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来到忽然花开! 登录注册忘记密码

自信的莫言

发布于:2020-10-11 13:48  ┊ 阅读  ┊  人参与  ┊ 文 / 梁守泰
  莫言荣膺诺奖后,在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自曝了他早年“伪造学历”的一段往事。1973年,他到棉油厂当临时工,填写表格时,一个负责登记的老头问:什么文化程度?他犹豫半天:说小学五年级,也太丢人了;说高中,没这个胆量;就说初一吧,初中一年级。孰料,进厂不久就很快被他的工友揭了“老底”,弄得他脸红脖子粗抬不起头来。1976年,他来到黄县当兵,登记填表时壮了壮胆子,在学历一栏写上了初中二年级。在部队一段时间后,他发现很多高中毕业的战友,连封家信都不会写,于是在填入团志愿书时又“得寸进尺”,把自己的学历“提升”到了高中一年级,实现了从小学到高中的“跨越”。从此以后,所有的个人档案表格,他都“习以为常”地填高一了。
 
  一向诚实的莫言,居然先后三次“冒险”拔高自己的学历,这也许是因为他对自己小学肄业的不甘心,也许是有那么一点虚荣心在作遂。但笔者觉得,事情其实并不那么“简单”。虽然正规学历是小学,而绝非小学文化水平的莫言,曾经在很多场合、很多回忆性文章中,对自己取得本科和硕士学历之前小学肄业的事实“供认不讳”,从未隐瞒。当年,他之所以屡屡在学历上“大做文章”,这里面还隐含着他的一种重要心理特质——自信。正是由于自信,才使他在后来的文学事业中能够坚定自己的创作理念,坚持不懈地走自己的路,不迷信权威,不惧怕艰险,一步步登上世界文学的巅峰。
 
  莫言18岁“出道”的第一站是位于高密东北乡的棉油厂。在两年多的打工时间里,他除了当司磅员,称重收棉,还担任了一个重要角色——厂办夜校语文老师。尽管连小学都没毕业,教的是初中教材,小小年纪的他,竟能信心满满地走上讲台,侃侃而谈,口若悬河。1976年去黄县当兵时,适逢全军学文化热潮,他再次自信地拿起教鞭,给战士们上课,不仅教语文,还教数学,使用的是高中课本。教中学课程,能够文理“一肩挑”,这即使在专业教育系统里也极为罕见。教学效果如何呢?战友的评价是“教得很棒”。1979年调到保定后,莫言又勇敢地担任起政治教员,教学对象则是高考落榜生,教的是大学课程,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和党史、中国近代史等。部队领导肖主任旁听过他一节课,课后称赞他“很有水平,前途无量”。
 
  1984年夏,解放军艺术学院首次设立文学系,招收“黄埔一期”干部学员,7月10日举行考试。别人从5月份就开始复习,等到莫言得知这一消息已是6月下旬,只留给他十天的准备时间。尽管如此,他毫不胆怯,觉得自己考试过关应该没问题。自信的莫言几乎没有复习,就毅然大步流星地迈进考场。考试结果是,政治、语文、史地三门得了216分;专业考试莫言上交的小说《民间音乐》,得了最高分。最终总评,35个参考学员中,他专业课第一,文化课第二,由此顺利进入军艺文学系学习。
 
  当然,莫言的自信更多的是表现在文学创作上。在一次军事题材文学创作座谈会上,一些老作家担忧年轻人无战争经历写不好战争小说,莫言却“口出狂言”:我们没打过仗,但搞过军事演习;我们没杀过人,但杀过鸡!这些经历可以移植到小说中。作家的任务不是总结历史,那是历史学家的事!作家的任务是通过写战争小说,揭示战争环境下人的感情和人性的变异。所以,我们这些没有战争经历的人,同样可以写好战争小说!果然,不久他就证明了自己观点的正确,写出著名的战争题材中篇小说《红高粱》,一炮打响,一鸣惊人!
 
  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大量外国文学作品传播到中国,作家们眼界大开,看到了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法国的新小说派等,都纷纷向西方借鉴学习。莫言自然也置身其中,但当他在阅读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时,仅仅看了几行,很快就受到启发,心潮澎湃,灵感萌动。他干脆放下正在看的这部名著,专心写自己的小说,包括《红高粱》在内的一系列作品相继问世。就是这么自信,就是这么“冒进”。如此立竿见影、效果神速的借鉴学习,在文学界、知识界实属罕见。
 
  莫言语出惊人:“作家抄袭自己比抄袭别人更可耻!”为了“实践”自己的这一观点,他把“变化”作为对写作的追求,努力使新作不重复旧作。他各个不同时期的重要作品,均为不同的题材展现不同的内容与思想内涵,并且找不出有两部作品在文本结构上是相同的。他总是以少有的底气、勇气与自信心,在不断地进行创造性写作,每部作品都有自己新的探索,都会带给读者全新的体验,产生阶段性影响。
 
