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来到忽然花开! 登录注册忘记密码

海外未忘祭灶时

发布于:2013-02-18 16:56  ┊ 阅读  ┊  人参与  ┊ 文 / 王秉钧

  吃早饭的时候,老伴问道,祭灶快到了吧?我心里一格顿,可不是,应该就在这两天吧。我一查电脑上的电子台历,今天赫然标着“小年”字样。原来今天就是祭灶,不是老伴提醒,差点给忘了。客居新加坡,异国风情,不知不觉中早淡化了国内的传统节日,难为老伴还记得起来。

  祭灶为什么又称小年呢?大概是从这一天起,灶王爷去西天参加年度工作汇报会了,人间也就开始过年了吧。按世代沿袭的习惯,祭灶日分别为农历腊月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日。这三天又是怎么区分的呢,民间一直流传着“官三民四船五”的说法。

  我们家是腊月二十三,也就是今天。这不是自己随便定的,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这说明我们家当初是官宦人家,用今天的话说属公务员系列。为什么当官人家,过节也比老百姓优先呢?有人说,政策都是当官定的,哪有不为当官着想的?这话,在今天来说未必妥当,但在古代也许是一种潜规则吧。在官本位的国度里,在等级森严的社会中,岂容你平头百姓与俺当官的平起平坐?即使是给灶王爷拍马屁这样的事,也轮不到尔等小民先来呀!

  记得小时候祭灶这天下午,母亲早早就忙着发面、做馅子、包饼、烙饼,忙好这一切,天就黑了。这时,外面会传来噼噼叭叭的鞭炮声,说明祭灶开始了。在我的记忆里,我们家的祭灶很简单。母亲会在灶台上摞几块饼,父亲会在灶门前烧化从街上买回来的“祭灶纸”,在烧“祭灶纸”时,父亲还会小声说道:“今天是腊月二十三,送灶王爷上西天,好话多说,马草马料多带些……”父亲说的这番话本来并没什么错,可在母亲听来,那个“些”字,却是多余的。事后,她曾埋怨父亲说,多带就多带好了,还说那“些”字干嘛?她可能觉得,在我们的家乡话中“些”与“赊”谐音,不吉利。那年头,人都穷怕了,大过年的,就怕说这个“赊”字。后来,父亲在祭灶时,再也不说那个“些”字了。

  吃“祭灶饼”是我们家乡的一种饮食习惯。在我们那儿,祭灶饼分甜馅和咸馅两种。甜馅是用糖拌芝麻面做的;咸馅,一般是马菜少兑点肉。甜馅的意思跟大多数地方的说法一样,目的是要“甜”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到玉皇大帝那儿尽说好话。在人们的心目中,灶王爷是得罪不起的,因为一家人的所作所为都在他的眼睛里,当官曾受过什么人的贿赂,为民的曾做过什么歹事,他都看得一清二楚。所以一家人的祸福都系在灶王爷的一张嘴上,岂能不想办法把它“封”住?让他在一年一度的“神代会”上,多说这家人如何行善积德,如何勤劳发家等等;当然必要时,还可婉转地强调一下,由于非人为的因素,这家人暂时还没有脱贫……如果这样一汇报,说不定还能从中央财政上争取点扶持资金呢。话说回来,这都是一些笑谈,谁也不会拿它当真。

  现在,祭灶的仪式早没有了,但祭灶的饮食习俗却保持了下来,包括我这个侨居海外的华人。这天,老伴照常发面,照常做馅子,甜馅还是芝麻面拌糖,咸馅,是特意从国内带来的干马菜,肉是我刚从楼下超市里买来的。我去买肉的时候,超市里正播放歌曲《好运来》,这让我一下子有了过年的感觉。

  吃晚饭的时候,一家人吃着老伴精心做的又香又甜又脆的“祭灶饼”,孙子却一点不感兴趣。我和老伴左劝右劝,好说歹说,他就是不吃。后来,我掰了一小块,送到他的嘴边,对他说,你尝一尝,如果好吃你就吃,如果不好吃就算了。我这样说,心里是满有把握的,我坚信只要他一动嘴,哪怕是用舌尖舔一下,到那时叫他不吃都难。在我的劝说下,他终于微开小口,咬了一丁点儿,这下,我就等着看他的高兴劲了,谁知,还没咽下去,就眼睛一闭,作难以忍受状,差点吐了出来。这大大出乎我的意料,这样好吃的“祭灶饼”,他怎么就吃不下去呢?

  最后,孙子吃的是火腿面包,喝的是罐装饮料。他吃“洋餐”有滋有味神态,特别惬意,原先满脸不情愿的表情一扫而光。这下,他奶奶沉不住气了,不高兴地说,这样下去,怎么是好啊!孙子看奶奶无奈的样子,凑过去认真地说,奶奶,你尝尝我的面包吧,真好吃。说得奶奶又好气又好笑。我知道,她是不可能理解孙子的,但我理解了。孙子生在新加坡,长在新加坡,已经五岁了,还没回过中国老家,他的饮食习惯已经全部“洋化”了,怎么可能和我们一样呢?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现象。对此,也无需抱怨,常言不是说了吗,适合的就是最好的。我们为什么要把自己喜欢的强加给别人呢?

  2013/2/3于新加坡西窗书屋

  

责任编辑:胡俊月 作者文集 作者声明
分享到: