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来到忽然花开! 登录注册忘记密码

港口中学一年半

发布于:2023-12-09 17:04  ┊ 阅读  ┊  人参与  ┊ 文 / 梁冠宁
  古镇港口,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汩汩卤汀河水,奔流不息,流过古镇,滋养着这块人杰地灵的沃土,也留下我匆匆一年半的脚印。1976年夏,我从泰兴师范毕业,来到港口中学任教。77年恢复高考,我被河海大学录取,从此离开港口,离开港口中学,离开这片滋养过我的土地。但是,我从此便与古镇港口结下不解之缘。人生的任何一段经历都是难以忘怀的。我在港口中学生活的一年半,与其学生结下的深厚友情是刻骨铭心的。他们的言谈话语,他们的音容笑貌,时时在我脑海里浮现。
 
  凡是港口人,凡是在港口生活过的人,都对这片土地怀有深情。正如港口中学77届毕业生陈德荣,在该班微信群里留下的文字,让我感同身受。其曰:“卤汀河是故乡的母亲河,印记了太多难以忘怀的回忆和故乡的沧桑变化。无论身在何地,只要一想起她,立刻就能穿越到那个年代……铺满青砖的街巷;三面环水的篮球场;讲普通话的语文老师,一开口,全班就哄堂大笑,觉得拿腔拿调,格格不入……还有诱人味蕾的美食和寻常百姓感人的故事……那清澈而略带甜味的河水,真想再次扑向她的怀抱。哪怕只能喝上一口,也是幸福的。因为那里有美好的童年,天真纯朴的少年和对亲人、老师、同学的思念。真是:澄波潋滟映朝霞,旭日金帆影自嘉。流韵千年绵百里,春来两岸尽桃花。”
 
  我已是古稀老人,爱回忆往事,近年犹甚,这是人老的象征。我在收拾人生轶事的路上,总忘不了港口,忘不了港口中学。我曾几次到港口,希望能找到一些以前学生的线索,但每次都是大失所望。
 
  人生有梦,总能梦圆。不知是老天的眷顾,还是我的执着感动了上天,天意让我夙愿得偿。近日,我在《泰州晚报》上看到陈爱兰写港口的散文《卤汀河》。这又勾起我对港口的思念。我忍不住连忙联系《泰州晚报》的编辑,加了陈爱兰的微信,一聊竟如此之巧。她哥哥陈德荣竟是我港口中学的学生。四十六年后,我终于找到到失联的学生。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那一夜,我激动万分,立即加了他们班的微信群,同失联多年的学生聊天,往事如放电影般,一一在我眼前闪过。让我心潮澎湃,兴奋异常,无法入睡,彻夜难眠。
 
  我在港口中学虽然只有匆匆的一年半,但那时我刚结婚,夫人在里华中学任教,夫妻分居,我相当于一个快乐的单身汉。我与学生年龄相差不多。课上,我们是师生;课余,我们就成了无话不谈的知己,形影不离的玩友。那真是激情燃烧的港口中学生活,那真是终身难忘的港口中学一年半。港口中学一年半,我感到有许多往事值得追忆。
 
  一、筹办大型展览
 
  我到港口中学不久,就接到一个重要任务,筹办宣传华国锋的大型展览。1976年9月9日,毛泽东主席逝世,人们心中的太阳落下了。整个社会处于极度的悲哀之中。社会向何处去?国家由谁来领导?社会主义中国的航船由谁来掌舵?人们像失去了母亲的孩子,心中一片茫然。这时,党中央号召组织宣传华国锋。在公社党委的领导下,我带领学生,不分昼夜,连续作战,在港口镇办了一个大型的,宣传华国锋的展览。我们用大量的图片,附以详实的文字,安排学生做讲解员,介绍华国锋。
 
  公社组织各村的农民都去参观华国锋展览,场面空前热烈。那个年代,人们都非常单纯。党中央的号召就是无声的命令。人们奔走相告,热情地涌向展览现场,以极其虔诚的状态参观展览。人们把对毛主席的崇拜,一下子全部转移到他老人家选定的接班人一一华国锋身上。处于悲痛中的人们仿佛又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方向。他们心中的太阳又升起来了。整个港口镇就像一锅沸腾的水,拥护党中央,拥戴华国锋。华夏大地顿时清朗,明亮起来。人们的情绪又空前高涨,满怀信心地投入到“抓革命,促生产”的热潮之中。
 
  宣传华国锋的活动,加深了人们对华国锋的了解,增强了人们对新领袖的拥护和爱戴。为社会的安定团结,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为以后的粉碎“四人帮”奠定了坚实的民意基础。这是“文革”后期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特殊社会现象。如今,很多人已忘却,青年人更是一无所知。我今天将其记录下来,是为了让人们不要忘记这段历史,并从中汲取营养和力量。
 
