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来到忽然花开! 登录注册忘记密码

文学、童年和女人

发布于:2008-01-04 10:03  ┊ 阅读  ┊  人参与  ┊ 文 / 重阳

    有人认为,文学来源于童年时候的经历。是的,很多都来源于童年,待期年之后,我们每个人都会开始回忆,再一次回归到童年。文学之路,先是模仿,这时候要写的花枝乱颤,要引经据典,装成富有文采的样子,而真正的成熟却是平实淳朴,反璞归真。哪怕让一个小学毕业的人都能看懂,才是真正的大师。

    我的姨奶奶,就是我奶奶的姐姐,七十多岁了,得了老年痴呆症。她是快乐的,一下子几十年的生活全都给抹平了,回到了年轻的时代。有一次我听奶奶说,她去了她的一个老哥哥家里,进门就问嫂子,说,二嫂,我妈妈来你家没有啊?其实她们的妈妈已经死了几十年了,这一问可把没有痴呆的老二嫂给气坏了。我的姨奶,还经常走丢了,寒假在家,就听说走丢了两次。全家人绕着城找,不知道过了多久她自己从一个小区走了出来。奶奶说,那是从前她们家炸油条的地方,那时候姐妹几个还小,经常出来帮家人炸油条。姨奶奶谁都不认识了,除了自己的兄弟姐妹。

    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童年,我的则充满了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成熟中,还未丧失纯真,虽然看透了许多,还是有一份憧憬。我曾经为我的同学架过鹊桥。女孩家长非常反对,问她究竟喜欢他什么地方?她说,喜欢他成熟。家长就说,早熟不好,不是小时候家庭不好,就是家庭特别穷,还有就是得不到正常的关爱。若是不成熟那就更不好,没有责任感,没有能力,更是不行。又说,喜欢他帅。家长又说,帅不好,不稳定,会有一种优越感,会花心。总之就是不同意。

    人总是那么的奇怪。在我进入高中的时候,经常以头二十的人自居,不甘心屈居十六七岁的人,假扮着老成。大学行将毕业的时候,却如何也不敢相信自己已经是二十三岁高龄,还经常懊恼,不知不觉就年华已逝,经常后悔,若不是初中高中各留级一年,如今我都工作两年了。想法总是很奇怪,难以琢磨。

    少要老成老要狂。是的,就是这样吧。一个早熟的孩子,让人感觉很知书达理,比别的孩子更聪明。而一个年龄大的人,没有老年人迟暮的感觉,还是意气风发,一往无前,不服老,大红大绿的穿,给人又是老当益壮的蓬勃。

    读书也大概是这样的。从前读过很多梁实秋刘墉等的散文,总是那么的浅显易懂。后来看王小波的,也是从简单的事情里告诉你一个道理,如此的浅入深出,与大师们如出一辙。古文里我要喜欢王勃的滕王阁序,我曾经把它背的滚瓜烂熟,关于贾长沙,杨得意等人的典故,我就是从那里学的,这年轻人的学识的展现,也让折服,千百年来,还有哪个青年能胜过他呢?

    我不喜欢当下少年作家在《萌芽》上流行的那种写法,写一段就换一个人的口气再写。这样写的很好的人也不是没有,像我看过一个还算有名的尤凤伟也曾在一短篇中写过,人家那也是写,写的却好。我讨厌小孩子脾气的跟风走。跟风走,没有意思,基本算是愚昧吧。自从郭敬明在幻城里为一个个人物起了各种富有诗画意境的名字后,我只耐心看过他这一本书,又有人跟风了,杂七杂八的又蜂拥而上,也不知道有几个人物,就起了一些乱七八糟拗口的名字,用了一些生僻的字,假装很有学识的样子。估计有人又要说我妒嫉心强烈了。随便人说吧。

    也有人说我该多看一流的小说,外国的什么什么。我不高兴看,英语,我看不懂,翻译过来的我还是不能理清脉络,还是看不懂。我就看国内的二流的吧只要找到自己喜欢的,能一气读下去的就是好小说。就像白鹿原,洋洋洒洒厚厚的如同大字典,我还是一气给看完了。我还是习惯看这些,人物故事情节环境一个不缺的小说。某人在某个地方发生了某事,一个都不能缺失,流行是什么,时髦是什么?那就是街上那些,窝窝囊囊卷曲的布料,没有腰身,连底边都不平整的,不上档次的,劣质韩服。

    女人是传统一点的美,文学也是,人生,最珍贵的还是童年。

责任编辑:admin 作者文集 作者声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