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一天,四平水利枢纽工程管理处沙河节制闸的周建国所长,原本心情很好。八月的清晨,空气润湿而清爽,让黎明即起的他感到惬意而舒适。这是周所长到沙河闸的第十六个月零二十天。是的,他记得非常清楚。他上任的那一天也算是他一生中的一个重要的日子。以一个知识分子、普通工程师的身份,走上领导岗位,从政的开始嘛,当然值得记忆。如今快十七个月过去了,那天的情形,想起来还是让他激动。
“日子过得真快!”他感慨地叹了口气。老实说,这十七个月他过得可真不轻松。
周建国可说是受命于危难之时。十七个月以前的沙河闸,风生水起,阴云四合,人心惶惶,极不安定。事情由多方引起,首先是闸管所的所长王海燕是在全体职工的声讨中被免职的。她因为经济上、人事上、工作上的诸多问题,在年终考评时,被定为不合格,不久即被调离。一个单位不能群龙无首,为了抚平那一群情趣激昂的职工,为了解决她遗留下来的一些问题,沙河闸需要一个当家人。
没有人知道周建国的内心是多么的厌烦处机关那一层不变的生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固定刻板的工作日程,使他几有窒息之感。用句时髦的话来说,他还年轻,他的心很切,他的血还热,他很想以一技之长,干一番实实在在的事情。看到下属的基层单位一个个和他年纪差不多大的技术人员,相继走上领导岗位,在处机关工作的他,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别人,心里的失落感一日日加重。
沙河闸的风波,周建国早有耳闻。处机关下属的也就那么几个单位,有一点儿风声雨声,自然会在机关里飘荡一番。这不能不让周建国一次次的心动。他当然更愿意在处机关得到重用,做副科长、科长,直至主任。但是机关里人才济济,新进来的大学生学历高,能力强,他这个八十年代的的电大毕业生,实在是不显山不露水。如今的年代,知识更新换代之快,真要叫日新月异。他虽勉强跟上,总有力不从心之感。落伍的运道不可避免,眼看着大好的年华逝去,直要落得给那些新来的小字辈们打下手,心中不免有些慨叹和伤感。处机关下属的几个单位都在县城以下的乡镇,物质文化生活和处机关所在的四、五十万人口的城市相比,自是不可同日而语;周建国下基层也即意味着家庭的两地分居,宝贝女儿的学习,他将无法再过问,对于他依赖性十足的妻子也将是个考验,他只能在假日里才能和家人团聚,而不象眼下这样的朝夕于共。不过当他和妻子商量时,妻子竟没有一点为难的表示了理解。周建国欣慰之余,大受鼓舞。管理处的一把手凌云主任,和他是同村的老乡,私交一向很好,他们还能在一起说说话。周建国在犹豫了很久之后,终于在一个月明星稀的晚上,敲响了凌主任家的门。
他要毛遂自荐。
2 这一天,沙河闸管理所的财务主管孙志华,无端的觉得不快。当他的目光扫过闸管所的大院时,心中莫名的涌起一阵感伤。二十多年了,他在这个大院子里结婚成家,如今两鬓斑白,孩子也已经二十出头,不过几年间,他也将做起爹爹来了,能不感叹日子过得快吗?
日子过得快倒也罢了,只要能有些回报。孙志华在沙河闸算是老资格了。所长也好,同事也好,对他都还客气。然而孙志华总是抚不平自己不平衡的心态:干了二十多年,他居然还是一事无成,仅仅混了个财务主管,平时不提还好,一提起他就觉得心里堵得慌。近几年沙河闸风云变幻,领导班子人事变动频繁,所长一任任的调来,可是怎么动也动不到他孙志华。在沙河闸热热闹闹的唱台上,他永远只是个看客,不能成为主角了吗?孙志华叹了口气,四十八、九了,人到中年,心思是重些,烦恼人生哪。
身处议论中心的沙河闸闸管所里,作为旁观者的身份,孙志华较早地听到风声,入耳的各类议论也最多。不独是他,几个处属单位的头头们,对于周建国的任命,也都觉得突兀。事情是在短短的五周之内定下来的。在此之前,周一直做他的技术工作,刻板、内向,还有些固执;朝九晚五,按步就班,看不出一点锋芒和崭露头角的地方。这样一个人,没有下过基层单位,没有做过领导,没有处理人事和具体事务的工作经验,就把他放到沙河闸当家人的位置上去,是不是合适?他们嘴里不说,心里可都有些犯嘀咕。为保险也好,说平稳过渡也好,即使是以副所长的身份主持工作,也是不合适的。若说是管理处的“头”们,大胆启用新人,适应如今改革的大趋势,别人可都无话可讲。再说了,人事调动,哪里轮到他们说话?不过,大家虽不算是隔岸观火,可心里都有点瞧瞧热闹的意思。
其实作为管理处当家人的凌云来说,他心里很清楚地知道,把一直在处机关守着、毫无基层领导工作经验的周建国下派到工程队主持工作,并不合适。但是现阶段管理人才青黄不接,他手中也实在无人可派,加之周建国一副雄心勃勃、成竹在胸的样子,不妨姑且一试吧。把周建国派下去,至少有这几样好处:一,鉴于周在那里的关系是一张白纸,这样他可以排除一切干扰,实实在在的做几件事,把缠绕着五海燕的枝枝丫丫、细端末节理个顺,把工作拉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二,是角色转换,有助于扶慰工人们激愤的情趣。现在上上下下都有在讲安定团结,安定是第一位的,不能让他的处机关老是坐着几个唾沫星飞溅的上访人不是?三,是人事制度改革,喊了几年,总是雷声大雨声小。这一向管理处下属各单位的头头们,久未动弹,在一个单位待遇得久了,难免缩手缩脚,周建国下去,初生的牛犊不怕虎,搞得好也可以做个示范。
周建国是不是个人才,现在断言,为时过早。但是不放手给他机会,他怎么才能证明自己的能力呢?凌主任对周建国有知遇之恩,相信他会恪尽职守,兢兢业业地把工作做好。
3 周建国上任之初,通过侧面了解以及和所内部份人员的谈话,当然还有前任所长王海燕的介绍,很快的掌握了一些情况。作为老资格的财务主管,孙志华是很想配合的。因为另一位副所长刘一祥也是二年前刚刚调任过来,熟悉情况的只有他孙志华了。他很有些想法,可以提供给周所长,然而周所长似乎并没注意到他的存在。周所长只是在整理了一下思绪后,即开始了行动。周建国以为他必须立即着手处理的事情主要有二点。一是人浮于事,分工忙闲不一,干和不干一个样,是以大家都不安心于本职工作,所以,人员必须重新定岗定位;二是财务上一团糟,人欠欠人必须好好清理,尤其是单位预制场承包纠纷和拖欠工资的发还问题必须立即着手解决。
临行前,凌主任再三叮嘱,要安定团结,抓好安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