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来到忽然花开! 登录注册忘记密码

顺其自然

发布于:2014-06-17 21:52  ┊ 阅读  ┊  人参与  ┊ 文 / 渭水西流
     

  语言文字是人们进行思想交流的工具,人们使用它必须遵循最多数人公认的原则,否则就会妨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其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语言文字必须规范化。

  那么,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到底如何进行呢?这也许是所有语言文字工作者长久以来百思而难解的问题。我以为,这根本就不是百思而难解之题,而是即使穷尽数代甚或数十代数百代文字工作者之智慧,也无法解决的问题,并且文字工作者愈是参与,愈是不能解。不但不能解,反而会生出许多新问题,带来许多新麻烦来。那么,这样说,是不是语言文字就不用规范化了?

  其实,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着,它同世间万物一样有着自己发展变化的规律,可以进行自我的调节,自我的规范,无需人为干预。语言文字的作用是帮助人们进行交流,如果在语言中存在有碍于人们交流的成分,那么它的寿命也将走到终点了。如果人为将其存留或以政令等强制手段将其植与人心,那么,即使被普遍接受,人们也会因此而损失其他,其负面影响将永无止期。

  我一直对李斯造小篆文心存疑问,我认为汉字是我国人民在长期劳动生活实践中逐渐孕育、选炼和发展而成的,决不可能由一人或少数人在短期内创制和统一起来。近来也有不少学者经过深入研究后,认为小篆不是秦统一后的文字,它应该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在秦国使用了,所以它也决不会是李斯奉始皇命而创制的。而它的统一也并非秦国一道政令便万民皆遵了。其时,与小篆并存的文字还有隶书,而且隶书更方便书写,所以虽然李斯等人为小篆的统一做了许多的工作,但文字并没有因统治者的人为干预而受多大影响。很快,隶书便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和得天独厚的优势顺利替代了人为想要规范化的小篆。所以,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应是顺其自然。

  复旦大学汪堂家博士的《文化的传承与文字的断裂》更是肯定了这一点,他认为:大量简化汉字造成了现代人与古典文化的隔膜。现代人与古人的沟通首先是通过文字进行的,文化的传承作为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离不开文字的连续性,大量简化汉字破坏了这种连续性。我对此深信不疑,因为我虽称不上对古籍有厌恶之感,但至少是不大感兴趣。而这不大感兴趣之由,我以为全在古籍中的繁体字上。为什么会如此呢,那便是汪博士所言,汉字的人为急速简化,强硬的快速规范统一所致!人为的语言文字规范化破坏了文化的传承,阻碍了传统精神的延续,其带给后人的损失岂能是一两代人所能弥补的,若不加以修改,将所有被草率简化的字恢复原状,其负面影响难道不是永无止期吗?

  语言文字的事,还是交给语言文字去处理吧!顺其自然!我们要认识到它比我们更能调节自己。它也许会缓慢一些,但力量定然要比我们大,规范化也定然要比我们彻底。

  

责任编辑:admin 作者文集 作者声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