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来到忽然花开! 登录注册忘记密码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诗歌

发布于:2013-05-10 13:20  ┊ 阅读  ┊  人参与  ┊ 文 / 潼河水
编辑按语:看作者这篇文章,最先吸引编辑注意的是马萧萧先生的注释。客观公正地说,作者在文章中过多地引用自己的诗歌,如马萧萧先生所言,确实有抬高自己的嫌疑,但是,马萧萧先生称作者“插入李白、王维、余光中等名字”是作者自我标榜,对于这样的指责,编辑则不以为然。由马萧萧先生的这段注释看来,马先生的气量显然稍短了些。我们提倡百家争鸣,虽然孩子是自己的好,但是对于批评,诗人、作家们还是应该听听和听得进,这样才更利于我们的写作和文学创作事业的繁荣。一味喜欢听赞歌,固然让人心情舒畅,但未必对自己有用。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良言逆耳利于行,大概也是这个意思,不知道马先生以为然否。
    
    马萧萧注:
第一时间看到这篇评论,里面有一段对我诗歌提出了批评。我觉得这是很正常的事儿,只要不进行人身攻击,艺术上的探讨是无可厚非的,在此真诚感谢潼河水先生(记得我数月前也曾在给他的回复里说过这话)。这篇文章我读了两遍,觉得有必要转到自己博客里放上一两天,放到这,是为了提醒自己,好好思考好好写作。但为什么只放一两天呢?主要是感觉此文看似“伸张正义”,实则是作者想为自己“树碑立传”。作者在文中批了这个又批了那个之后,马上便用较长的篇幅搬出自己的诗来说事,表示或暗示自己的诗如何好、如何感人,这就有自我标榜之嫌啦(并且他还在宣传自己作品的段落中插入李白、王维、余光中等名字)。我觉得如果不这样做的话,此文会更让人能接受些。至于艺术本身,我不跟他谈。(我以上文字,谢绝任何人转载)。说的不当之处,请潼河水先生海涵。
        
    在一九八七年之前,甚至追溯到我国古代,诗歌的受众体一直是普通的劳动人民。他们既喜欢诗,也创作诗。如西周时代的《诗经》,它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自西周至春秋中叶近五百年的诗歌精华,作者除了周王朝的乐官、公卿,还有大量的普通百姓。他们创作的歌谣最贴近生活,表现了劳动人民的喜怒哀乐。而诗歌发展到现在,竟走入了末途,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我认为这不是社会、政治的问题,也不是读者欣赏趣味的问题,而是诗人自身的浮躁、趋势所致。如文革时期的诗歌,它从本质上背离了诗歌,纯粹为政治服务,就像产品的标签,千篇一律。这是诗歌创作的倒退。战国时代屈原的《离骚》,至今还影响着一代代读者,原因是他的作品所承载的是心灵的感悟、人生的慨叹。离,别也;骚,愁也。纵观当代,能感动人、触动人的诗歌凤毛麟角。我们多的是虚伪的、装腔作势的、东施效颦的、卑鄙下流的诗歌。下面我试举几个例子,不妥之处,忘作者海涵。
《黑与白》:
我的女人用白色肉体
照亮了我们的房间
用柔软的黑暗
把我们的灵魂连接
我在她的体内
种下了下一个秘密
美丽动物
她是一头雪白的美丽动物
在床上
当两具肉体的距离
达到零度时
如果窗外正好有一场雪
落满树丫一身
这颓废的情欲
会不会有了温度
五月五月
五月,我的心空得
只剩下爱情
与我有情的女人
在锦绣里等我
我一进去,肉花就开了

    这几首是一个叫“风之转”的人写的。网上称之为下半身写作。虽然它迎合了一部分人口味,但不能称作诗。

《傻瓜灯——我坚决不能容忍》:
我坚决不能容忍
那些
在公共场所
的卫生间
大便后
不冲刷
便池
的人
 
    把厕所的无聊涂鸦发于网络或纸刊,那是对媒体的亵渎,对诗神的不恭。我们需要真正的好的诗歌,能引起共鸣的诗歌。好的作品将流芳千古,世代铭记。像杜甫的“三吏三别”,其伟大的平民思想力透纸背,也因此他被后人称之为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语言质朴无华,虽然接近口语,但绝不是口水诗。这里我再举个例子,如当代著名军旅诗人马萧萧的诗。
《重庆》:
重庆二字,看上去是不是有那么一点像
重病?
杞人忧天,我在市区无休无止上坡下坡时
总是一个劲地问自己——
是一节刚刚装入的电池,还是
一个正在生育的病菌?
 
《得荣》:
“喂,你像一草一木一样
一辈子都在这地方没挪过脚
得荣又有多大意思
得枯也没什么大不了!”
 
