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来到忽然花开! 登录注册忘记密码

如影随形

发布于:2025-11-11 08:55  ┊ 阅读  ┊  人参与  ┊ 文 / 靳继德
  影子是实的,也是虚的;影子是真的,也是假的。
 
  让我们先来看一看,怎样才会产生影子。光源、屏幕、物体是产生影子的三个基本条件。太阳、月亮、照明灯是最常见的光源。影子会照在屏幕上,有的屏幕也会产生影子,照在另外一个屏幕上。比如墙壁,可以产生人或物体的影子,墙壁的影子又会照到大地上。仔细想想,我们以太阳和月亮作为光源,拿大地做屏幕,把自己的身体作为遮挡光源的物体,然后产生一个属于自己的影子,这是一件多么神奇而自豪的事情。
 
  大地的影子在哪里?是一座山,是一条河,是一棵树,是一朵花,还是一垄丰收的庄稼?是一只羊,是一只鹿,是一头牛,是一只虎,还是一只奔跑的大象?每天时辰不同,影子在不断变化。旭日东升,各种物体的影子印在广袤的大地上,轻轻的,暖暖的。夜幕降临,树木落下斑驳的影子,碎银般的月光点缀期间;我们的影子走在街道上,逡巡于乡间小径,悄悄落在墙壁上,默默印在书页上,静静烙在思想的河床上。临河观光,树木花草,还有我们的影子浮在清澈碧绿的池塘水面,微风吹拂,波光潋滟;影子带走我们的心事,掳走我们的烦恼。我们把影子留在春天,留在夏天,留在秋天,留在冬天,留在岁月的每一个瞬间。在每个季节,人们喜欢照相,其实就是把对季节的感念以影子的方式记录下来,作为学习、生活、工作历程的佐证。
 
  天空有没有影子?当然有。千姿百态的云朵,把美丽的倩影印在草地上,落在大地上,融入江河湖海,挂在树梢上,画在儿童的脸上,拓在金黄的沙漠里……飞翔的鸟儿,翅膀掠过天际,矫健的身影划过大地,划过茂密的丛林,划过起伏的麦浪……太阳,月亮,把自己的影子潜入江河湖海的深处,越是平静的水,太阳、月亮的影子越是清晰可辨。一架飞机,翱翔蓝天,留下一道长长的尾巴,也能在大地上留下动人的影子。盘旋或俯冲的雄鹰,让影子也具有速度,迷人而动感十足。
 
  影子是时间的见证者、记录者和创造者。古人最早利用影子来计算时间,名曰“竿影测日”。后来,人们又发明了圭表,它是由直立平放的表和一个正南北方向平放的圭所组成,很早就成为制定历法的重要方法,利用这种方法中国人测出一个回归年长度为365.25日。再后来由圭表发展演变为日晷,由一根投射太阳阴影的指标、承受指标投影的投影面(即晷面)和晷面上的刻度线组成。日晷有许多种不同的形式,如地平式日晷、赤道式日晷、子午式日晷以及卯酉式日晷等等。其实,现代人也常常受到影子的启发,在打造湖滨景观的时候,充分利用拱桥、建筑物、灯光在水中的倒影,形成绚丽多彩的夜景。例如,隆德县的渝河道旁倒柳摇曳,河堤栽满各种树木,行人或牵手漫步,或临河观光……河水清澈,河道两边用水泥浇筑,装满变色灯管,蓝色、黄色、红色、绿色、紫色交相辉映,夜晚灯光倒影水中,形成两排灯光,煞是好看。由东向西望去,北河桥、连心桥、盘龙桥、西门桥灯火阑珊,与水中倒影虚实相接,轮廓清晰而宏伟。柔软的水是一面不可多得的屏幕,有静止的时候,有缓缓流动的时候,也有波涛汹涌的时候。影子随着水的变化而变化,要么静立水中,要么一波三折,要么支离破碎。
 
  影子是一个轻盈温润的文学符号,无形胜有形,有形似无形。“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一朵迎风而歌的梅花,一朵临水溢香的梅花,一朵月下灵动的梅花,成为咏梅千古绝唱。“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李白举杯对月畅饮,孤独愁绪尽释酒中。“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月华如水,袖舞天宇,举目四顾,孤零旷寂,对着冷月清辉,苏轼只能与自己相随的身影共舞,影随人动,意绪翩翩。“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苏轼在《花影》中,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花影赋予生命,使其仿佛有了自己的意志和情感。通过对花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北宋张先《青门引·春思》:“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月光下的秋千影子是幽微的,也深刻地表现词人抑郁的心灵。张先在《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中的“云破月来花弄影”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明月冲破云层的阻碍,晚风吹起花枝,影子在月光映照下婆娑摇曳。“风乌弄影画船移”,张也在《芳草渡(般涉调)》中通过风乌的嬉戏和画船的移动,给人一种离别时的凄凉和深情的感觉。历史上,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留下了关于影子的诗词佳句,有对人生沉浮的感叹,有对高雅品格的赞美,有对失意落魄的无奈,有对诗情画意的描写……影子是一个独特的文学审美元素,世界唯虚实结合,叠加交融,雾里看花,方有空灵的意境幽美。
 