  二、排演《黄河大合唱》
 
  《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歌曲,我们几个老师商量准备排演。当时,港口中学没有音乐老师,没有钢琴,只有一架风琴和一把小提琴。我找来《黄河大合唱》的曲谱,厚厚一本,既有独唱,对唱,还有朗诵和领唱。大家都感到任务很重,很难完成。有人甚至想打退堂鼓。我对大家说:“万事开头难。我们只要齐心协力,同舟共济,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我们一定能把《黄河大合唱》在港口唱响。”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港口中学汇集了一批优秀教师,其中不乏人才。“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们在商量组织排演人选时,数学老师朱孝华自告奋勇地要唱《黄河颂》。我问:“你行吗?”他一亮嗓子,竟也惊艳。我拿起从校长室找来,并落满灰尘的提琴问:“谁会拉?”张宝余毛遂自荐。我将小拉琴递给他。他掏出手绢,将小提琴擦得锃亮,便拉开架势,有模有样地拉了两下。我说:“就你了。”就这样,我朗诵,领唱,对唱,朱孝华男声独唱,夏静女声独唱,学生合唱,周祥云弹风琴,张宝余拉小提琴……其他老师都自愿担任后勤保障。很快,《黄河大合唱》的排演班子就凑齐了。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们的演员都是业余的,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白天还要上课,参加排演都是利用课余时间和晚上,大家全身心投入,纯粹是热爱和热情。老师和学生都以极大的热情和饱满的精力投入排练。从会唱到唱准,从唱准到唱齐。我们不知经过多少个日日夜夜,不知付出多少汗水和泪水。师生们不拿报酬,不计时间,招之即来,来之能唱,毫无怨言,无私奉献。多少人唱哑了嗓子,多少人唱病了身子。大家照旧坚持,从不缺席。我记不清究竟经过我多少日夜的排练。我们终于把《黄河大合唱》唱响了,唱亮了。三次合练后,我们认为可以登台演出了。
 
  我们将《黄河大合唱》演出的宣传画和广告贴到公社大门口,整个港口镇顿时热闹起来。港口镇有史以来,从未举办过大型音乐会,那是破天荒的第一次。大家都好奇地笑逐颜开,奔走相告,仿佛要进维也纳金色大厅听音乐会一样快乐,兴奋;仿佛像过节一样笑语盈天。
 
  《黄河大合唱》在公社礼堂演出那几天,各村的农民早早地就赶到公社礼堂抢座位。那时看演出是不用买票的。群众自发前往,先来先坐,后来的只能站在走道或爬上窗台。公社礼堂被挤得水泄不通。
 
  当演出的大幕拉开后,随着乐声起,歌声扬。人们都沉浸在高亢激越的歌声之中,依稀又回到了烽火连天的抗日战场。当“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的歌声响起时,这熟悉的旋律,让观众中会唱的人,情不自禁地唱起来。那时港口公社礼堂并无专人管理。不像现在的剧场演出,是不准观众大声讲话和发出声音的。否则,就会被工作人员请出剧场。而在港口公社礼堂的演出,观众可以自由地,尽情地发挥。台上台下同声唱,演员观众齐欢乐的场面,是哪儿也看不到的。
 
  当五十多岁的肖老师,摸着胡子,哈着腰,颤微微地走上台,和我对唱《河边对口曲》时,他一开腔,“张老三,我问你,你的家乡在哪里?……”两人的对唱,维妙维肖,逗得全场欢声大笑。
 
  《黄河大合唱》连演三场,仍座无虚席。演出那几日,港口镇的每一个角落,好像都在迴荡着“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的歌声,大大推动了港口的群众大唱革命歌曲的热潮。
 
  《黄河大合唱》在港口镇的演出,虽然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但是,在港口人的心目中是震撼的,是倍受鼓舞的。数十年后,凡是看过那次演出的人,谈起来都绘声绘色,聊起也有滋有味。
 
  三、组织农民篮球赛
 
  港口公社接到县体委通知,要组织全县篮球赛,先分片进行,各片冠军到县里参加决赛,争夺全县篮球冠军。公社接到通知后,决定将比赛安排在港口中学进行,由港口中学负责组织比赛。当时,港口中学连个篮球场都没有。校长问我:“怎么办?”
 
