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来到忽然花开! 登录注册忘记密码

记忆中的面

发布于:2017-03-24 07:37  ┊ 阅读  ┊  人参与  ┊ 文 / 雨栀南明


  阳春面、龙须面、打卤面、兰州拉面、镇江锅盖面……中国人将面很好的传承了下来。

  我最早吃的面不是中国的,但是追溯根源,它还是中国人的智慧。

  刚开始读一年级时,奶奶一个人在农村带我,村里就一所小学,学校不大,离家很远,一到五年级,汇聚了周围五六个村子的孩子。奶奶一大早不想做饭,因为烧好饭,我上学就迟到了。我和领居家的孩子一起上学一起放学,奶奶和婶子轮流接送,为了不耽误上学,两位老人就像商量好了一样,都给家里买了一箱子方便面。早上,一碗面,很快就煮好了,一个鸡蛋,家里菜地的香葱。一口汤,端起碗,喝完,感叹一下,望着奶奶笑。奶奶也看着我笑。吃完了,在奶奶的催促声中,屁颠屁颠地跑到领居家,等待被送上学。就这样,一碗方便面,成了童年时早餐的主打。后来,奶奶过世了。上学前早饭就再也没吃过方便面,更别提是奶奶亲手煮的。但是,奶奶的手艺没有走远。

  三姑妈是姑妈中最小的,微胖,个子不高。特别能吃苦。姑父出门在外,姑妈一个人挑起了家里的农活。每次假期,我总是在菜地里看见她,她远远望见我和父亲,就会停下手中的活,支着锄头,站在地里,开心地等着我们到家门口。然后不管有多累,就张罗着做面条,手工面,宽宽的,长长的,不薄不厚。父亲就是吃着姑妈的面长大的,每次都会和我说:“最喜欢三姐的面了”。然后我笑了,姑妈笑了。姑妈她开心,这是做姐姐的光荣,一手的好厨艺,手擀面最佳。我也高兴,因为姑妈的手艺是奶奶教的。

  除了这些,我的家乡还有一个一直令我回味的面——咸挂面。顾名思义,就是本身就有些咸味。挂面很细,煮面时不宜太久,火候太老,就丧失了它的灵魂。

  最近一次吃是在昨天,上一次是在十年前,我很庆幸,在这个更新速度如此快的时代,它没有被淘汰,就连制作方式都没有改变。酵母发酵,一摔一拉,陶冶精道,然后,用挂面机缓慢的挤压成型,细细的面在精盐中翻滚,最后悬挂晾干。做面的过程就像做人,最初,你只是无名的一团,你和大家都一样,经过酝酿,经历锤炼,最终你会成长。反反复复,在重复中寻找路。我学着母亲煮面,用排骨汤。丝滑爽口,柔软劲道,这是面。不过,排骨汤煮面,油腻盖住了咸味。仿佛吃不出十年前的味道了。就想我们被世俗蒙蔽了双眼,陶醉了,却丧失了自己的纯真。那份美好,那份最初的坚持,问一下自己,还在吗?

  面,古人称之曰“饼”。面是记忆中的,忘不掉,挥之不去。

责任编辑:胡俊月 作者文集 作者声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