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来到忽然花开! 登录注册忘记密码

读自己的书,走别人的路

发布于:2022-04-30 11:50  ┊ 阅读  ┊  人参与  ┊ 文 / 南来北往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
 
  读书日,是在这一天读书呢,还是做读书的宣传,犹豫之间,已到亥时。
 
  说起读书,最想说的一句话是:读自己的书,走别人的路。这句话好像抄袭了但丁的名句: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事实上,你读不读书,走不走路,别人会说什么呢?
 
  2020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0本。2021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6本。谁会说这是多呢还是不多?
 
  按天计算,这4.76本相当于77天读一本。
 
  若77天读一本,这书该多厚呢?
 
  若正常的书,正常的阅读,按14天读一本,那63天做什么呢?
 
  都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句话不能成为不读书而选择行路的理由。
 
  行路本没有错,有多少人能做到走自己的路而不妨碍他人正常的生活呢?
 
  世上本没有路,所谓的路不是前人走的多了,才形成的路?没有基础的创新与莽撞,不是以失败告终?
 
  读自己的书,是一个不确切的命题。自己的书,是自己喜爱的书,自己购买、借阅的书,还是自己撰写、编辑、出版的书,抑或是多种概念的综合因素?
 
  好多年不买书了,也远离了图书馆。虽说是一种错过,一种遗憾,也没有办法。倒是在编辑书稿的过程中,阅读并不止一次地阅读。
 
  从《天下父母》到《天下父母Ⅱ》再到《天下父母Ⅲ》,阅读已经成为生活的主旋律。编辑《60岁老人的生活》到《90岁老人的生活》再到《百岁老人的生活》,进一步了解社会、历史、人物、家庭,加强了阅读与理解。
 
  编辑其它书目,也是阅读的过程,阅读的成果。
 
  没有见到对读者的分类与标准,可以推测,若有标准该是:
 
  一类:只有阅读。
 
  二类:在阅读的基础上,留有读书笔记,与自己交流。
 
  三类,在阅读的基础上,留有读书笔记,且能够与他人交流。
 
  四类,以著书、编辑为目的的广泛阅读,收集资料并有相应的书面成果。
 
  问题是,谁愿意做四类分子呢?问问自己,属于哪一类呢?
 
  职业编辑辛苦,业余编辑更辛苦。在岗编辑辛苦,离职编辑更辛苦。指定课题的编辑辛苦,自选课题的编辑更辛苦。
 
  总觉得作家是在家坐着,编辑在编辑部坐着,其实,作家与编辑之路才是但丁说的那种路:自己的路。
 
  路,有平行的,有垂直的,有相交的,有不联系的。有共性,有个性,有朝阳的,有追日的。
 
  世界读书日,往小了说应该是个人读书日,是读自己的书,记录读书心得的日子。
 
  还是那句话:读自己的书,让别人去说吧。
 
  4月23日,有介绍说,判定密接661人,要求封控区与管控区,区域封闭、足不出户、服务上门、严禁聚集。此时,正好在家阅读了。
 
  您,阅读了没有?
 
  
责任编辑:胡俊月 作者文集 作者声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