  我说:“这是件好事。我们可借县里举办农民篮球赛的东风,把学校的篮球场建起来。这对我校今后开展各项体育活动都有较大益处。”校长立即到公社找夏书记商量。夏书记便到港口中学操场考察。最后,夏书记决定,推平紧靠港口中学操场的两个垛,建港口中学篮球场。公社一声令下,第二天许多农民就来平垛。港口中学的师生都高兴极了。我带领学生积极投身到建篮球场的劳动之中。抬土的抬土,夯土的夯土,劳动场景热火朝天。号子声此起彼伏,劳动歌声飘向远方。很快,港口中学就有了自己的篮球场了。这就是陈德荣笔下的“三面环水篮球场。”
 
  篮球场不够大,且三面环水。有时学生打篮球时,用力过猛,球就会飞向河里。这时,你便会看到:男同学脱光衣裤,赤条条地跃入水中,捞篮球。那场面,引来同学们的围观和哄场大笑。如果入水的是一个同学还好;如果是几个同学,那又是一番精彩的水中争球之闹。
 
  篮球场建好后,我便着手组织篮球队,并通知里下河水乡片的各公社赶紧组队报名参赛。我们港口队兵强马壮。以港口中学老师为主力班底,并到下溪村找来在部队就打篮球的李大个子。很快,港口篮球队就组建完成并投入训练。我还特地为农民篮球赛画了一幅很大的宣传画。画面是一个港口篮球队的运动员,左手托起一只篮球,右手高举向人们招手。这是希望人们来看篮球比赛。可是,许多人告诉我,他们从未见过篮球比赛,这也是港口镇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我告诉他们,篮球比赛可精彩啦!比赛时请他们一定要到港口中学观战,为港口队加油助威。
 
  报名参赛有五个队,加上港口队共六个队,进行单循环赛。冠军代表里下河水乡片到县里参加决赛。我们港口队雄心满满,志在必夺。
 
  篮球赛揭幕战那天,公社夏书记亲自到港口中学为比赛开球。篮球场四周已围满观战的港口中学师生和各村赶来观战的农民。
 
  首战,我们港口队就出战。队员们穿上新买的篮球服,整齐漂亮,雄赳赳,气昂昂地走进篮球场。我当裁判,站在球场中间,双方队员都做好准备后。哨声一响,我便将球抛向空中。李大个子跳球,他将球拨给朱孝华。朱孝华立即单手将球传给后卫。只见后卫队员接球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速运球到前场,一个突破,跳起上篮。“进了!”港口队先得两分。
 
  此后,双方各有攻防,你来我往,竞争激烈。港口队毕竟技高一筹。朱孝华原本就是南京师范学院篮球队的主力。他和李大个子镇守篮下,无人能敌。朱孝华抢到前场篮板,就交给李大个子直接上篮得分。而李大个子抢到后场篮板,就迅速长传给前插的后卫,快攻上篮得分。篮球场上,龙腾虎跃,你争我夺。围观的群众,阵阵“加油”声,响彻云霄。港口队的实力明显更胜一筹,又是主场作战,有观众震耳欲聋的“加油”声助威,港口队很快便大比分领先。最终港口队赢得这场比赛。
 
  循环赛结束,港口队毫无争议的以全胜,夺得里河水乡片篮球赛冠军。夏书记晚上在公社食堂为篮球队庆功。当公社食堂宫玉香师傅端上两大脸盆红烧狮子头时,队员们都笑得合不拢嘴。久违了,大家已许久没有闻到肉香了。有个队员开玩笑说:“今天的狮子头真大,个个都像篮球。”
 
  港口篮球队夺冠后,大大推动了港口地区篮球运动的开展。港口中学的篮球场,从此就忙得不亦乐乎了。
 
  四、改变命运的决战
 
  我从走进港口中学教室的第一堂课起,就坚持用普通话讲课。学生们听我一开口,便窃窃私语,不太适应。那时,港口中学的大部分老师仍用方言讲课,学生们感到我是异类。我很严肃地对学生说:“你们必须学会讲普通话,这是理念更新改变命运的开始。如果你们仍要沿袭父辈的生活模式,将很难走出港口。从现在起,你们在课堂上,必须讲普通话,讲不好没关系,慢慢学,最终一定会讲。你们只有学会普通话,才能融入更广阔的社会天地。”
 
  学生们开始并不理解,少数人还有抵触情绪。但是,在我的严格要求下,经过不长时间的训练,他们已能在课堂上,用不太熟练的“泰州版普通话”回答问题,并与我沟通、交流、对话。这次联系上的77届学生,很多人都感到,当年在港口中学学的普通话,让他们能很快融入社会,受益终身。
 
