯五年十二月”这个看似可有可无的年份背后蕴含着的无处言说的家国沉痛,“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的神来之笔中潜藏着的个体微渺的深沉感叹,都是这种微观叙事的佳境。欲说还休不是懦弱,而是对时代苦难的敬畏,是心灵在重压下的自我保护。张岱在《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中将一个已经崩塌的世界重建起来,充满了山河岁月的沉重,也充满了日常美学的轻盈。这是他对满清入主中原的无声抗议,对王朝更替、民族矛盾的幽微独吟。
 
  张岱没有像黄宗羲、顾炎武那样怀揣批判的锋刃,创造崭新的世界。他只是怀念那些幽美的过往,他笔下的乐景总是因为怀念而潜藏着哀情。他写《绍兴灯景》,有“从巷口回视巷内,复迭堆垛,鲜妍飘洒,亦足动人”的明媚,亦有“更于其地斗狮子灯,鼓吹弹唱,施放烟火,挤挤杂杂”的喧闹,末了则以一句“由今思之,亦是不恶”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对这永不熄灭的人间烟火的眷念。他的文字,不及黄宗羲、顾炎武雄浑壮阔,却远比黄宗羲、顾炎武感人肺腑。
 
  是啊,倚窗读张岱,风吹书页,吹来的是人间烟火的气息。如《方物》,罗列江南风物:福建福橘、杭州西瓜、塘栖蜜橘、萧山杨梅……每样亦仅数语,却写得如在舌尖、沁人心脾。又如《乳酪》:“玉液珠胶,雪腴霜腻,吹气胜兰,沁入肺腑,自是天供。”再如《兰雪茶》:“杂入茉莉,再三较量,用敞口瓷瓯淡放之,候其冷;以旋滚汤冲泻之,色如竹箨方解,绿粉初匀;又如山窗初曙,透纸黎光。”当山河破碎、岁月不居,情愫便寄托于一口甘甜、一缕清香。这些幽微的滋味,终成亡国之人最后的故园情。
 
  梦忆也好,梦寻也罢,写往昔,实则是在写当下。张岱笔下每一盏灯火、每一种风物、每一道饮品,都非简单的雅趣,而乃纯澈的乡愁。张岱不去管王朝的兴衰与大人物的命运,只是记录自己曾经看到过的热爱过的一切。而他对故国的深情想必不会比黄宗羲、顾炎武等淡薄。黄宗羲对皇帝本质的剖析何以那般深刻,顾炎武对“亡天下”意蕴的把握何以那般精准,看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对江南地区往昔美好的文字复原,就能更深刻地感知到。
 
  只有不忘却记忆里的美好,才能一直记得我们是谁。张岱用文字将一个已经被焚毁的世界拼凑起来,充满了残缺,也充满了幽美。当思想的巨人站在王朝更迭的层面去思考意义与未来时,张岱这样热爱生活的普通人不断向后看,向时间的断流去打捞往事,亦同样充满了意义与价值。因为构建我们生活的不仅有宏观叙事,还有微观描述。
 
  而我相信,关注具体生活的张岱们,一定能从黄宗羲、顾炎武们的作品里读出抗清失败后著书立说的悲壮;矢志批判社会之弊、寻觅亡国之因的黄宗羲、顾炎武们,也一定能从张岱们对故国繁华的追述里品出怀旧的韵味。宏大历史观与市井生活回忆相得益彰、相映成趣,一起组成了一段历史,一起照亮了一群人的身后身与眼前路。
 
  欲说还休,却作市井回忆录。市井回忆录在,宏大历史观就在。
责任编辑:胡玲玲 作者文集 作者声明
分享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