  莫言的长篇小说《丰乳肥臀》在《大家》发表并获得大奖后,受到不公平的非议与责难。有些人甚至超出了文学批评的底线,用文革时期的整人方法对他进行围攻,不惜向上级告状、搞大批判进行人身攻击,使他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纵使如此,他也未能违心屈服,“低头认罪”,而是始终坚信《丰乳肥臀》的艺术价值,坚信迟早会有人肯定它,还它以客观公正的评价。他对外宣称,如果你要了解我的文学创作,你可以不读别的作品,但你不可不读我的《丰乳肥臀》!果然,后来著名作家汪曾祺、著名文学评论家刘再复和雷达、著名学者邓晓芒等,都纷纷站出来肯定了《丰乳肥臀》的文学价值,给予很高的评价,终于还莫言以公道,也证明了他的坚信是“信之有理”。
 
  按说,依莫言耿直、谦虚的性格,应该不会说谎,更不会“自吹自擂”,却在填报学历时出现了“偏差”,在文学创作中出人意料地“牛”。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发生在他身上的一种“自信效应”。而这种自信不是忘乎所以的自诩,更不是目空一切的自负,它是一种“自知之明”,是建立在足够的勇气、底气和内在依据基础上的正常心理反应。
 
  自信源自良好的遗传天赋。莫言虽出身农民,却是书香世家的后裔。据莫言大哥管谟贤考证,高密管氏远祖可追溯到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历史上管氏家族世代崇文而不尚武,崇文而尚儒术,爱好文学,自古至今名人多为文人,明清时还出过几个进士。确定无疑,莫言颇具文学天赋,是搞文学的“料”。他对文字很敏感,情商很高,感情细腻。其天生具有的敏锐深刻的观察力、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对语言得心应手的驾驭能力,与生俱来,源于祖传。可以说,从事文学创作应有的素质与才能,莫言都先天性具备。
 
  自信源自厚实的知识基础。从事任何一项工作都离不开扎实的基础知识,搞文学尤其如此。从上小学开始,直至成为著名作家,莫言通过自学和求学,不仅阅读了无数古今中外文学名著,而且自学了中学课程和文史哲知识,系统地掌握了文学基本理论。在部队担任政治教员期间,他为了教好哲学课,硬是“啃”下了马克思的《资本论》、黑格尔的《逻辑学》和艾思奇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要知道,这些抽象生涩的学术专著,对专业领域人员来说也是难啃的“硬骨头”,非专业领域人员一般是不涉猎的。广泛的阅读,渊博的知识,对文学创作不可或缺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和持久的。
 
  自信源自丰富的生活积累。不可“复制”的特殊历史背景,决定了莫言特殊的人生轨迹。他生不逢时,刚出世就遇上了大跃进、三年困难时期、人民公社化和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十多岁被迫辍学,沦为牧童,年纪稍大当上人民公社小社员,“脸朝黄土背朝天”地干过所有农活。经历了二十多年底层乡农的贫苦生活,忍饥挨饿,饱尝辛酸,受尽歧视与磨难。青年时代的他,似乎有点“时来运转”,到棉油厂做了两年多临时工,境遇有了很大改善。后来,他又历经波折,“逃”出高密东北乡当兵入伍,度过了二十多年的军旅生涯。他及早地开始阅读社会人生这本“大书”,坎坷、复杂而又漫长的基层生活阅历,使他写起小说来底气十足,素材源源不断,因为这是一个作家最重要的创作资源。
 
  自信源自强大的个性特质。成功不但要靠智力因素,还须有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如果说一个人的智力是走向成功的前提和基础,那么,其个性特质就是支撑与保证。毋庸置疑,莫言的敏感内心、细腻情感、坚韧顽强、刻苦勤奋以及对文学的“病态”痴恋等等,是一般人所不具备的,这是他不管在何时何地,处在何种境遇,都始终坚信自我的重要“筹码”和资本。
 
  莫言之所以那么自信,还有一点令他有些“得意”,那就是他“命好”,总是碰到好运气,在人生困境下“助推”他前行。在提干无望心灰意冷时,部队政委亲自到上面去为他说情;在文学创作的初始阶段,他遇到了慧眼识才的恩师徐怀中;在生活与事业遭遇挫折时,高检的领导、同仁们敞开胸怀热情接纳了他。他自己也在一次接受问卷调查时承认:成功除了主观上的努力和素质之外,确实还需要“命定”的机遇和人的友谊。但是,命运和机遇只偏爱有思想准备、有德识才学的人。舍此,自信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只能是一种盲目的乐观和虚幻的狂想。而莫言的自信是“水有源、木有本”,是一种科学的乐观和切实的梦想,运气与机遇则是他文学乐章中一段段“水到渠成”的插曲。
 
 
 
  
责任编辑:池墨 作者文集 作者声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