  我对学生要求总是很严格。作业错误较多的学生,我会将他们喊到办公室,当面批改作业,直到教会为止。如果有学生作业不认真,且屡教不改,我会拿着作业本,对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教育。有时还会当面训斥,致具落泪。有人说,老师不能要对学生太凶,否则,他们会怨恨你的。我不以为然。《三字经》云:“教不严,师之惰。”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事实也印证了这个道理。这次联系上77届学生后,一个学生第一时间打电话对我说:“我就是当年被你骂哭的学生。”我问:“你恨我吗?”他说:“我不恨。我还要感谢您的骂,让我猛醒,从此发愤学习,考上大学。”是吧!当学生明白,你的批评是为他好,让他刻苦学习,是为了改变他的命运。他们是会非常感谢你的。
 
  1977年10月,党中央决定当年恢复高考,全国人民为之振奋。学校决定把应届毕业生和往届愿参加高考的学生组织起来补习,准备参加高考。我在补习班的开班仪式上对学生讲,这是一次凭自己本事改变命运的绝佳机会。你们必须全心投入,刻苦学习,考取大学。那样,幸运就会拥入你的怀抱。这是一场改变命运的决战。
 
  我当时也决定参加高考。虽然我师范毕业,但未能进大学,仍心有不甘。当时学校决定我教补习班语文,但化学老师有病,不能来校上课。我见无人任教,便自告奋勇地接下补习班的化学课。因为我心中有数,我是66届高中毕业生,学完高中全部化学课程,当年我还是化学课代表。我很自信,只要我认真备课,一定能胜任。从此,我便全身心地投入到化学课的复习准备。我找来高中化学教材,从无机化学到有机化学,一点一点地吃透,做题,然后给学生讲解。我在图书馆找来过去高中化学复习题解,编好各种化学试卷,让学生练习。学生尽管原化学基础较差,但经过刻苦努力,配合我演算大量习题,进步都非常快。
 
  当年,有个学生叫蒯虎宝。他很聪明,学习刻苦。但他家很穷。每月初,他从家里背来半袋米,送到食堂,就是一个月的口粮。他常常是没吃到月底就没粮了。吃饭从不买食堂的菜,只啃家里带来的咸干菜。我就伸出援手,送他粮票,替他买点菜。晚自习,教室没有电灯,学生们都是点煤油灯或蜡烛。在昏暗的灯光下,一个个莘莘学子,伏案苦读。在这场改变命运的决战中,做最后的拼搏。有的人甚至拼到黎明,迎来曙光。蒯虎宝没钱买蜡烛,只能坐在路灯下看书。我让他到我宿舍的写字台上学习。他常常是我一觉醒来,还在学习,直到我逼他回去睡觉,他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我还教补习班的语文,除了教语文基础知识外,重点抓作文写作。我要求学生每周写一篇作文。我对学生讲,作文在高考语文卷中占分比例较大。你们把作文写好,语文就能得高分。当时,从接到通知到参加高考,仅有一个多月的准备时间。如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写作水平?我根据自己多年写文章的经验,琢磨出一个立竿见影的作文速成法。
 
  我对学生说:“写好作文要抓住三点:首先,文章开头要惊奇,就是要抓住改卷老师的心。叫扣人心弦;其次,文章的中间要曲径通幽。就是要把故事写得迂迴曲折,让改卷老师感动;最后,文章结尾要惊艳。那就得:不是让改卷老师悲痛落泪,就是让改卷老师开怀大喜。这样,你的作文就一定能得高分。”我还预测了几种作文题目的可能性,让他们认真准备,并把好的作文背下来。一个多月的艰苦训练,学生们的作文水平都明显提高。考前,大家都信心满满,胸有成竹地奔赴考场。
 
  高考结束,我们从姜堰回到港口。一个学生高兴地告诉我,他作文一定能得高分。我问:“何以见得?”他说,我就是按您讲的,作为结尾一定要让改卷老师落泪。我问:“你如何写的?”他说,我在作文最后告诉改卷老师,我家很穷,去高考前,母亲只能给我两块饼。我将其分成六份,两天考试吃。最后,我是饿着肚子考完,差点饿晕在考场。要不是同学们伸出援手,我根本回不了港口。最终,这个学生如愿考取大学。我真不知,他是不是作文得了高分?
 
  太阳和月亮见证了我和学生共同的艰苦努力,挥洒的汗水,终结出丰硕的果实。我和许多学生都金榜题名,和我一起离开港口,走出苏北,走向全国,奔赴世界。
 
  港口是滋养我的地方。镇北河滩的螺蛳,清炒味香,小河蚌咸菜汤,味美难忘。我洋洋洒洒地,一吐为快,留下我在港口中学一年半的点点滴滴;留下我在港口中学一年半匆忙坚定、前进的脚印。
 
  
责任编辑:胡俊月 作者文集 作者声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