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来到忽然花开! 登录注册忘记密码

母亲的手工馒头

发布于:2016-02-06 08:33  ┊ 阅读  ┊  人参与  ┊ 文 / 孙英姿

  到得家中,推开屋门,室内热气氤氲,母亲正在忙得不亦乐乎,自蒸馒头呢。已有多年没有吃到这种酵母发酵,传统的手艺之作了。迫不及待地捧起一个刚出锅,尚在热腾腾的馒头,啃上一大口,喷香、松软、爽口。朦胧中还是三十多年前的那个味儿。

  记得小时候,年前家家户户蒸馒头可是一大盛事。在节气进入腊月,每家每户先推磨磨面,筛选出最白的面粉留作蒸馍用。蒸馒头前面是要发酵的,先放上酵母或是利用以前蒸馍留下的老面,接下来是和面,面和好以后,放到准备好的大缸内,上面蒙上湿绒布,放到土炉旁,大缸要在炉旁不停地转动,目的是使缸体受热均匀,更使缸内的面发得均匀,不然的话,会影响蒸馍的质量。

  第二天一大早,母亲便开始试碱蒸馍了,因为在整个春节其间自家吃饭或是招待亲戚朋友都以白面馍为主,再有,春节期间祭祀供奉和走亲戚的主要礼物,都是白面馍,所以蒸馍一定要蒸好。母亲手巧得很,蒸出的馍呢,总是又白又胖,造型美观。

  母亲蒸的馍多半是“高馍馍”,也会在最后来上几个特异的味道或造型,比如弄上几个油卷子,枣卷子,或是鱼形状的、鸡形状的等等,都代表着新年吉祥,风调雨顺等的祝福意向和美好心愿。

  馒头的叫法有很多,例如,蛮头、蛮首、瞒头、曼头;方言:起面饼、笼饼、蒸饼、笼炊、炊饼、馍馍、包子、实心包、巢馒头;最后由馒设、曼头演变为今天“馒头”。

  “馒头”究竟起于何时?根据现有的资料尚难准确界定。但据说馒头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发明的。相传三国时候,蜀国南边的南蛮洞主孟获总是不断来袭击骚扰,诸葛亮亲自带兵去讨伐他。泸水一带人烟极少,瘴气很重而且有毒。诸葛亮手下提出了一个迷信的主意:杀死一些“南蛮”的俘虏,用他们的头颅去祭河神。诸葛亮当然不能答应杀“南蛮”俘虏。为了鼓舞士气,他想出了另一个办法:用面粉和成面泥,捏成人头的模样儿蒸熟,当作祭品来代替“蛮”头去祭祀河神。打那以后,这种面食就流传了下来,并且传到了北方。因为称“蛮头”实在太吓人了,人们就用“馒”字换下了“蛮”字,写作“馒头”。

  北宋时期,汴梁设有太学。而著名的美食“太学馒头”,就是当年在太学的“学生食堂”里首创的,并得到宋仁宗的赞扬,很快声名远扬。北宋的太学馒头和现在的馒头不一样,它是有肉馅的包子,味道鲜美。据说,一次,宋仁宗赵祯去太学视察,正巧,太学的食堂菜谱上写着当日吃馒头。他吃过馒头后,满意地说:“以此养士,可无愧矣!”

  宋仁宗话里意思是:用这馒头来供养读书人,很不错。皇帝的金口玉言和至高无上的评价,太学馒头就在汴梁出了名,并在民间风靡开来,声名大振。至南宋,太学馒头仍是名声很大。岳飞的孙子岳珂在宫廷宴会中吃了太学馒头,竟忍不住提笔写了首专门赞颂太学馒头的七言诗,其最后一句是“流涎才合慰馋奴”。后来,太学馒头演变成了汴梁有名的“八宝馒头”。

  据记载,北宋时期的炊饼才是现在的馒头,当年武大郎与潘金莲卖的炊饼就是现在馒头的雏形。

  白驹过隙,日子在岁月这条长河里悄悄溜走。现在想吃个馒头不用再等到春节了,每天想吃,门口、单位餐厅时时有,但想真正吃到味香纯正的手工香馍已经次数不多了。

  品尝着香馍的味道,刻在记忆深处的年味似乎又回来了。看着母亲一个人在沉稳地蒸着当年的香馍,温馨流淌在其间,或许老人也正在从捏拿搓揉中,回味着当年的往事,忆起我们一家人经历过得酸甜苦辣,那蒸馍的香味也随着记忆飘向远方……

  

责任编辑:胡俊月 作者文集 作者声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