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来到忽然花开! 登录注册忘记密码

小区有个“俱乐部”

发布于:2007-10-16 13:40  ┊ 阅读  ┊  人参与  ┊ 文 / 周微知

  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逐步加大,近几年来沭阳县城的住宅小区,如雨后春笋般的不断呈现,位于该县大沂河南侧的“城北小区”就是其中一个。由于这里环境优美,远离闹市,人们都把它视为老人頣养天年的乐土。所以在这个小区居住的人群中,老人所占的比重相当大。但因小区还在建设中,配套设施尚不完备,当然还谈不上有休闲娱乐场所。但凡是来过这里的人,都会惊奇的发现:小区有个俱乐部。

其实这个“俱乐部”并非是通常意义上的娱乐中心,而是人们对九号楼三单元居民胡学祥、周晓玲夫妻俩所经营的食品作坊的爱称。因为这里人气最旺、人性最淳、人缘最好,就像磁石那样引来了川流不息的来访者。欢笑声在这儿不断扬起;交谈声在这儿不断延续;动人心弦的故事也常从这儿传出。

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还得从三年前说起。

胡学祥他们原来住在该县老县政府斜对门,双双下岗的夫妻俩本来靠做点小生意谋生,但因诸多因素,全家仍难以维持生计。周晓玲只好靠帮人家打字来增加一些收入。拆迁后他们搬进了城北小区。夫妻俩从他人手里学到了做“春卷”、“甜饭”的手艺,居然在他家的车库里搞起了食品加工,每天清晨他们就到城北市场里去销售。因其质量好、价格公道,所以小生意越来越红火,他们家的经济状况也就大为改观了。

做“春卷”、“甜饭”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可就不是轻而易举的事了。一张“春卷”皮只有碗口那么大而且薄如白纸。一张张都得从热平锅上揭下。心要细、手要巧,稍有不慎,不是烫了手就是糊了锅。但面在周晓玲手里就像一只只白蝴蝶那样上下飞落,而且又被整整齐齐地堆放在身旁的锅盖上。包春卷同样要讲究速度、讲究样式。做甜饭则要看配料与火候掌握的程度如何了。其初,人们都出于一种好奇心前来看热闹,后来人们觉得这小夫妻俩的人性特别好,又看到他们实在累得不行,就主动的上前打帮手。有时帮手是两三个,有时竟能增加到五六个,大家围坐在一起,说的说、笑的笑,谁也不觉得累。时间久了,他们之间的关系日趋融洽,仿佛都成了一家人。快人快语的徐大娘、慈眉善目的孙大娘、开口便笑的沈姨和贤慧温存的唐姨,都是年过六旬的老人,她们一有空,就加入这个帮工队,有些年轻人也时不时的挤进来打个突击,如性格开朗的姑娘仲溪和秉性率直的青年孙小超,还经常为这个作坊加夜班。还有好多退休职工,甚至是退休干部也常来这里谈天说地,当然来者并不限于九号楼。如果把前来拿货的或前来学艺的人也算在内的话,那么似乎可以用“四面八方”这个词来形容了。由此可见,把这儿戏称为“俱乐部”是非常贴切的。

这里的居民的确来自不同的角落:有的是郊区的菜农,有的是久居闹市的市民。但在这里他们竟渐渐成了不分彼此的友邻。谁家做饭时缺个葱少个蒜的,就有人热心的送过去;谁家的锁坏了、或是电路出了毛病,马上就有人赶过去帮着修理;若是谁家有人突然患病,儿女又不在身边,立马就有人帮着求医查治。他们从不图名图利,就是乐于过着这种和和美美、快快乐乐的生活。也许这就叫做文明与和谐吧!小区“俱乐部”给我们的启示实在是太多太多。

 

 

 

 

责任编辑:admin 作者文集 作者声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