  影子是一条时空隧道,铺开一幅宇宙万物繁衍生息的生动画卷。暮鼓晨钟,日升月落,春夏秋冬,飞禽走兽,影子无处不在。一切实实在在的事物,都会在阳光、月光、灯光、水中、镜面生成美丽独特的影子,或长或短,或高或低,或厚或薄,或圆或方,或规则或不规则……人类从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走到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人类演化行进的影子足可以装订成几千部规模宏大的影书,留下风雨沧桑,留下悲欢离合,留下千古之谜,留下无穷遐想。有些影子我们能够听到,也能看到;有些影子在历史长河中沉睡,甚至销声匿迹。譬如,从一枚石斧可以想象最早的人类从事农业生产的样子,从一只陶罐可以反映他们生活的原始状态,从一枚粗糙的箭头可以还原当时狩猎的生动画面……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影子——这个伟大的历史纪事者。有了影子,我们就可以回忆过去,把握现在,穿越未来。
 
  其实,影子就是另外一个自己。影子是显性的又是隐性的,有时候能够看见,有时候看不见。比如晚上走路,有月光,我们就可以看见自己的影子。没有月光,我们就看不见影子。但影子是真实存在的,即使没有月光,但还有星光,只不过影子不明显而已。影子有长度、高度、厚度和温度,因时间而异,因光源而异,因物体大小而异,因位置而异。早晨,万物留下长长的影子,意味着新的一天要有计划有目的,要精神抖擞地投入生活;正午影子最短,意思是经过上午的劳累,大脑和身体需要调节,万物暂时休眠;傍晚,又留下长长的影子,需要总结一天的行程,养精蓄锐,准备第二天的工作。当然,说影子具有温度,听起来似乎有点牵强附会。但夏天和冬天的影子,感觉确实不一样。夏天骄阳似火,我们大汗淋漓,人困马乏,感觉地面上的影子也是热的;冬天,冷风嗖嗖,树叶凋零,影子变瘦了变冷了。而且,影子具有分身术,当几个光源来自不同方向的时候,同一个物体会产生几个影子,大小长短不一,纵横交错,好像哪吒一样三头六臂神通广大。正因为影子是另外一个自己,所以,历史上的九五之尊、文臣武将、民族英雄、文人雅士、商贾名流、布衣平民……虽然几百年几千年过去了,我们依然可以清晰地看到他们的影子。因为,他们的一言一行、生活起居、功过是非早就被记录在案,只不过随着时间推移,通过影子一一展现而已。
 
  影子是公正的法官,可以指证我们自己。影子好比一个又一个密集的点,清晰地记录下万事万物行走的轨迹。对着影子想一想每天走过的路,是不是方向走偏了,是不是荒废了时光……如果走错了,不要自欺欺人,要及时改正。不要以为神不知鬼不觉,请记住,影子看到了,记下了。从这个意义上说,影子是纠错器,是良师益友。当你走错路的时候,影子是沉重的,是黑魆魆的,是无精打采的;当你走在阳光大道上时,影子是轻快的,是亮堂堂的,是精神焕发的,是光明正大的。所以,当我们开始每天的行程时,应该时刻考虑影子的感受,对我们大有裨益。一个人老了的时候,回头一看自己曾经走过的路,有无数的影子定格在不同的点上,让你清醒地认识你自己,哪些路是应该走的,哪些路是不该走的,哪些路走对了,哪些路走错了。
 
  影子是世界上最具宽容心的忍者、智者和觉悟者。影子从不嫌弃主人,也从不嫌弃环境。不管你是蓬头垢面衣衫不整,还是油头粉面西装革履;不管你是高官政要,还是沿街乞讨的乞丐,影子不考虑这些,它只是如实产生。不管屏幕是雪白的墙壁,或垃圾成堆的地面,哪怕屏幕是一堆牛粪,只要有物体,有光源,照样产生影子。在影子的眼中,没有等级尊卑之分,没有贫富贵贱之别,没有生死祸福之说,没有因果轮回之论。世界上再找不出像影子这样心胸宽广的事物了。小时候,我们都追过自己的影子,踩踏自己的影子。你快影子也快,你慢影子也慢。甚至有时候我们会骂影子,觉得它更像个跟屁虫,一刻都不离开我们。影子从不生气。影子就像一尊佛,顿悟世间万事万物,真可谓“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怀畅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影子是一个群体,秩序井然,交相辉映。人始终处在社会之中,不管你走到哪里,都是成群结队的。所以,影子也是一伙一伙的。一个家庭,三五口人,走路的时候,手拉手,肩并肩,影子常常是连在一起的。生活中,影子有时候会站成整齐的长队,有时会围成一圈一圈,大多数时候是不规则的队形。一片树林,一幢楼房,一园花草,都会形成影子的群体,那阵势不逊于千军万马出征的壮阔场面。影子是可以叠加的,比如森林,很多树木、灌木、花草、鸟儿、野兽的影子会同时叠加在一起。从这个意义上说,影子是厚重殷实的,不是虚妄之徒。
 
  影子有时候也是假的。譬如,我们常说,从这个人的身上看见那个人的影子——但明明不是那个人。还有,人们喜欢用双手,在灯光下做各种手势,呈现出像兔子、小鸟等众多事物的影子……这时候的影子,不是事物本身的影子,而是人们凭借想象力产生的。
 
  千万不要嫌弃影子。假如世界上只能看见人类的影子,就意味着树木凋零,花草枯萎,江河干涸,飞禽断翅,走兽无声……想一想,那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责任编辑:胡俊月 作者文集 作者声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