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来到忽然花开! 登录注册忘记密码

炮轰红楼梦,导演的无知与偏见

发布于:2007-07-14 19:09  ┊ 阅读  ┊  人参与  ┊ 文 / 池墨



 

629日,著名导演叶大鹰写了一篇题为《多嘴》的文章,文中,他不点名地批评了陈晓旭扮演的林黛玉,称自己要站在说不好的一方。他说:我是对媒体的态度和那帮假装悲天悯人丧失基本判断力的家伙们想说几句,对事不对人!他认为林妹妹成经典的误读是媒体的盲目追捧造成的。叶大鹰评价老版《红楼梦》土里土气。他说:早年间我就不喜欢那部电视剧,拍得土里土气的没什么智慧,把曹雪芹的《红楼梦》拍成了早期的年画。(《现代快报》73日)

叶大鹰导演对于陈晓旭的评价,笔者认为还是比较中肯的,确实,观众把对陈晓旭的关注与同情,转化到对她扮演角色的绝对肯定,陈晓旭也被以“林妹妹”代称,足以说明观众对陈晓旭的喜爱与崇拜,这是观众的同情心理造成的,如果陈晓旭不是患了疾病而出家,不是遭遇了病故这一意外,也许,“林妹妹”就成了被观众遗忘的角色,继续经商,做她的生意,像许多改行的演艺圈明星一样,完成了从明星到商人的成功转变。“林妹妹”也就不会得到观众如此崇拜与关注。

但是,叶大鹰导演据此就炮轰《红楼梦》,称《红》剧拍得土里土气的没什么智慧,这就让人不敢苟同了。1987版的《红楼梦》自播出以来,就得到了观众的喜爱与肯定,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等人物形象也早已深入人心。但是,最近重拍红楼成了热门话题,并且意欲赶超旧版《红楼梦》,说实话,我们很为导演的重拍精神感动。近年来,重拍之风盛行,一些经典作品遭到后来者批判,被推翻重拍,如深入人心的《射雕英雄传》、《西游记》,电视剧《沙家浜》、《京华烟云》、《啼笑因缘》、《红色娘子军》等都被重拍,一些年轻而又颇有才气的导演,眼睛瞄上了四大名著,意欲重拍,宣称要超越旧版,重树经典,虽然他们具有重拍的雄心壮志,但结果却往往不尽如人意,一些重拍电视剧遭到了观众批评,收视率也惨不忍睹。《射雕英雄传》虽然遭到多次重拍,但没有一部能够超越“初版”,重拍不过是狗尾续貂,不但浪费了投资者财力、剧组人员的精力,而且还浪费了观众宝贵的时间,让观众十分反感。

叶大鹰此番炮轰红楼梦,可能是为重拍《红》制造舆论,为《红》剧打下重拍的基础。笔者认为,重拍无须把旧版当作假想敌来炮轰,须知,当年拍摄《红楼梦》,可是经过精心筹备和策划的,从1979年王扶林导演就有意把古典名著《红楼梦》搬上荧屏,这一设想就得到了中央电视台和北京红学界的支持。接着,筹备工作紧锣密鼓:198111月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改编问题;19832月成立筹备组,5月成立编剧组,8月成立顾问委员会,12月完成剧本初稿;用了约两年的时间,从全国各地数万名候选人中遴选出一百多名演员;198429日试拍,910日正式开机,至1987年上半年完成,先后到10个省市的41个地区的219个景点,共拍摄了近一万个镜头。可以说,拍摄《红楼梦》就像小说本身一样,规模宏大,场景浩荡,情节复杂,拍摄剧组花费了相当的时间和精力,才完成了构思和拍摄,才将一代名著《红楼梦》搬上荧屏,也才成就了荧屏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说《红楼梦》“拍得土里土气的没什么智慧”,如果不是叶导的恃才傲物,那么,就是叶导的无知与偏见,实在不知天高与地厚。

在愈演愈烈的重拍风中,观众对“克隆”的新剧兴趣却愈来低落,每当看过重拍之后,观众便会大呼上当,有种被愚弄的感觉,于是炮轰重拍剧,并把怨气撒到重拍者身上,《射雕英雄传》如此,《西游记》如此,大凡重拍者,无一逃过这样的命运。无疑,重拍浪费的是宝贵的文化资源,挤占的是社会的公共空间,破坏的是受众对名著的尊崇之情。而导演把眼睛盯在重拍上,既反映了文化原创力的薄弱和匮乏,也反映出演艺界坐享其成急功近利的浮躁之风。难道我们再也创作不出经典作品、再也拍不出经典之剧了吗?难道我们的文化资源已经匮乏到只有咀嚼别人嚼过的馍的地步?倘若如此,重拍实在是艺术的悲哀,国人的悲哀。

《红楼梦》是不是拍得土里土气,观众心里有杆秤,他们会对《红》剧作出客观的、真实的评价,叶导的炮轰,无疑有自我炒作之嫌,是在拿《红》剧说事,为自己赚取人气。只是,不知叶导在炮轰《红楼梦》的同时,能否捧红自己呢?只有作品才具有说服力,是旧版的《红楼梦》“土里土气”,还是重拍的《红楼梦》“灰头土脸”,我们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admin 作者文集 作者声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