《仿佛第二故乡兰州,正是我前世说错普通话的地方》:
二十年了,我一直爱听兰州人,管他不叫他,叫那
二十年了,我一直爱听兰州人,管男人不叫男人,叫小伙
二十年了,我一直爱听兰州人,管女人不叫女人,叫莎莎
二十年了,我一直爱听兰州人,管小男孩不叫小男孩,叫尕地个
二十年了,我一直爱听兰州人,管小女孩不叫小女孩,叫尕姑娘
二十年了,我一直爱听兰州人,把朋友不叫朋友,叫铁
二十年了,我一直爱听兰州人,管神经病不叫神经病,叫夯怂
二十年了,我一直爱听兰州人,管屁股不叫屁股,叫勾子
二十年了,我一直爱听兰州人,管胸脯不叫胸脯,叫康子
二十年了,我一直爱听兰州人,管漂亮不叫漂亮,叫姿势
二十年了,我一直爱听兰州人,管光明磊落不叫光明磊落,叫亮豁
二十年了,我一直爱听兰州人,管恶心不叫恶心,叫硌应
二十年了,我一直爱听兰州人,管显本事不叫显本事,叫晒
二十年了,我一直爱听兰州人,管可笑不叫可笑,叫昰(shi)笑
二十年了,我一直爱听兰州人,管讨厌不叫讨厌,叫侃
二十年了,我一直爱听兰州人,管什么不叫什么,叫撒一个
二十年了,我一直爱听兰州人,管墙角不叫墙角,叫格格子
二十年了,我一直爱听兰州人,管墙灰不叫墙灰,叫调调灰
二十年了,我一直爱听兰州人,管干什么不叫干什么,叫组撒呢
二十年了,我一直爱听兰州人,管吃不叫吃,叫喋
二十年了,我一直爱听兰州人,管聊天不叫聊天,叫喧关
二十年了,我一直爱听兰州人,管打人不叫打人,叫括人
二十年了,我一直爱听兰州人,管打架不叫打架,叫办仗
二十年了,我一直爱听兰州人,管胡说不叫胡说,叫故拐
二十年了,我一直爱听兰州人,管安静不叫安静,叫悄悄
二十年了,我一直爱听兰州人,管玩不叫玩,叫浪......
二十年了,生活已一再告诉我:诗人,要做个普通人,但不要说普通话
 
     马萧萧先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被称为校园诗人,可谓少年得志。而后参军,成为军旅诗人,现任某杂志主编。他的长诗《中国地名手记》,被诗坛吹捧得不得了。众多诗人、评论家参与评论、呐喊。其实,他的众多诗作都存在牵强附会之嫌。我就是不明白这到底是为什么?是他的诗写得真好,还是另有所图。如果他是一介平民,或者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诗人,还会有如此待遇吗?窃以为,未必。《仿佛第二故乡兰州,正是我前世说错普通话的地方》,这首诗在它刚刚出炉的时候,我做过批评。我说,如果这算是诗,便是诗坛的悲哀。当时“二十年了,生活已一再告诉我:诗人,要做个普通人,但不要说普通话”一行还没有加上去。他在给我的回言中说,最后一句还没有想好,你怎能断言诗不好呢?时隔不久,看到了加上的一行,于是我回信道:先生的狗尾续貂之笔,令在下深感佩服。紧接着他回到:你是恭维我呢,还是讽刺我呢?在这里我只想说明一个问题,诗人的作品要对得起自己,也要对得起历史。俗话说盖棺定论,留待后人评吧。这些说明书式的文字,权当游戏。还有一位著名诗人(大卫)写过如下诗句:我爱你腹部十万朵玫瑰,也爱你舌尖浅浅的毒。这些媚俗的诗只能感动那些媚俗的人。当然,以上只是一己之见。
    “时间没有把我冲走,我潜伏在诗歌的港湾,默默地看着这个喧嚣、浮躁的世界。或许某一天我会跌入现实的万丈深渊,只有文学才能拯救我,使我不再一无所有。尽管文坛是黑暗的,那毕竟是一扇门。我要打开它,分享我的余生。”这段话是我答著名作家许卫国先生对我《二十五年后再遇莫云》一诗评价的回复。是的,我们很难静下心来写作,骨子里早已浸淫了世俗的污垢。我常问自己,你有信仰吗?你信仰什么?什么值得你信仰?有信仰又怎么样?一个人不管有没有信仰,一定要热爱自己的国家,珍惜自己的小家。不管你走到哪里,故乡总是梦魂牵绕的地方,一方可以栖息灵魂的处所。我写过很多关于故乡的诗歌,如《古泗州》:
水漫泗州以后
泗州戏便流入民间
在宿迁以南 盱眙以北
在广袤的平原
野草般地生长
我的整个青春期
都是在李红香的唱词里度过
以致影响了我的发育
看了《铡美案》
我不敢再拉女孩的手
看了《孟姜女哭长城》
我才知道什么叫感天动地
我也知道长城没有多少可以炫耀
多少回梦里
梦见李红香
直到二十五岁才清醒
剧团解散了
剧院关门了
好像一夜之间
这些都是多余的
包括我的青春期
大水再一次淹了泗州
我随便找了个女孩远走他乡
那影响我青春期的剧院被推倒了
在它的上面建成了现代化的小区
真正的戏剧拉开帷幕
但没有婉转的唱词
古泗州永远地沉在洪泽湖底
那里有原汁原味的泗州戏
它的居民没有计划生育
它的剧院被永久保留
每一次上演都座无虚席
没有争吵 没有暴力 没有阴谋
我真想潜入水底
做一个泗州市民
也许我不够资格
明祖陵里的人申请了几百年
如今还在岸上
泗州
我梦中的家园
古泗州
我家园里的春草
野火烧不尽的春草
在洪泽湖的西岸枯枯荣荣
 
2011年10月18日于杭州
 
    诗中有历史的回顾,有青春的记忆,也有自身的感慨。离开故乡,更舍不得故乡。故乡的一草一木、鸡鸣狗吠都会不经意地闯入游子的梦乡。我曾经做过一个梦,梦见我跪在父亲的面前,说了句“大,我对不起你啊”。而后泪水夺眶而出。醒来枕巾湿了一大片。我为什么要说那句话,为什么泪流满面?这里有游子对故乡想回而不能回的情结,也有游子多年来一事无成愧对父母的无奈心理。我的父老乡亲,我的祖祖辈辈不离不弃地守着贫瘠的家园,故土难离的思想根深蒂固。假如故乡是一片乐土,谁愿远走高飞,浪迹天涯呢?回归,是必然,是每个人的心声。所以,当代诗坛涌现出许许多多的新“乡愁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一个时代现实的反照与投影。描写故乡情的有李白《静夜思》、王维的《九月九日亿山东兄弟》,现代的有台湾余光中的《乡愁》等等,不胜枚举。当代的如沙里涂的《老屋为岁月所破》:
老屋为岁月所破
盖一半,露一半
太阳出来晒一半
青了又黄,黄了又青
瓦楞草在风里抖动,在水里摇摆
记忆,一页一页地漂白
月下的鸡声里,送走几多远去的背影
遥远的未来
依然,空留板桥霜上的履迹
 
    再过若干年,我们乡村的景致会是一种什么样子?也许连瓦楞草都不复存在了。岁月是多么得无情,像一个忘恩负义的小人。老屋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土灶锅被煤气罐代替了,出门不再满是泥泞了,一条条水泥路、柏油路引领我们走向何方?乡村是那么得寂静,看不到孩童的嬉戏,听不到母亲的召唤,偶有几声老人的咳嗽,像来自地狱。所有的一切都是我们不愿目睹的。这一代还有留守儿童,下一代呢?说起留守儿童,我想起了我那不幸溺水的侄儿。他还没有看清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就永远的离开了父母,离开了我们。时隔八年,我为他写了一首诗,题目叫《送亡侄》:
刚生下
全家是多么的欢喜
妈妈抱着你走村口上集镇
你好奇地睁大眼睛
这只是祖国的一角
如今可以忽略了
三岁那年
我亲手抱过你一次
你不停地喊我
仿佛是我要离开这准物质的时代
我把你举过头顶
你咯咯地笑着
好像你到了天堂
五岁那年的冬天
你穿着父母从南京买的棉衣
跌倒在浅浅的水塘
父母没有拉你一把
我没有拉你一把
上帝更没有拉你一把
我们都离你很远很远
还没有等我们赶回家
你就被村民匆匆地掩埋
潼河岸上一处小小的土包
像故乡额头的刀伤
很多年后
我把笔名改成潼河水
并缓缓地流动在你的身边
 
    写这首诗的时候,心情极其复杂。当我为妻子朗诵此诗时,我竟泣不成声。面对死亡,我们无法躲避;但一个儿童的意外身亡,便是一个时代的悲哀。不是一个两个,而是数以万计。有战争就有牺牲,在以经济为主导的社会,虽然没有枪林弹雨,但也血雨腥风。此诗被选入《当代精英诗人三百家》,也算对侄儿在天之灵的安慰。著名作家许卫国读罢此诗,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纯粹得气象万千,简单得丰富深厚,通俗得意味无穷,平静得热血激荡。那些感觉良好的诗人作家们,看了这些诗,再说自己是诗人作家不迟。一首小诗,一部洋洋万言无聊的文字如何来比?诗一定要有感而发,先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潼河岸上一处小小的土包/像故乡额头的刀伤。其实也是我们心口的刀伤,时常的刺痛。这只是祖国的一角/如今可以忽略了。但愿这种悲剧少要上演。
著名诗人非马先生在一篇文章中说:一个严肃的诗人必须有所不写:不熟悉的题材不写,没有真正的感受不写,没有新意不写,文字游戏不写,应酬诗不写,不诚实的诗不写,没有超越前人或自己的诗不写。
而如今我们的诗坛假诗、伪诗,甚至不能称为诗的诗充斥着网络与出版界。
    诗只有贴近底层,贴近普通人,贴近心灵,才能唤起人们的共鸣。
    诗人,不要造假了,不要无病呻吟了,不要故作高深了,不要在没有写出好作品时自我标榜了。
    阿们!
 
责任编辑:池墨 作者文集 作者声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